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田家中学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兰***
  • 文档编号:198267088
  • 上传时间:2021-09-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田家中学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田家炳中学05—06学年上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部分阅读鉴赏(76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补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隙部分.(每组各选一题,每空1分.) A.(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迢迢牵牛星》) B.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开场词)   (2)      ,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同上) C. (1)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      ,      .(《孔雀东南飞》)   (2)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D.(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李煜《虞美人》)  (2)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岳飞《满江红》) (二)诗词曲阅读(1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局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从表现手法上看,开头两句是对树的起兴. 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之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美丽,那样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D.在五.六句的基础上,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已流露出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些许责备. 3.在古代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写夫妻真挚的相思之情的,从该诗的内容来看,具体是写什么的?(5分) ———————————————————————————— 4.前人在评价此诗时说有一句非常有〝新意〞,表现了诗人的创造性,你能断定是哪一句吗?简单说明理由.(6分) ——————————————————————————————————  (三)文言文阅读 (2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抱布贸(交易)丝  匪我愆(拖延)期 B.以我贿(财物)迁  二三其德(心意.情意) C.总角(指少年时代)之宴  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 D.总角之宴(宴会)    躬自悼(伤心)矣 6.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2)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诗经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②.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③.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①黍(shǔ):亦称糜子.我国北方栽培多,子粒可食用或酿酒.②适:到.乐土:与下文的〝乐国〞.〝乐郊〞,都是劳动人民向往的安居乐业的地方.③爰(yun):焉,于是.所:处所,地方. 7.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莫我肯顾(顾及.照管) 莫我肯德(道德.品德) 莫我肯劳(慰劳,抚恤) B.无(同〝毋〞,不要)食我黍    三岁(多年)贯女(通〝汝〞) C.逝(通〝誓〞)将去(离开)女   D.谁之(语助词,在此表示反诘语气)永号(长叹) 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3分). 例句:莫我肯顾 A.秋以为期       B.俟我于城隅 C.非为织作迟      D.相见日常稀 9.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2)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0分) 笑——冰心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                            .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是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10.下列是对《笑》的评价不够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作品溶刚健与缜密于一炉,谱写了一曲激越人心的爱之歌.  B.作者用轻灵的笔触,将物境与我境融为一体,构成如诗如画的意境.  C.《笑》的色调是清淡.清雅的,她似出水芙蓉.  D.清新的情趣是冰心风格的核心要素.《笑》始终是质朴的.清新的.甜柔的.  E.《笑》的语言诗化.凝练,音律和谐,语调清婉.柔和,语气亲切温柔.  F.作品在语言的表达上,用了排比.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 11.填入文中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是(  )(3分) A.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B.真没想到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竟出现于苦雨孤灯之后. C.谁会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呢? D.谁会想到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会出现于苦于孤灯之后呢? 12.末段画线的两个比喻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6分) 13.文中的安琪儿是个怎样的形象?他的微笑象征着什么?他和作品中的孩子.老人有何相似之处?(9分) 安琪儿是:                      他的微笑象征:—————————————————— 他和孩子.老妇人相似之处是:                   14.早期的冰心,总是含着笑看世界,〝憧憬着‘美’和‘爱’的理想的和谐的王国〞(茅盾《冰心论》),《笑》体现了作者〝爱的哲学〞.试概述本文所体现的〝爱的哲学〞的内含.(6分)                                 第二部分 表达交流(75分) 三.语言表达(15分) 15.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组是(  ).(3分) A.一个阿姨级别的老友道:你是男子汉,宰相肚里好撑船,跟女孩子生什么气呀?(宽宏大度) 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皖南事变,最高兴的是日本人,蒋介石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坐收渔利) C.他已经习惯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这不,一下岗,就马上经济危机起来.(得过且过) D.王熙凤在荣国府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当面一盆火,背后一把刀,也害了不少人.(绵里藏针) 16.以〝关爱〞为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后一例句的修辞方法相同.(4分)   〔例句〕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幸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                                                                     17.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我翻阅《茶经》①,寻思着是什么样的感动让陆羽写下了这本书②?是喜欢喝茶③?还是在品酌之中体会茶汁沿喉缓缓而下④,与血肉之躯融合之后的那股甘醇⑤?   茶是本无名姓的人替它取了名,是拟人化了.不管名字代表它的出身.焙制过程,抑或冲泡时的香味,总是人的【甲】深情厚意(自作多情).人就是霸道,喜欢用自己的一套逻辑强加到茶身上,连累得茶也有尊卑高低了.  喝茶时顺便看看林中茶,是件有意思的事.蜷缩是婴儿,舒放自如为【乙】豆蔻年华(韵味最佳),肥硕即是阳寿将尽.一撮叶,看一生. (1) 将标点不恰当的两项填入下面的横线中.(只填序号)(2分)          .   (2)从表达效果出发,就甲.乙两处是否要替换成括号内的词语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6分)   [甲]处:                       [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