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昼夜交替》教学设计文档.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04986802
  • 上传时间:2023-10-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昼夜交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昼夜交替》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是在学生对太阳有了初步认识、知道太阳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及昼夜交替的成因学生对昼夜交替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要他们解释“为什么”就感到很困难了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1、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2、模拟实验:昼夜交替的成因3、操作发现: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4、阅读了解: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教学重点:认识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规律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在做教学准备时,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昼夜交替》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和教学三维目标,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昼夜交替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昼夜交替》的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别能力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昼夜交替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认识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规律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虽然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电视或书籍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本节课通过模拟实验,重演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明白科学需要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产生深刻的科学价值观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科学探究: 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2、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  科学知识:1、知道昼夜的成因 2、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三、教学方法实验法、建模法、分组讨论法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设,并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四、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大地球仪、自制大灯座灯泡、去掉灯罩的手电筒、自制的太阳、地球彩色图片、贴纸 2、学生准备:小地球仪、自制大灯座灯泡、去掉灯罩的手电筒、实验记录单、贴纸五、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激趣生疑(1)(课件出示图片)出示照片,孩子们这是哪儿?认识吗?(水立方)看完2张照片,你觉得这两张照片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看谁的观察力最好!(白天与黑夜)如果我们用一个字表示白天用?(昼)黑夜用(夜)。

      并板书(昼夜)[设计意图:简约导入,逐步揭题利用多媒体从手段展示给学生熟悉的水立方昼夜景色,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昼夜交替的现象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研究的欲望](2)谁知道昼和夜还有什么关系吗?那白天过去是什么?(黑夜)那黑夜过去呢?(白天)白天和黑夜不断地重复出现着,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昼夜交替现象出现一个昼夜大约需要多少小时?(24小时)板书(昼夜交替)(为下面的推测做好铺垫)我们看一看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播放昼夜交替视频)[设计意图:进一步揭题通过多媒体视频再现生活中昼夜交替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下一环节学生的大胆推测做好铺垫利用信息技术超越时空局限,化抽象为形象,拓宽学生视野]2、活动一: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1)推测假设①但你有没有想过昼夜交替到底和哪些星球运动有关?它们怎么运动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呢?小组讨论,将可能的假说写在记录单上[设计意图:大胆的猜测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利用课件出示记录表,可以让学生快速清晰地明白小组讨论的目的和内容,弥补了以往学生进入小组伊始的盲目性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大大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②小组汇报生:推测1:我认为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形成了昼夜。

      推测2:我认为是地球自转推测3:我认为是地球一边自转一边绕着太阳转形成昼夜推测4:我认为是太阳绕着地球转推测5:……………………………………………[设计意图:问题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启迪他们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导入环节收集学生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前概念](2)设计方案①小组讨论:你们准备用哪些材料怎么做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并说明选用的理由如何实验,试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做好实验分工:实验员、记录员、观察员[设计意图:选用有简单、有效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开展探究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积极、主动、和谐地经历学习过程实验设计能力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提倡创新和新课程标准深入到教学中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来教材中的手电筒由于光束是单一方向的,与太阳光四面八方有区别;所以学生操作时有麻烦,但选用了大灯座灯泡后,与太阳更相似,学生操作更简便所以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我准备了手电筒和大灯座灯泡两种光源,供学生选择使用]②指名一个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的假说,并上台演示如何模拟试验的方法教师适当引导,其他组学生一起补充)(引导学生发现:大灯座灯泡、地球仪模拟的对象是什么? 它们有什么地方相似?受太阳照射的一面代表什么,没有太阳照射的一面代表?)[设计意图:对于学生实验的指导可以是教师语言的明示指导,可以是实验器材的隐性指导,也可以是演示的动态指导。

      此环节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正确,使下面的实验更有效率]③做模拟实验时,需要注意些什么?课件出示:友情提醒:A、调节灯泡与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B、两个星球的转动速度适当,不能过快也不能太慢C、确定一个点来观察昼夜交替现象D、灯泡不用时要及时关闭E、一边实验,一边完成实验记录[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指导学生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出示在大屏幕上可以随时指导学生的分组实验]④同学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有什么要求?关灯[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实验细节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3)模拟实验①学生模拟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记录教师请一组上台演示实验,用实物展示探究过程在模拟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其他可能性如太阳绕地球转,地球自转;太阳不动地球绕另一圆心公转;地球自转,太阳绕另一圆心公转;地球和太阳在同一轨道上,地球自转等[设计意图:在探索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解放孩子,使孩子的双手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陶行知语)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动手做科学,动手学科学,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科学探究是严谨的,通过让出示实验注意点,使学生其体会到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②通过模拟实验,大家发现哪些假说是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指名汇报,其他组补充、说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设计意图:科学课主要是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等方式不断更正自己前概念,习得一种技能的课程此环节让学生修正自己的前概念,为真正建立昼夜交替现象的科学概念打下基础](4)总结假说师:我们做的几个模拟实验,地球或太阳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生:只要太阳绕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师:模拟实验的方法有多种?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多种可能在没有新证据前,前面有哪些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暂时是正确的?[设计意图: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使学生懂得要解释一种自然现象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2、活动二:确认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1)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黄昏? (这里以中国为例) 提示:①先找到“昼夜交界线”,然后再判断; ②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夜晚 (2)小组实验,填表 (3)学生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转动地球仪,学生可以认识到昼夜形成的真正原因以及地球上不同位置地区的 昼夜在时间上的差异,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3、活动三:根据已知地点的已知时间,推测其他地点的所处我们知道了昼夜形成的原因,你能解释以下现象吗?那你能利用昼夜现象解决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吗?师问: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设计意图:学生每天都遇到白天和黑夜,但真正去想了解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的少之甚少,通过今天的讨论学习,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会有昼夜变化,为什么地域不同时间不同的情况了] 4、活动四: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合理的只有一种若是我们没有更多的信息,我们很难马上做出结论其实从远古时代起就人类就开始关注地球上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早在公元100年,伟大的天文学家托勒密,他认为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着地球转,即“地心说”这种观点被人们信奉了上千年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会停止,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30多年的天文观测,对“地心说”产生质疑,大胆得提出了“日心说”为捍卫 “日心说”的观点,许多科学家付出代价,如布鲁诺被活活烧死,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是漫长而又艰辛的,虽然付出了血的代价,但人类的探索并不会为此而停止,因此请同学们回去查阅这方面的资料在下面的课程我们继续研究,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设计意图:多元化的答案更能拓宽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探究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在课外继续去探索与发现,展示自己的才华]六、板书设计1、昼夜交替学生画的示意图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 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