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之译文+赏析+朗读+主题+习题

  • 资源ID:479128272       资源大小:47.93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2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2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之译文+赏析+朗读+主题+习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之译文+赏析+朗读+主题+习题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01 竹里馆(王维)【原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正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写法】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难以引人共鸣的是: , 。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 。【答案】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二、阅读理解1.解释词语。幽篁: 啸: 2.这首诗以 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3.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4.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5.“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6.诗中写了那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所展现的画面。8.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9.请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0.对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B.“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C.以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为一体。D.以琴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答案】1.幽篁:幽深的竹林啸:长长的口哨2.弹琴长啸3.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独坐、弹琴、长啸4.月夜,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5.“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6.幽篁、深林、明月。 月夜山林清新幽静的意境。7.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8.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9.诗歌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思想感情和高雅的境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活动环境的清幽和诗人情趣之雅趣;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引为知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澄净,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10.A0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原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是谁家的庭院的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赏析】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主题】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写法】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 。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5.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去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语是: , 。6.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 , 。7.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 , 。8.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答案】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二、阅读理解1.解释词语。玉笛: 。折柳: 。故园: 。闻: 。2.古人离别常 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3.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5.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6.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7.“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8.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请作简要分析。9.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答案】1.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折杨柳笛曲。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故园:指故乡,家乡。闻:听;听见。2.柳3.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4.“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出,二者密合无间。5.“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6.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静夜里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游子思乡之苦。7.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8.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9.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03 逢入京使(岑参)【原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赏析】逢入京使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主题】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抒发了诗人报国和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写法】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4.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5.诗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之译文+赏析+朗读+主题+习题)为本站会员(g****z)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