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配电台区及低压用户接地问题探讨职业教育论文.doc
3页城乡配电台区及低压用户接地问题探讨_职业教育论文 摘要:城乡配电台区三位一体接地、低压中性点接地、配电屏接地、用户用电设备接地都存在不少问题,造成安全隐患文中在分析研讨的基础上,介绍了正确的理念和做法 关键词:配电台区低压中性点接地漏电保护 0 引言 目前城乡配电台区及低压用户的接地五花八门,存在许多问题:如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别接地,接地电阻不合格,不能正确处理接地与漏电保护的关系等;一些电业职工和电工思想认识上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或概念不清,无所适从因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亟待解决 1 基本知识和规定 城乡配电台区及低压电网的接地分两大方面:一是工作接地,如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以构成TT系统二是保护接地,又分为两类:一类如配电变压器外壳的接地,配电屏金属框架的接地,用电设备外壳的接地等,目的主要是防止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另一类是雷电保护接地,如避雷器下端接地,以保证落雷时雷电流顺畅入地,保护供用电设备线路 规程规定各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为: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的工作接地电阻,100kVA以上应小于4Ω,100kVA以下应小于10Ω。
保护配电变压器的10kV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保护低压线路设备的低压避雷器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配电变压器外壳、配电屏金属框架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低压线路末端的用电设备外壳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在有末端漏电保护的情况下,接地电阻可小于50V/0.2 A=250Ω 2 配电台区三位一体接地问题 10kV避雷器接地应与配电变压器外壳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当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超过4Ω时,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10kV避雷器接地和配电变压器外壳接地可共用接地装置,即三位一体接地 有不少人对三位一体接地有错误认识,认为接在一起在受到雷击避雷器放电时,对变压器有害,其实恰恰相反,原理如下:因接地装置总有一定的接地电阻,雷电流通过接地电阻时要产生电压降,采用三位一体接地,如图1,当避雷器放电时,高压端对变压器外壳、高压线圈对低压线圈之间的过电压(即避雷器放电时,两端的残压),等于避雷器上端的对地电压,减去接地装置的对地电压,即只有雷电压的一部分,这样过电压的数值比较小,且与接地电阻的大小无多大关系,比较安全若是将10kV避雷器接在一个接地极上,而把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与配电变压器外壳连在一起接在另一个接地极上,如图2,当避雷器放电时,变压器的绝缘介质所受到的过电压,除避雷器两端的残压外,还要加上避雷器接地装置的对地电压,即等于雷电的全部电压,增加了线圈绝缘击穿的可能性。
因此三位一体接地既经济简便,又安全可靠,应当采用 3 配电台区接地电阻问题 一些人为了省事,或出于无知,在电线杆旁把一根角钢打入地下作接地极,这种情况下实测接地电阻都在10Ω~30Ω,甚至更高,应判定不合格,必须进行改造从本地实践看,至少需三根角钢,间隔2m,打入地下2m深,然后采用扁钢以电焊方式把三根角钢连接起来,接地电阻才可能达到4Ω以下 4 配电室内中性线接地问题 从配电变压器低压计量箱出来的中性线要引入配电室,一些电工为了避免中性点在室外良好接地,灵敏度高造成的低压漏电总保护频繁动作问题,趁机在配电屏后面把一根角钢打入地下作接地极,把中性线压接在其上,完成中性点直接接地这样做出的接地极不合格:接地电阻超标,相当于中性点电阻性接地其后果,一是中性线上有较高的电压;二是低压漏电总保护灵敏度低,三是整个低压电网的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除外)效能降低应予纠正,该中性线应接在室外合格的接地极上 5 配电屏接地问题 配电屏接地又分两类:室内配电屏,由于电工经常在此工作,即使雷雨天气,有时也要操作开关等设备,为了避免意外电击伤害,配电屏金属框架最好单独接地,可在室外埋设接地极,连接到室内。
室外配电柜,其外壳可接到三位一体共用接地极上,但雷雨天气不得操作、靠近 配电屏金属框架应单独接地,而不应该再与中性线相接若与中性线相接,则留下安全隐患:一是平时若中性线带有较高的电压,则配电屏金属框架上也带有;二是落雷时,接地装置的对地电压(即电压降)要反映到配电屏金属框架上;三是配电屏上遍布相线,有时裸相线与金属框架碰触,则发生短路,发出弧光和巨大声响,惊心动魄而配电屏金属框架单独接地,就无上述弊病,安全多了 6 漏电保护与保护接地的关系 保护接地是防止触电的传统技术措施城乡低压电网的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这时如果发生设备外壳带电故障,漏电流便可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从而把对地电压限制在较低水平(不超过50V),人触之麻电,但不至于伤亡 漏电保护是传统保护的后备保护,漏电保护和保护接地相辅相成:发生漏电后,保护接地把对地电压限制在较低水平,漏电保护断电报警(如总保护器一开即跳闸,送不上电),提醒电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如果仅有接地保护,人们不能及时发现故障,触及漏电设备轻则麻电,重则(接地不良时)触电造成伤亡;如果仅有漏电保护,人触及漏电设备在220V电压下触电,随之漏电保护器动作遇救,虽有惊无险,但总不如无惊无险,何况有时漏电保护器也会出故障。
因之,两者不能相互替代,装设漏电保护器后仍然要搞保护接地 7 低压用户用电设备接地问题 当前线路末端低压用户的用电设备,如农副业加工房的电动机、小企业的电动机和电热器具、家庭的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小水泵、电磁灶、电饭锅等家用电器,多数外壳没有接地考虑到农民家庭制作、埋设接地极不易,接地装置维护难以到位,如果按规定搞了两级漏电保护,即配电台区安装有漏电总保护器,家庭安装有漏电开关,则用电设备漏电后有两级保护,当无多大问题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计划生育的推行,人的生命权日益受到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如果装设漏电保护器后仍搞保护接地,则多了一层安全屏障,可把人身触电伤亡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且在有末端漏电保护的情况下,接地电阻小于250Ω即可,家庭制作、埋设接地极比较容易做到 参考文献: [1]张占松,杨宜民,许立梓.现代电工手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3. [2]杨永康,徐有升,余德文等.新编用电管理工作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张弘廷.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维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