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设计有效情境开启智慧之门

  • 资源ID:472032602       资源大小:26.5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设计有效情境开启智慧之门

论文文题:设计有效情境 开启智慧之门作者姓名:黄伟所在单位:灌云县东王集乡中心小学联系电话:作者简介:黄伟,男,40岁,顾庄小学任教五年级数学。担任教师职务,曾获县优秀班主任称号。作者承诺:本文系本人所作,如有抄袭等违法违规行为,文责自负设计有效情境 开启智慧之门内容提要: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造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境界,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良好的教学情境还可以使学生在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引起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推动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我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各种各样的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学习情境 问题情境 小组合作 作业评语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造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境界,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良好的教学情境还可以使学生在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引起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推动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我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各种各样的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创设情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抓好导入环节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如果能抓好导入环节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说:“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开展计算比赛,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接着我出示了如下题目:3+3+3,7+7+7+7+7,8+8+8+8+8(100个8)。看了题目以后,小朋友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比赛中去,正在兴致勃勃的把数字一个一个的加,我却立即说出了得数。小朋友们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很奇怪。这时我说:“其实,老师做加法的本领并不比你们强,只是我掌握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时,速度就会快多了。这种运算叫乘法,你们想学吗?”正是这一举措,展示了乘法这一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无疑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学生急切学习乘法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循环小数”这节内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先来学习语文知识。(学生奇怪,迫不及待地等老师讲下去)请大家拿出字典查“循”字,看看“循环”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好奇心驱使每个学生查到“循”字)生:“循环”是周而复始的意思。(查完的学生抢着回答。气氛十分热烈)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对,例如每年总是从1月到12月不断地重复。钟表上指针的转动也是一圈又一圈不断地重复它们都是循环的。你们还能举出一些例子说说哪些事物是循环的吗?生:每年春、夏、秋、冬四季是循环的。生:每周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是循环的。生:每日的日出日落是循环的。生:自然界的水是循环的。(学生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言)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循环的含义吗?生: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生:重复是有规律的,顺序是不变的。生:循环是永不停止的至此,学生对“循环”一词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顺利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这一导入设计,执教者重点抓住引导学生理解“循环”的含义,以字典为学具,用设疑抢答的形式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了一种“课伊始,趣顿生”的艺术效果。二、设计可操作性的学习情境,降低学习难度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考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操作等活动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例如,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教学,由于这些时间单位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才能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人人都有可下手学习之处?怎样才能激发大家的智慧,从而“发现”这些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呢?我想到了年历画。上课时我手拿两本年历画,(一本是平年的,一本是闰年的),学生每人都有一张年历卡。我开门见山地说:这节课我们学习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关系。这两本年历上都蕴涵了这些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你们能从年历上发现年和月有什么关系?月和日、年和日又有什么关系?谁能从数学的角度来说说它们的关系?请大家先仔细看、用心想、然后在小组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得出一些规律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借助于年历这个学具,人人都有可以“下手”之处,人人都有话可说。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提出好多问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有效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三、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这就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 时,我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报出其中每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事先已测量好),老师就能立即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同学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想考考老师。待考完后,学生们都感到惊奇:为什么老师在不知道我们测量的情况下,就能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呢?此时,我抓住时机,导入新课: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同学们怀着十分迫切的心情,想发现其中的“奥秘”。又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了1、10、100,提问:“谁有办法在这几个数字后面加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并用等号把他们连起来?”学生们都非常惊讶,100比10、1大,怎么能用等号连起来呢?这时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非达”的状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促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了。四、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合作学习成了本次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变换传统的教学方式,经常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认识了自我,在老师和学伴的赞扬声中树立信心。学生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精神。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用自己手中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移、拼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接着我组织他们交流,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地加以补充、提问。同学们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在交流中看到了可以用转化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但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必须靠大家的力量,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又如在学习“圆柱的认识”时,一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学习。同学们一起猜想、争论、操作、验证、互相补充,通过学生自己操作和探索,不仅找到了书上说明的圆柱体所具有的特征,还发现了侧面展开不仅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还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时还能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些发现令学生欣喜不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结论似乎成了副产品,更重要的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和探索,并在探索中通过亲身的观察、猜想、实验并加以证实。五、以作业评语作为学习情境的平台,设计导学思考题进行发散思维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时,不仅要留意学生解题的正误,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适时以精妙之评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发挥潜能。如解答“一个工程队挖一条长4800米的水渠,4天挖了全长的40,还要几天才能完成?”一般解法是: 4800÷(4800×40÷4)-4=6(天)批改作业时,我在“”的旁边写简洁的评语:“如果工作总量变化了,你会解吗?”“如果具体工作总量不知道,你又会解吗?”通过评语启发,学生茅塞顿开,相继列出(1)4×(1-40)÷40;(2)4÷40÷(1-40);(3)1÷(40÷4)-4;(4)4÷40-4等正确而简洁的算式。这时我又对用“4/40-4”这种解法的同学写上“优+有创造性”的评语,学生看了很高兴,还对前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规律。采用“等级”+“评语”作业评价模式,给学生作业记“、×”的同时,辅以评语,这种肯定学生成绩的评价方法不仅起到了点评学生作业的作用,还能启迪他们的思维、指点他们努力的方向,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激起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数学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想学、要学、善学。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形式,使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孩子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师营造的宽松课堂环境中,学生得到多一些思考的情境,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1 杜瑜写的激励参与 引导发现,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1、2期合刊。2 李明高写的课堂 让生命自由地徜徉,连云港教育2006年第6期。3 李忠衡写的例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小学数学教学2006年第5期。4 德赖胜编写的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注意事项

本文(设计有效情境开启智慧之门)为本站会员(新**)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