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案 (3).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47428101
  • 上传时间:2022-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2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记承天寺夜游学习任务1.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在朗读读中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情感3.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旷达胸襟关于《记承天寺夜游》: 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           —— 林语堂  《苏东坡传》走进作者 本文作者是 , 我国 著名的 和 ,出生于四川眉山字   号 ,是“ ”之一与父亲  弟弟     并称“       ”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    ”词派的代表写作背景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一读:读准字音• 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在文本上标注不认识的字词,小组交流意见,扫除字音障碍 听节奏,悟语速在文本做出标注)读准字音,读得流畅, 语速适当,节奏准确 二读:读顺文章• 要求:全班齐读课文,读出节奏,读出 感情,初步感受月夜美景三读:读懂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句,并用四字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做好发言 第一段:寻伴夜游(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第二段: 庭院夜色第三段: 月下感叹• 2、积累文言字词: • 欣然: 高兴的样子• 遂: 于是• 盖: 原来是• 但: 只是• 3、翻译重要的句子: • (1)念无与为乐者: • 想到没有可以与自己一起有乐的人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 •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品读文本 探究主旨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游玩呢? 一是因为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所以“欣然起行”;二是因为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 2.作者所见的夜境如何,请同学们勾画出来,作者描绘的这一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空灵,皎洁,明净)3、你觉得文中作者叙事,写景,抒情都是扣住哪个字来写的?说说你的理由• “闲”4、作者称自己是“闲人”,说说你的看法,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一种心 境?(心情变化) •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指闲得无聊的人,而是包含复杂的意味 • 一是对自己贬官够担任闲职的自嘲与壮志难酬的苦闷,二是自我 排遣的豁达乐观• “闲人”有职无权---苦闷---自嘲---乐观 5、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主旨作者描绘月夜优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虽被贬但仍然乐观豁达的感情让经典常驻心间根据提示来背诵课文)   叙事:月色入户______亦未寝_____ 写景: 积水______ 盖______ 抒情议论:何______  何_____    拓展延伸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其实始终都是在写人,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乐观豁达的苏轼,此刻,面对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 苏轼以他卓越的才华,豁达的心胸,积极地人生态度,书写了他令人景仰的一生,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欣赏一路的美景!达标检测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月色入户(          )(2)念无与乐者(      )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默写填空文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是:             ,用的修辞方法是     ,点明了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