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历史巩固练习 历史试卷(开卷)(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汉谟拉比法典中,既有关于劳动、报酬、工具和责任事故追究的内容,也有关于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的内容。这反映出古代巴比伦社会( )A.农业生产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社会等级森严 D.阶级矛盾尖锐2.在古代雅典,城邦会给为国捐躯者举行国葬,其子女通常会受到特殊的待遇,如在成年之前他们可以享受到政府的抚恤金,可以在城邦剧场里享受荣誉坐席等。雅典城邦此举( )A保障了各阶层的权利 B确立了公正平等的秩序C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 D增强了公民的国家认同3.图1为古希腊小亚细亚地区发行的银币。银币反面为摔跤手,正面为投掷手,生动再现了古希腊体育运动的竞技场景。这种设计反映了古希腊社会()图1A平民地位得到提高 B城邦经济快速发展C体育运动倍受重视 D宗教神学影响广泛4.亚历山大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他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制度,推广波斯礼仪,还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这
2、些措施旨在()A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B沿袭北非和西亚传统文明C促进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D推动希腊文化中心向东移5.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规定家长可以监禁、殴打甚至杀死子女。到了帝国时代,这一规定被取消,法律明确禁止家长杀害子女,并给予子女在财产和婚姻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这一变化( )A旨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体现私有财产观念淡化 D反映了罗马法的完备6.为纪念屋大维而建造的万神庙是穹顶建筑的典型代表。其位于图2中的( )图2A 处 B处 C处 D处7.2世纪的一位演说家宣称:“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汇合。”这段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 )A商业空前繁荣 B农耕技术发达 C文化外传广泛 D.社会陷入危机8.封君封臣制度之下,封君在封臣背信弃义时可抛弃封臣;封臣以服兵役等方式效忠封君,服兵役一般情况下是每年40天,超过时间封臣则有权离开。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是( )A相互对立 B自由平等 C绝对服从 D双向契约9.西欧封建庄园里有着明确的分工,农奴负责农业生产,工匠负责手工制作,管
3、家负责庄园的日常管理。这种分工模式维持着庄园的正常运转。由此可知,西欧封建庄园()A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B加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10.14世纪,英国的一位领主指控佃农没有给他将牧草装上马车。庄园法庭查阅劳役惯例,确认佃农有义务将牧草堆成草垛,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车,从而判定佃农胜诉。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A旨在维护佃农的利益 B蕴含了契约精神C能适当约束领主特权 D减轻了佃农赋役11.表1反映了中古后期英国伦敦的部分庄园经济情况。表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伦敦地区各类领主庄园谷物和麦芽处理情况(12881315)主教地产世俗领主地产王室地产留存43%48%42%转移1%4%2%出售56%48%56%表1A租地农场的不断出现 B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C封君封臣制逐步瓦解 D全球商业联系初步建立12.图3为古代曾出现过的一些著名帝国示意图。这些帝国都曾()图3A以地中海为“内湖” B与中国建立密切联系C以基督教为“国教” D地跨欧亚非三个大洲13.79世纪,日本朝廷多次向唐朝派遣使团,并指派专门的官员担任团长。在唐期间,遣唐使们学习了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
4、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并将它们带回日本。日本此举()A体现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B消除了中日交流的障碍C提高了幕府统治的权威 D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14.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由此可知,该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15.1516世纪,因为探险家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和死亡。然而,这一时期的探险活动却不断增多。其主要动力源于()A经济政治利益的驱使 B对美洲大陆的向往C各国王室的大力支持 D传播基督教的信念二、辨析改错(8分)16.文化成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留下的永不凋谢的花朵。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古希腊的建筑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神庙,帕特农神庙是其典型代表。【 】(2)古罗马时期,克洛维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 】(3)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埃及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阿拉伯数字”。【 】(4)莎士比亚是文艺复
5、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宋代,许多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已逐步演变为政治、经济职能并重的城市。最显著的表现是这类城市实行新的厢坊制度,打破了秦汉隋唐时期城市居民区与商业区截然分隔的局面,这样的城市之中到处可以设店、肆和作坊,商业活动场所扩大了。此外,宋代还改变了汉唐以来的宵禁政策,彻底打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城市店铺日夜经营,有早市、晚市、夜市之称。摘编自张莹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等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一种法律上的权利认可证书。它确认了城市的自治权和其他特权,明确市民享有的各项自由、各种经济和法律上的特权等。它不仅促进了中世纪西欧新兴城市的诞生(尤其是自治城市的出现),而且促进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使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率先打破封建主义的牢笼,成为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载体。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1) 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表现。(4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城市自治
6、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代雅典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要把年轻一代培养成服从和效忠国家的公民。因此其在教育内容上扩大了范围,使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相结合,并要求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内容设置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能履行公民职责的新一代。在办学形式上,雅典既有国家办学,也有私立学校,表现了充分的灵活性。当然,这种教育仅针对男性,雅典妇女一般局限在家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程禹文古代雅典的教育及其特点材料二 13世纪末,欧洲各国世俗学校普遍建立,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远远不限于神职人员,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应进行了重大调整。西方近代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批判与扬弃。主张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课程的设计应完全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摘编自孙雪近代西方教育观评析(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教育的特点。(4分)(2) 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教育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4分)(3) 综合上述材
7、料,谈谈你对社会发展与教育关系的认识。(2分)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班级历史兴趣小组围绕“甘蔗的种植与世界史”开展了调查研究,下面是他们搜寻的部分资料,邀请你来完成一篇探究报告。材料: 甘蔗最初是一种地区性的植物,史学家推测其最早种植于亚洲地区。亚历山大东征时,有商队将极少量的砂糖从印度带到欧洲。阿拉伯帝国向西扩张的过程中引进了甘蔗种植技术和制糖技术,使地中海沿岸各岛都开始盛行甘蔗种植,1096年后的近200年,在历次“十字军东征”之后,欧洲人学会了甘蔗种植和蔗糖提炼技术。15世纪中期,西非海岸地区开始种植甘蔗。到15世纪末,甘蔗种植传播到美洲。由于蔗糖贸易利润巨大,欧洲人广泛在美洲地区开辟甘蔗种植园。甘蔗种植直接导致了跨洲际的人口大迁徙,南美地区的人口构成随之发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17世纪,甘蔗种植技术经由西班牙人传播到大洋洲地区。摘编自刘作奎改变世界的四种植物(1) 根据材料,对甘蔗在各大洲的传播与种植先后进行排序。(4分)亚洲( )( )(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影响世界历史的植物甘蔗”为题,为此次活动写一篇历史探究报告。(要求:逻辑清晰,文字通顺,字数控制在120字以内。6分)(3)在此次探究活动中,你们会用到哪些方法来搜寻资料。(2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历史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卷”相应的表格内)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CAB C AD D CBDABA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6.( )(1)把( )(2)把“克洛维”改为“凯撒”( )(3)“古埃及人”改为“古印度人”( )(4)把“莎士比亚”改为“但丁”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
《【9历期中】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题》由会员浮城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历期中】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