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墩及隧道施工方案.doc
42页1.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本工程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一,祝家河大桥、蚂蝗沟中桥、甘沟中桥、白荻沟特大桥都存在超过30m的空心墩二,隧道的地质情况复杂,不良地质施工难度大由以上两个特点可以看出,本工程的主要重、难点工程就是有关空心高墩施工,和隧道不良地质的施工1.1. 桥梁空心高墩施工本标段共有7座桥,其中祝家河大桥、蚂蝗沟中桥、甘沟中桥、白荻沟特大桥都存在超过30m的空心墩,尤其是白荻沟特大桥,最高墩高达62m所以在本标段中空心高墩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1.1.1. 施工方案本标段超过30m的空心高墩,采用翻模施工法翻模施工法适用于桥梁30米以上的空心墩施工但对于收坡高墩,且同类型桥墩数量较多的,应采用大块成套钢模,分段支立、浇灌,在不同墩位间倒用1.1.2. 施工方法翻模施工的模板提升方式有吊机提升法和液压穿心千斤顶提升1.1.2.1. 液压穿心千斤顶提升系统翻模施工方法1.1.2.1.1. 高墩翻模的施工工艺流程高墩为减轻自重,一般设计为空心墩高空心墩采用翻模进行施工,翻模由模板、工作平台、吊架、提升设备组成翻升模板建议采用2层布置,每层高4.0m,以墩身作为支承主体。
上层模板支承在下层模板上,循环交替上升工作平台采用20号槽钢组拼成型的空间桁架结构,配合随升收坡吊架,为墩身施工人员提供作业平台,稳定性能良好平台的提升系统采用液压穿心千斤顶进行提升,自动化程度高,可控性能良好圆端形翻模工艺流程图见下页1.1.2.1.2. 施工过程(1) 下部实心段施工外模的支立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施工,要求尺寸正确,外模顶水平,否则在空心段施工时,造成模板不平整承台找平支立调整段模板浇筑墩身达到设计高度后搭设脚手架平台组装翻模提升平台安装液压设备、插入顶杆支立翻模模板分层浇筑墩身砼缓慢提升平台分次完成剩余收坡量平台提升就位,锁定抗风柱连接拆除单元下层翻模模板模板提升安装外模千斤顶收坡终凝后接长钢筋砼洒水养护安装内模圆端形空心墩翻模施工工艺流程框图(2) 翻模安装① 搭设平台吊装的脚手架利用短钢管在实心段上及墩身四周搭设一脚手架平台,安放整体吊装的平台② 平台的组装、吊装组装按由内到外的顺序,在平地上进行组装;组装时,内外钢环按圆心对称安装在辐射梁上,不得有偏心;辐射梁均匀分布在半个圆周,采用丁顺结合布置,安装好后将所有螺丝拧紧,并涂上黄油;利用塔吊进行整体吊装,每侧辐射梁下设2台千斤顶。
③ 安装预埋件及液压设备预埋靴子的位置要特别准确,它是为整个平台的顶杆预先造孔,使套管能顺利提升,保证平台的平衡平台安装就位后安装千斤顶,插入顶杆套管,并采取措施保护套管不与砼粘连④ 组装翻模内外模板各设2层,翻模按顺序、部位进行组装组装时,模板间缝隙要严密,内外模板间按设计尺寸进行校正,并安设拉筋和撑木 圆端形空心墩翻模总装图(3)绑扎钢筋钢筋绑扎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绑扎(4)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墩下,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对称均匀浇筑混凝土灌注到模板顶时,要低于模板口1~2cm,为下一板方便组装翻模,防止有错台当混凝土的强度大于3MPa时清除浮浆,凿毛混凝土表面,进行第二、三节段施工在灌筑过程中用测量仪器随时观测预埋件的位置及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如有变形和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5)提升平台翻模组装后,第一次提升平台在混凝土灌入达到一定高度后进行,时间宜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提升高度以千斤顶的1~2个行程为限(一个行程3cm)第二次及以后每次提升(终凝前),每小时提升一次,当混凝土表面发硬时,每半小时提升一次,当混凝土表面发白时,再提升1~2个行程混凝土终凝后,每4~6小时提升一次;模板组装完毕后,在灌混凝土前提升一次,以检查套管是否被粘住,在浇筑下一板混凝土前把套管擦干净,并涂油。
平台提升总高度以能满足一节模板组装高度为准,同时控制在终凝后达到设计高度,切忌空提过高平台提升过程中注意随时进行纠偏、调平收坡在平台提升至总行程一半后进行,终凝前完成,就位后专人检查平台的提升操作人员应选派责任心强、素质较高的工人,培训后上岗6)模板翻升模板解体:模板可视情况分为若干个大块整体翻升,此工作在灌注最上层模板混凝土过程中提前进行解体前先用挂钩吊住模板,然后拆除拉筋、围带等模板翻升:待平台提升到位后,用倒链将最下层模板吊升至安装位置提升过程中(包括平台的提升)有专人检查,以防模板与固定物挂碰检查模板组装质量,符合桥墩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安放撑木,拧紧拉筋7)墩顶实心段及托盘、顶帽的施工墩顶实心段施工时,先拆除内模及内吊架,然后安装实心段的过梁和底模,再安装实心段外模墩帽施工时,托盘与顶帽分两次进行施工;每次将平台升至所装模板高度后,再安装托盘或顶帽模板,然后绑扎钢筋、灌注混凝土8)翻模拆除拆除按照与组装的相反顺序进行先拆除模板,后拆除平台拆除平台时,在墩顶用短钢管搭设一脚手架平台,使液压平台稳放于脚手架平台上,将套管与平台的螺栓松开(不要卸掉),将千斤顶倒置套在顶杆上,反向爬升,将顶杆依次抽出;完后,拆除平台上所有设备,将套管与平台的螺栓全部松掉,利用双索吊同时起吊,整体吊装,最后拔出套管,灌孔。
1.1.2.2. 吊机提升法1.1.2.2.1. 施工特点翻模是由上、下二组同样规格的模板组成,随着混凝土的连续灌筑,下层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用吊机配合自下而上将模板拆除,接续支立,如此循环往复,完成桥墩的灌注施工1.1.2.2.2.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1) 墩身模板外模分上、下两节,一次支立而成,接缝采用阴阳锲接头,模板制作精度如下:尺寸误差小于2mm,倾斜角偏差小于1.5mm,孔位误差小于1mm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工厂内统一加工模板用槽钢骨架与6mm钢板组焊成整体施工过程中,两节模板交替轮番往上安装,每一节都立在已浇筑混凝土的模板上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拼装,内外模间设带内纹的对拉螺栓,以利于拆模和避免墩身混凝土内形成孔洞墩身内腔每隔一定高度预设型钢作支撑梁,上面搭设门式脚手架作为装拆内模和浇筑混凝土工作平台之用安装和拆卸模板,提升工作平台以及钢筋等物品的垂直运输均由塔吊完成每块外模背面沿墩身上升方向焊接两条带孔钢轨,并使上、下节模板的钢轨对齐,工作平台利用插销固定在钢轨上安装好上节外模后,可取下插销,利用塔吊将平台沿钢轨向上滑升到上节固定墩身翻模施工示意图(2)模板位置调整当四大块模板组拼成形后,所有螺栓不必拧紧,留出少量松动余地。
模板前后方向偏斜的调整通过手拉葫芦拉至正确位置,左右偏斜的调整则在模板底边靠倾斜方向的一端塞加垫片实现模板之间的缝隙塞有橡胶条,防止漏浆由于模板制作及起始第一节模板调整的精度都很高,以后每次调整幅度很小调整完毕后,拧紧全部螺栓,即可浇筑混凝土3)拆模在安装钢筋的同时,可以开始拆下面一节外模工作拆模时用手拉葫芦将下面一节模板与上面一节模板上下挂紧,同时另设两条钢丝绳栓在上下节模板之间拆除左右和上面的连接螺栓,然后通过两个设在模板上的简易脱模器使下节模板脱落脱模后放松葫芦,使拆下的模板由钢丝绳挂在上节的模板上然后逐个将四周各模板拆卸并悬挂于上节模板上这样将拆模工作和钢筋安装工作同时进行,节约至少半天时间,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塔吊工作时间的占用1.1.3. 技术措施1.1.3.1. 原材料选择与砼配制技术措施原材料选择与砼配制在符合国家及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定的前提下,同时提出以下几项措施 ⑴.选用C3A和碱含量较低、比表面积不大于350m2/Kg的非早强型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尽量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和自身收缩,有利于提高抗裂性能非氯盐环境下C3A含量不大于8%,氯盐环境下C3A含量不大于10%。
⑵.细骨料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的天然中、粗河砂;粗骨料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的碎石或卵石,采用二级配粗骨料,严格控制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和孔隙率,尽量降低拌和用水,减少胶凝材料的用量普通结构砼用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配制强度等级C50及以上预应力结构用砼时,粗骨料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5mm,保证砼整体结构的均匀性⑶.适量掺加烧失量较小、粉煤灰细度筛余量较小、磨细矿碴粉比表面积适中、品质稳定均匀、来源固定的优质矿物掺合料,降低水化热和减少拌和水,改善水化产物的微结构,改善浆体及骨料界面结构,并增加砼后期强度与密实性,提高砼耐久性能 ⑷.采用具有高效减水、适量引气、能细化砼孔结构、能明显改善或提高砼耐久性能的外加剂 ⑸.在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水泥和胶凝材料的用量(C30及以下砼的胶凝材料总量不高于400Kg/m3,C35~C40不高于450Kg/m3,C50及以上不高于500Kg/m3)⑹.根据砼结构所处的不同环境条件,确定掺合料掺量及砼的最大水胶比和单方砼胶凝材料的最低用量限值;掺合料、外加剂品质指标及配合比参数限值分别符合《铁路砼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设计暂规”)的要求。
⑺.钢筋砼中由水泥、矿物掺合料、骨料、外加剂和拌和水等引入的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0%,预应力砼结构的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⑻.根据设计的不同配合比对应砼拌和物的性能、抗压强度、抗裂性以及耐久性能试验结果,按照工作性能优良、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经济合理的原则 1.1.3.2. 砼施工技术措施⑴砼搅拌①.搅拌砼前,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含水量每工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砼施工配合比②.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搅拌砼,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搅拌时,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粗骨料、水泥、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但也不得超过3min③.炎热季节搅拌砼时,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砼等措施降低砼拌和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砼,以保证砼的入模温度不大于30℃(截面尺寸很大的大体积砼入模温度不大于25℃) ⑵砼运输①.砼运输选用能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运输能力与砼搅拌机的搅拌能力相匹配的运输设备。
不采用机动翻斗车、手推车等工具长距离运输砼②.运输砼过程中,保持运输砼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砼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③.运输砼过程中,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砼温度升高(夏季)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份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严禁在运输砼过程中向砼内加水④.尽量减少砼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砼到砼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砼的各项性能为限⑤.采用搅拌罐车运输砼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砼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砼料斗⑥.采用砼泵输送砼时,除应按JGJ/T10—95的规定进行施工外,还应特别注意如下事项:在满足泵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泵送砼的坍落度应尽量小,以免砼在振捣过程中产生离析和泌水当浇筑层的高度较大时,尤应控制拌和物的坍。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