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土壤学复习.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53785101
  • 上传时间:2022-08-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0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名词解释1、 灰化过程:土体表层三、二氧化物及腐殖质淋溶、淀积而 SiO2残留过程2、 脱硅富铝化过程:在湿热条件下,土壤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强烈分解,盐基 离子和硅酸大量淋失,铁铝锰在次生粘土矿物中不断形成氧化物而相对积累,这种 铁铝的富集称富铝化过程,由于伴随着硅以硅酸形式的淋失,亦称为脱硅富铝化过 程3、 等电点:土壤从酸变碱或从碱变酸,两性胶体均要发生电荷符号的改变,即由正 变负,或由负变正,在这种变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点的电性既不是正也不是负的 瞬间,即电性正负相等时的pH值为等电点4、 土壤质地:指土壤颗粒粗细的状况5、 土壤肥力:使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6 FC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7、 硅铝比率通常采用风化壳、土体或胶体颗粒中的SiO2/AI2O3的分子比率,能够 反映风化产物与岩石相比的脱硅或复硅程度8、 土壤呼吸:9、 土壤通气性土壤空气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通的 性能10、 阳离子交换量:每千克干土中所含的全部阳离子总量,以厘摩尔(+)每千 克土或c mol ( + ) kg的-1次幕表示。

      11、 潜性酸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氢离子和铝离子所引起的酸度12、 黄化作用:黄壤的特的成土城过程13、 土壤比重:单位体积固体物质质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一般都在 2.65 左右14、 BSP (岩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比15、 活性酸: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引起的酸度16、 凋萎系数:植物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17、 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从断面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1、 简述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关系参考:(1)物质的生物小循环是在地质的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地质大循环就不可能有生物小循环没有 生 物小循环也就没有土壤2)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这两个循环过程是同时并存, 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推动土壤不停地运动和发展 3)地质大循环过程是植物养分元素的释放、淋失过程;生物小循环是营养元素的积累过程,微 生 物的分解将养分归还给植物2、 什么是阳离子交换作用,影响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参考:土壤中带负电荷的胶粒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 称为阳离子的交换作用影响因素有一一(1)阳离子的代换能力随离子价数的增加而增大,因为高 价阳离子的电荷量大、电性强所以代换能力也大,各种阳离子代换力的大小顺序: Na+

      3、 什么是阳离子交换量?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参考:阳离子 交换量:每千克干土中所含的全部阳离子总量,以厘摩尔(+)每千克土或c mol(+)kg的-1次幕表示影响因素(1)胶体的种类,有机胶体〉无机胶体,有机 质高的〉有机质低的,次生铝硅酸盐(2:1〉1:1)〉次生氧化物(2)溶液的pH值(3) 土壤质地,质地愈细交换量愈高4、 什么是土壤盐基饱和度? 土壤盐基饱和度和土壤pH值有什么关系?参考:(1) 岩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比岩基饱 和度=交换性盐基/交换量再乘以100或者是岩基饱和度=交换量-交换性氢离子-交换 性铝离子/交换量再乘以100)( 2)盐基饱和土壤,盐基度=1, pH值较 大;岩基 不饱和土壤,盐基度V1,致酸离子比较多,pH值较小5、 以硅酸(H2SQ4)为例画图说明土壤胶体的构造?6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是什么?参考:土壤具有交换作用;土壤中存在弱酸和盐;土壤中具有两性物质;土壤两性胶体的存在7、 土壤胶体有哪些特性?参考:粘结性、粘着性、膨胀性、收缩性、可塑性(原因一一在一定的水分范围中,施加外力在水的润滑作用下使得杂乱无章的片状排列 变成排列成平行在水膜拉力的作用下,使得其固定保持不变)、压实性。

      ?8、 简述成土因素学说的主要内容参考:(1)土壤是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 产物(2)各种因素同时存在,同等重要且相互不可替代(3)土壤的变化永远受制 于成土因素(4)成土因素的地理分布,决定了土壤的地理分布9、 简述灰化淀积层的形成过程参考:从灰化层下淋的富里酸钙、镁、铁、锰等盐类和少部分无机酸的盐类以及铁、铝、硅酸胶体等到了下层,由于酸性溶液受 到愈来愈丰富的岩基的中和而使盐类淀积, 由于上层分解真菌分解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及灰化层潮湿状态造成的不透气性, 在其下土层中氧气不足,嫌气 微生物活动以及溶胶物质的凝聚而是沉积下来的各种盐类形成红棕色或红褐色的淀 积过程甚至形成铁磐石或粘磐石10、 以蛋白质为例,简述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参考:蛋白质首先通过蛋白分解 酶的作用而水解,形成氨基酸,氨基酸经微生物分解作用释放出氨气(氨气进入大 气;溶于水形成氨盐,其离子被植物吸收;氨根离子被胶体吸附能保存养分,进一 步硝化11、 简述土壤腐殖质的分离过程参考:土壤腐殖质一用NaOH稀液浸提过滤- (1)不溶解的腐殖质黑色:胡敏素(黑色、暗褐色,不溶于水、碱酸)-(2) 溶解物质一 HCl或H2SO4酸化过滤一①黄色沉淀:富里酸(棕色,溶于 水、酸、碱)-②褐色沉淀:胡敏酸(褐色或浅褐色;溶于碱、有机质溶剂;不溶于 酸;微溶于水)用95%乙醇回流提取为吉马多美朗酸12、 简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参考:(1)土壤有机质是植物养分的 源泉(2)土壤有机质具有离子代换作用、络合作用和缓冲作用(3)土壤有机质 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4)土壤有机质是植物生长激素13、 简述土壤水分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参考:(1)土壤水分影响土壤的养分状 况,有机质的分解状况;矿物质的分解(2)影响土壤的通气状况(3)影响土壤的 热量状况,水少升降温快,反之则慢(4)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微生物的类型, 微生物的活动速度(5)影响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14、 简述影响土壤氧化还原过程的因素参考:(1)土壤通气性,通气良好则Eh 高,反之则下降(2)微生物的活动,活动剧烈氧化还原电位降低(3)易分解的有 机质含量(4)植物根系的代谢作用(5)土壤的pH值,随pH升高,Eh下降15、 简述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过程参考:(1)单粒+单粒一复粒+复粒+单粒f微粒+复粒+单粒f团粒(2)粘结(①粘结作用 粘粒本身的粘结性,无机 胶体粘结;②凝聚作用一一加入大量高价离子,使得溶液的pH值降低;③胶结作用 一一生物胶结,有机胶体的胶结;④复合作用一一有机作用+无机作用)(3)团聚16、 简述土壤胶体电荷的起因参考:(1)同晶置换作用,低价阳离子置换高价 阳离子,蒙蛭组〉高岭组(2)晶格破碎边缘的断键,主要发生在高岭组(3)胶体 向介质解离或吸附离子而带电17、 简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参考:(1)沙土组(保肥弱,供肥量小, 供肥能力强,透水性强,持水弱,有效小,空气好,升降温很快成暖性)( 2) 粘土组(保肥强,供肥量多,供肥能力弱,透水性弱,持水强,有效性居中,空气 差,升降温较慢成冷性)(3)壤土组有效性大其他的均居中18、 影响土壤缓冲量大小的因素参考:土壤胶体的种类;土壤质量;土壤中有机 质的含量;溶液的pH值19、 影响土壤酸性的因素参考:岩基饱和度;土壤空气中 CO2的分压;土壤 水分含量;土壤氧化还原条件20、 氢离子的来源参考:水的解离;碳酸的解离;无机酸的解离为主要来源;有 机酸的解离;酸雨;吸附性氢离子的交换21、 影响土壤粘着(结)性的因素参考:(1)土壤含水量(2)土粒之间的接 触面积^)土壤质地,沙土大颗粒接触面小,粘结性弱,粘土小颗粒接触面大,粘结性强,砂土〈壤土〈粘土 ( B)矿物质类型原生(砂粒)〈次生(粘 粒)(C)阳离子组成低价分散粒小,高价结合凝聚粒大 (D)土壤结构 仔)有机质的含量22、 为什么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的体现:(1)在团粒结构土壤中,水、气、热 协调的同时,对土壤养分的释放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团里装结构的表面通气性 强,好氧微生物活动旺盛,养分易于分解,使得养分不断供植物吸收利用。

      2)团粒内部水分多、空气少,厌氧微生物活动为主,养分分解缓慢,与欧利于养分的 储存所以团粒状结构的土壤保肥和供肥性能好3)由于在团粒状结构的土壤 中,团粒之间接触点小,粘结性较弱,耕作性能也较好 4)由于团粒状结构的土壤,能够比较好地协调水、热、肥的状况,而且耕作性能能好,因此,团 粒状结构是土壤肥力高的一种表征23、 土壤胶体的性质是什么参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土壤胶体具有 带电性;土壤胶体的凝聚与分散性三、计算、分析与证明1、 一亩地,耕层深度为20cm,土壤容重为1.15g/cm3,请计算:1) 耕层土重与土壤总孔隙度;2) 已知现在的土壤含水量为8%,要求灌水后达到18%,计算目前该土壤的耕 层 储水量及灌水量;3) 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计算土壤中有机质的重量及氮的重量2、 已知某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20%,凋萎系数为6%,目前土壤的重量含水量为 13%,确定该土壤的水分有效性范围并分析其水分有效性3、 测得某土壤的CEC=50cmol ( + ) l/kg,交换性盐基离子Ca2+、Mg2+、K+、 Na+的含量分别为10、5、10、5cmol ( + ) l/kg,求该土壤的盐基饱和度。

      参考:岩 基饱 和度二交换性盐基/交换量 再乘以100所以(10+5+10+5) /50 * 100=60%4、 分析南北两端强酸性土壤酸性的来源及表现形式有何不同?5、 证明:土壤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比重参考:土壤孔隙度=孔隙体积/土壤体积 =(土壤体积-土粒体积)/土壤体积=1-( 土粒体积/土壤体积)=1- (土粒体积* 土 重/ 土壤体积* 土重)=1-( 土重/土壤体积)/ (土重/土粒体积)=1-土壤容重/ 土壤 比重四、论述题1、 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以及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之下的产物,请任 选前 四种成土因素中的两个,举例论述其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参考:1) 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1)控制着土壤形成的方向及地理分布一一气候因素主要是水热条件,水热条件是所有形成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为 A.它直接决定了土壤的水热状况,进而影响土壤中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方向和强 度;B.它还对植物地形、母质等其它成土因素产生影响从而对土壤形成产生间接影响2)影响风化壳类型及其厚度一一水热条件不同,土壤矿物质的风化 方式和程度不同,因而形成的风化壳类型和厚度必然不同3)影响着土壤 有机质 的积累与分解一一在不同气候带,植被类型不同,那么每年植物生长量和进入土壤 的残体量也不同,就森林来说,每年进入土壤的有机质残体数量是:热带雨林〉温 带落叶林〉寒带针叶林(4)影响土壤内部物质迁移过程一一在不同气候带,由于水 热条件不同,土壤内部物质的淋溶、淀积程度不同。

      5)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2) 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1)植物A、影响和改变土壤矿质养分及性质;B、 植被类型演替引起土壤类型演替C、决定土壤有机残体的数量D、影响土壤灰分元 素含量2)动物一一疏松土壤,促进团聚结构的形成3)微生物一一分解有 机质,合成腐殖质,固定氮素3) 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1)木质性质决定了土壤性质;(2)母质影响土壤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