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民大2023教学课件-新闻学基础 第十四章

52页
  • 卖家[上传人]:AZ****01
  • 文档编号:360922580
  • 上传时间:2023-09-18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29M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十四章 19 世纪以降的中国新闻史本章学习要点1.理解并掌握 19 世纪在华外报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2.理解并掌握清末民初三次国人自办报刊高潮。3.了解申报和大公报的办报过程和办报特点4.了解20世纪初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5.理解并掌握解放日报改版的背景、过程和意义6.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业的发展特点。第一节 19世纪的外报与国人自办报刊中国报刊的近代化进程与 19 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行为密切相关,19 世纪来华的外国人在中国出版了一批中外文近代报刊,这些外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文报业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基于“救亡”与“自强”的时代背景,国人相继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三个时期掀起了清末民初的三次办报高潮。一、19世纪的外报中国新闻史上所讲的“外报”,特指 19 世纪来华外国人所创办的中外文近代报刊在这些外报中,来华教会和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主导着当时的中国报业主流。外国人在华办报贯穿于中国报刊近代化的整个过程,直至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外报才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是

      2、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的一份中文报刊,由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1815 年8月5日在马六甲(Malacca,今马来半岛南部)创办,传教士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主编。在版式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采用了中国书本样式和大清历法纪年,封面正中用宋体大字刻写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左下角署有米怜笔名“博爱者”,每期封面上必印有孔子语录一行:“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迎合并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在内容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主要涵盖了宗教与伦理、科技、史地、文学、时事、序文告帖等内容,其中宗教与伦理内容超过 85%,注重宣扬宗教与道德。(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 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在广州创刊,这是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August Gitzlaff,1803-1851)创办,郭土立兼任主编。在内容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削减了宣教的篇幅,更多地介绍了新闻、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经济等内容,这

      3、些内容被中国最早“睁眼向洋看世界”的一代先进学者,如魏源、梁廷坍、徐继备等人大量征引,魏源的海国图志就大量引用了该刊地理方面的内容。小结总体而言,19 世纪的在华外报可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对外报控制得很严,外报数量屈指可数。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传教士、商人接踵而至,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日益活跃。对于 19 世纪的外报,方汉奇先生的评价较为中肯:首先,外报属于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一支方面军,这一点在 19 世纪的历次中外冲突中,特别是中外交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中英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等。中外一旦发生冲突和战争,这些外报的立场都非常鲜明,即几乎无一例外地站在列强一边,从而形成对中国极为不利的舆论氛围。其次,19 世纪的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比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宣传教义的同时介绍了西方的天文地理知识和现代科技,这些都是当时中国人不了解的新知识,对于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最后,19 世纪的外报推动了近代中文报业的发展,中文的近代报刊无论是办报理念还是具体操作,如编辑、采访、评论、发行等

      4、,都与外报有着密切关系。与此同时,外报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闻人,比如王韬、钱昕伯,他们正是在外报的办报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因此,19 世纪的外报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二、国人自办报刊西方报业的发展源于商业和贸易的需要,而中国近代报业的缘起则更多是基于“救亡”与“自强”的背景。国人对近代报刊的认识和接触始于禁烟运动时期林则徐的译报活动,1838 年底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1839 年 3 月抵达广州后他就开始组织人译报,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在华外报有关政治、军事、贸易等方面的报道了解西方国家的基本情况,以此制定对策。这些翻译材料后来汇编成澳门新闻纸留存下来,但它属于内部传抄的新闻资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报纸鸦片战争后,接踵而至的内忧外患令最早一批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国人自强办报的传统延续了下来,并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三个时期掀起了清末民初的三次办报高潮(一)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1.维新派报刊的创办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主体是资产阶级维新派,19 世纪 90 年代中期,维新派发动的维新运动席卷全国,与此同时涌现出一大批报刊。据不

      5、完全统计,从 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至 1898 年戊成变法流产的三年时间里,全国出版的报刊有 120 种左右,其中80%以上是中国人自办的,它们遍及全国许多城市,积极推动维新变法运动,逐渐打破外报在华的优势地位,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2.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在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中,梁启超的办报活动最具影响力。梁启超(1873一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年少聪慧,11 岁中秀才,17 岁中举人,两次会试落第后拜康有为为师。从戊成变法到辛亥革命,梁启超虽然有组党参政等经历,但报人的身份仍是他最突出的公共形象,他凭借报刊言论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地位。1896 年初中外纪闻被迫停刊后,梁启超南下上海主持维新派报刊时务报。时务报于1896 年8月9日创刊,虽然名为“报”,实则是书本式的旬刊,每期 30 页左右,内容主要是有关时事的评论和外国报纸译文,梁启超任主笔。3.维新派的新闻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报刊完成启蒙,但这种启蒙有别于西方基于个人主义的启蒙,维新派知识分子最终指向的是国家富强。在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中,代表人物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主要报刊形态是以宣传变法维新为

      6、主旨的政论性报刊。整体而言维新派人士认为报刊乃“国之利器,不可假人”,即新闻、报纸等是一个国家的利器,是国家民族的命脉所系,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能让外人操控。因此,在变法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将组织学会、创办学校和发行学刊结合了起来,做到三位一体。维新派不是为了办报而办报,他们将办报同维新派的社会政治目标紧密联系了起来。在维新派人士中,梁启超是维新派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梁启超先后在时务报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三篇与新闻有关的政论文章,分别是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和敬告我同业诸君这三篇文章集中体现了梁启超及维新派的新闻思想。(二)辛亥革命与国人第二次办报高潮1.革命派报刊的创办1901 年 1月末,逃亡途中的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改革诏书,内容涉及外交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被称为“清末新政”或“慈禧新政”。随后,“报禁”“言禁”被废除,国内报刊数量猛增。辛亥革命爆发前的 10 年间,即 1901年至 1911 年,全国有近 1100 种报刊问世,平均一年有 100 多种,而且几乎遍及全国每个省市,形成了中国新闻史上国人第二次办报高潮。

      7、第二次办报高潮的主角是革命派,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派报刊更是独占鳌头。2.报刊论战与小册子1903 年初,受美洲保皇会的邀请,梁启超赴美洲游历考察,在此期间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认为中国不适合美国式的共和制度,至此之后不再谈共和、谈革命。1905年,革命派的机关报民报创刊后,与梁启超担任主编的新民从报围绕革命还是改良展开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场报刊论战。民报与新民丛报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通过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第二,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被瓜分。3.革命派的新闻思想在国人第二次办报高潮中,革命派的办报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制造舆论、宣传革命和唤醒民众,报刊成为革命的一支方面军。可以说,辛亥革命的成功靠的是两个杆-笔杆子和枪杆子。首先,高度重视报刊宣传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大力倡导机关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引入和鼓吹西方新闻学著作中流行的“一家报馆犹如一支军队”“报纸的威力胜过四千毛瑟枪”等观点。其次,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革命报刊

      8、应把“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灌输于人心,而化为常识”。最后,革命派认为党报要重视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和制造舆论,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就提出报纸是“舆论之母”。(三)五四运动与国人第三次办报高潮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上有关山东问题的决议,敦促政府不可签约,要求惩处相关官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罢课、罢市、罢工及其他事件,最终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变动和思想界的革命。五四运动并不仅仅指 5 月4 日这天的抗议活动,它是一个复杂现象,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以及新式知识分子所提倡的各种政治和社会改革。大体来说,五四运动指 1917 年到 1921 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1917 年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直接导致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21年新青年被迫停刊,同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新青年新青年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旗帜性刊物。1915 年 9 月15 日,陈独秀(1879-1942)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出版到第一卷第六号后停刊。1916 年9 月1日自第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法文名为 La J

      9、eunesse)。新青年为16开本,每月1日出版,每6号为一卷。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一号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青年人要能够“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对此,他提出青年人要不妥协、不犹疑,要像“利刃断铁,快刀理麻”,青年人要遵循六大行动原则,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2.每周评论1918年12月 22日每周评论创刊于北京,这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为适应新形势而创办的一份政治时事评论报纸,4 开 4版,编辑部就设在北京大学红楼文科学长办公室,发行所则设在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米市胡同。新青年是月刊,出版周期较长,无法及时对时事政治发表评论,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创刊后的每周评论与新青年相配合,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高潮。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的发刊词中提出“主张公理、反对强权”的办刊宗旨,周刊内容包括国外及国内大事述评、社论、文艺时评、随感录、新文艺、国内劳动状况、通信、评论之评论、读者言论、新刊批评和选论等专栏。1919 年,

      10、每周评论对五四运动进行了系统报道。5 月4 日当天出版的第 20 号一版“国内大事述评栏报道了巴黎和会上日本帝国主义的狡诈态度,披露了北洋政府外交部电令和与会代表对日本的妥协退让。从5月11 日出版的第 21 号起,连续五期详细报道了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并发表评论。第二节 五四以降的新闻业与新闻教育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新闻业迎来了大发展阶段,报纸总量增加,商业报刊得到了较快发展,职业记者出现。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新闻教育产生并发展起来。一、五四以降的新闻业据不完全统计,1921 年全国共有报纸 600 多家,1937 年为1000 余家,而1946 年仅国统区就有将近 2000 家。大多数重要报刊都集中在东南一带,特别是宁沪等发达地区。这一时期,除了国共两党的政党报刊,萌芽于 19 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商业报刊也真正兴盛起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兴起,中国最早的职业记者开始出现。(一)商业报刊1.申报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有广泛影响的一份商业报纸。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 年4月30日由来华从事茶叶、丝绸等贸易活动的英国商人美查(Ernest Major)在中国买办陈莘庚的建议下创办

      《人民大2023教学课件-新闻学基础 第十四章》由会员AZ****0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大2023教学课件-新闻学基础 第十四章》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收藏店铺
    相关文档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