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张问达字德允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83355949
  • 上传时间:2024-0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8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张问达字德允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问达字德允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问达,字德允,泾阳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历知高平、潍二县,有惠政征授刑科给事中宁夏用兵,请尽蠲全陕逋赋,从之父丧除,起故官,历工科左给事中帝方营建两宫,中官利干没,复兴他役,问达力请停止,不纳俄陈矿税之害,言:“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典试山东,疏陈道中饥馑流离状,请亟罢天下矿税,皆不报已,巡视厂库故事,令商人办内府器物,佥名以进,谓之佥商而诸高赀者率贿近幸求免,帝辄许之问达两疏争执,又极论守训罪,并寝不行进礼科都给事中三十年十月,星变,复请尽罢矿税时比年日食皆在四月,问达以纯阳之月其变尤大,先后疏请修省,语极危切,帝终不纳寻迁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所部水灾,数请蠲贷帝方营三殿,采木楚中,计费四百二十万有奇,问达多方拮据,民免重困久之,召拜刑部右侍郎,署部事兼署都察院事天启元年冬,代周嘉谟为吏部尚书连掌内外大计,悉持公论当是时,万历中建言诖误获谴诸臣弃林下久,死者已过半问达等定议:以廷杖、系狱、遣戍者为一等,赠官荫子;贬窜、削籍者为一等,但赠官。

      获恤者七十五人问达历更大任,持议平允,不激不随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至是乞休,疏十三上诏加少保,乘传归五年,魏忠贤擅国御史周维持劾问达力引王之寀植党乱政,遂削夺,命捐赀十万助军兴顷之,问达卒以巡抚张维枢言,免其半,问达家遂破崇祯初,赠太保,予一子官  (节选自《明史·张问达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B.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C.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D.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主持、管理的意思文中“知高平、潍二县”就是先后任高平县、潍县的县令  B.中官:文中指“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又称“阉人”。

        C.典试:科举考试最高等第,皇帝出题,官员到地方主持,文中指张问达主持山东的科举考试  D.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古时谓将有凶灾例如文中“比年日食皆在四月”的天象变化,也是“星变”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问达心系苍生,关心百姓疾苦宁夏打仗,他请求免去陕西全省拖欠的赋税;后来到山东,又请求废除矿税,皇帝全都答应  B.张问达正直敢言,不怕触犯权贵宦官们从营造宫殿的款项中获益,他力请停工;他发现宦官与商人勾结,又上疏争执请求查办  C.张问达忠诚机智,善抓机会进谏他看到星象发生变化,认为这种情况常常预示异常的灾害,就借机请求皇帝修身反省,但皇帝并没有接受  D.张问达执政公允,勇于承担重任对于前朝那些蒙冤已久甚至已经死去的大臣,他按照处罚程度轻重不同,分别加以抚慰、保护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诸高赀者率贿近幸求免,帝辄许之  (2)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至是乞休,疏十三上  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弄混了“殿试”与“典试”, 典试,主持考试)  3.【答案】A (原文是“请尽蠲全陕逋赋,从之”“请亟罢天下矿税,皆不报”,前者皇帝同意免除,但后者并没有上报给皇帝)  4.【答案】  (1)翻译:可是各有钱的富商大多贿赂皇帝身旁的人请求将自己的名字免除,皇帝也总是予以同意。

        5分:采分点“赀”(钱财、财货)、“率”(大都、大多)、“近幸”(皇帝身旁的人)“辄”(总是,表强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通顺1分  (2)翻译:起先因任期届满,加封太子太保,到这时乞求退休,上了十三道奏疏  5分:采分点“秩满”(官吏任期届满)、“至是”(到这时)“乞休”(乞求退休)、“疏十三上”(上了十三道奏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通顺1分  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含义  1、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  2、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言外之义  3、结合整篇*的语境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解题方法:文中关键的语句常常是指能够提示和概括*中心或段意的,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和议论抒情方面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正确理解和分析这些语句,有助于我们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  文言文阅读答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