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四体液学说”由()提出。A.扁鹊B.笛卡尔C.现代科学D.希波克拉底2.战国时期()创立了诊断疾病的“四诊法”。A.扁鹊B.李时珍C.华佗D.张仲景3.笛卡尔认为精神肉体可以由()沟通。A.松果体B.心脏C.灵魂D.下丘脑4.认为人体就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就是由于机器的某个部分发生故障而失灵,需要加以修补完善,这种观点属于()。A.“机械的自然科学”健康观B.“没有生理疾病”的健康观C.“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全状态”的健康观D.原始的健康观5.认为每一种疾病均可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对应的形态或化学变化,藉以确定其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原因,并都能找到特异的治疗手段。这种观点属于()。A.“机械的自然科学”健康观B.“没有生理疾病”的健康观C.“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全状态”的健康观D.原始的健康观6.健康教育须基于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明健康教育是()。A.全面教育B.主体教育C.差异教育D.生活教育7.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是全面的。说明健康教育是()
2、。A.全面教育B.主体教育C.差异教育D.生活教育8.教育者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必须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说明健康教育是()。A.全面教育B.主体教育C.差异教育D.生活教育9.我们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都必须关注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说明健康教育是()。A.全面教育B.主体教育C.差异教育D.生活教育10.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更需要教育者的言行一致、教育环境的内外一致来实现。说明健康教育是()。A.全面教育B.主体教育C.差异教育D.一致性教育11.医院在健康体检单上,对于每个指标都给出了指标的正常浮动区间,凡是在区间之内的检查结果,都属于正常现象。体现出()。A.身心健全发展不可或缺B.身心健康具有共同前提C.身心健康呈动态可变性D.身心健康存在个体差异12.按时睡觉和起床,属于()。A.日常健康行为B.饮食健康行为C.保障安全的健康行为D.身体认知与保护的行为13.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随意哭闹、不乱发脾气,属于()。A.日常健康行为B.饮食健康行为C.保障安全的健康行为D.心理健康行为14.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等,属于()。A.日
3、常健康行为B.饮食健康行为C.保障安全的健康行为D.身体认知与保护的行为15.不跟陌生人走,属于()。A.日常健康行为B.饮食健康行为C.保障安全的健康行为D.身体认知与保护的行为16.乐于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属于()。A.日常健康行为B.饮食健康行为C.保障安全的健康行为D.身体认知与保护的行为17.参加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属于()。A.日常健康行为B.饮食健康行为C.保障安全的健康行为D.锻炼身体行为18.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属于()。A.他助水平B.自助水平C.自主水平D.低级水平19.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属于()。A.他助水平B.自助水平C.自主水平D.低级水平20.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属于()。A.他助水平B.自助水平C.自主水平D.低级水平21.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属于()。A.他助水平B.自助水平C.自主水平D.低级水平22.会用筷子吃饭,属于()。A.他助水平B.自助水平C.自主水平D.低级水平23.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属于()。A.他助水平B.自助水平C.自主水平D.低级水平24.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的姿势,
4、属于()。A.他助水平B.自助水平C.自主水平D.低级水平25.能熟练地使用筷子,属于()。A.他助水平B.自助水平C.自主水平D.低级水平26.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属于()。A.他助水平B.自助水平C.自主水平D.低级水平27.单元或主题活动目标可以是“能自己整理常用物品,分类有序摆放”,具体的活动目标可以是“能够将玩具、图书等按照类别放回原处,摆放整齐”。通过这样的逐步分解和具体落实的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的促进策略是()。A.分解确立具体的健康行为发展目标B.筛选确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C.优化组合多样的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D.适时评价反馈健康教育行为养成的成效28.()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确定的首要依据。A.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B.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C.当代社会的发展与要求D.学前教育专业标准29.在制定活动目标时,首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对幼儿来讲具有挑战性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原则。A.发展性B.目的性C.现实性D.可评价性30.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应符合健康行为养成这一主要目的。体现了()原则。A.发展性B.目的性C.现实性
5、D.可评价性31.健康教育活动目标要根据各地域、各幼儿园、各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体现了()原则。A.发展性B.目的性C.现实性D.可评价性32.“知道并说出喝白开水的好处”就比“了解白开水的好处”之类的表述更加具有可评价性。体现了()原则。A.发展性B.目的性C.现实性D.可评价性33.一般不需要把一些过程性的方法、不重要的细节全部罗列在目标中。体现了()原则。A.发展性B.目的性C.现实性D.简约性34.下列哪项不属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A.性教育B.五官及心肺的认识与保护C.能正确感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D.音乐节拍学习35.心理健康教育中,先引导学前儿童对情绪的类型有基本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则更有效。体现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A.序列B.均衡C.整合D.可行36.教育者只有充分兼顾不同模块的内容,才能促进学前儿童养成健康行为。体现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A.序列B.均衡C.整合D.可行37.不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等都不应成为学前教育的内容。体现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A.序列B.均衡C.整合D.可行38.“通
6、过主动与学前儿童对话交流”、“回应学前儿童的问题”、“向学前儿童提问”、“提出话题供学前儿童讨论”、“让学前儿童分享自己的发现”是()。A.讲解示范法B.感知体验法C.情景表演法D.谈话讨论法39.在饮食营养教育活动中,通过让学前儿童亲自感受不同蔬菜的颜色、形状和气味等特征,然后再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则学前儿童的印象更深刻,活动参与性更强,这种方法是()。A.讲解示范法B.感知体验法C.情景表演法D.谈话讨论法40.无论是身心保健活动还是体育活动,都会采用游戏法来进行。这种方法是()。A.讲解示范法B.游戏法C.情景表演法D.谈话讨论法41.在学前儿童对特定情景和角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前儿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法达成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A.讲解示范法B.游戏法C.情景表演法D.谈话讨论法42.通过适当的运动竞赛来让学前儿童的身体得到锻炼的方法是()。A.比赛法B.游戏法C.情景表演法D.谈话讨论法43.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全班学前儿童同时学习相同内容的活动,这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途径是()。A.健康集体教学活动B.健康主题活动C.自由活动中的健
7、康教育活动D.一日生活中的健康教育活动44.以健康领域为中心,在内容上可能包融(包括或融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学习领域,这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途径是()。A.健康集体教学活动B.健康主题活动C.自由活动中的健康教育活动D.一日生活中的健康教育活动45.教师利用入园、盥洗等生活环节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这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途径是()。A.健康集体教学活动B.健康主题活动C.自由活动中的健康教育活动D.一日生活中的健康教育活动46.在饮食营养教育活动中,实施教学的()环节往往是唤起幼儿对食物的已有经验。A.第一B.第二C.中间D.最后47.幼儿已有经验被唤醒、学习兴趣被激发的关键环节是()。A.导入环节B.行为识别环节C.游戏体验环节D.延伸环节48.幼儿在()环节联系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识别的过程。A.导入环节B.行为识别环节C.游戏体验环节D.延伸环节49.幼儿日常健康行为的养成绝不止步于一次集体的教学活动,在()环节是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续。A.导入环节B.行为识别环节C.游戏体验环节D.延伸环节50.教师可以用一个关于身体生长的小话题引起幼儿对自己身体关注,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
8、说自己对身体某个部位的认识和了解,属于()。A.游戏体验法B.话题讨论法C.绘画记录法D.日常渗透法5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属于()体育教学活动目标。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52.幼儿体育教学中,()属于热身活动。A.开始部分B.基本部分C.结束部分D.延伸部分53.幼儿体育教学中,()属于放松活动。A.开始部分B.基本部分C.结束部分D.延伸部分54.幼儿体育教学开始部分,一般占教学总时间的()。A.10%-20%B.70%-80%C.40%-50%D.50%-60%55.幼儿体育教学结束部分,一般占教学总时间的()。A.10%-20%B.70%-80%C.40%-50%D.50%-60%56.幼儿体育教学基本部分,一般占教学总时间的()。A.10%-20%B.70%-80%C.40%-50%D.50%-60%57.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创编动物模仿操等方法来激发幼儿兴趣。体现了()原则。A.兴趣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适宜性原则D.适量性原则58.幼儿体育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基本动作练习、身体素质练习、基本体操和队列练习以及体育游戏等。体现了()原则。A.兴趣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适宜性原则D.适量性原则59.幼儿应避免进行专门性的力量练习和无氧耐力活动。体现了()原则。A.兴趣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适宜性原则D.适量性原则60.幼儿的体育活动应该保证幼儿承受的运动负荷适宜。体现了()原则。A.兴趣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适宜性原则D.适量性原则61.小班体育活动时间一般为()。A.5-10分钟B.15-20分钟C.25-30分钟D.30-35分钟62.中班体育活动时间一般为()。A.5-10分钟B.15-20分钟C.25-30分钟D.30-35分钟63.大班体育活动时间一般为()。A.5-10分钟B.15-20分钟C.25-30分钟D.30-35分钟64.小班体育活动强度一般为()。A.130-140次/分钟B.110-120次/分钟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国****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