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梅”的诗词的详细分类及解析整理.pdf

1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1303403
  • 上传时间:2018-08-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3.53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庾信 《梅花》庾信(唐)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 不见,真悔著衣单李清照 《七娘子》李清照(宋)p46 清香浮动到黄昏,向水边、疏影梅开尽溪畔清蕊,有如浅杏,一枝喜得东君信 风吹只怕霜侵损,更欲折来、插向多情鬓寿阳妆面,雪肌玉莹,岭头别后微添粉 【解析】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 ) ◎“似桃非桃杏非杏,独与红梅相早晚 (宋·王十朋《红梅》 ) ◎东君,之神 《渔家傲》李清照(宋)p61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释】 点缀:稍加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琼枝:像美玉制成的枝条 腻:光洁细腻之意香脸:指女人敷着脂胭散发香味的面颊,作以比拟半开着的散发芳香的花朵 旖旎 (yǐ n ǐ):柔美妩媚之意玉人:美人 造化:指大自然玲珑:清晰明亮金尊:珍贵的酒杯 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 【解析】这是一首 咏梅词 此词当为李清照南渡前所作,是首咏梅词梅花是作者自我形象的缩影,深有寄托,借 咏梅歌功颂德颂自己的婚姻爱情。

      此词外意是写梅花,内意是写人,亦花亦人,形神宛肖,浑然一体上片写寒梅初放何逊《扬州早梅》:“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露发,映雪凝寒开 梅花, 她开于冬春之交,最能惊醒人们的时间意识,使人们萌生新的希望所以被认为是报春之花因为梅花斗 雪迎寒而开,诗人咏梅,又总以冰雪作为空间背景庾信《咏梅花》诗:“ 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 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这里, “ 琼枝 ” 就指覆雪悬冰的梅枝半放的寒梅点缀 着它,愈显得光明润泽!词人接着用 “ 犹抱琵琶半遮面” 的美女形容将开未开之梅的轻盈娇美,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洁冰清, 明艳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成了一片下片转用侧面烘托梅花偏宜月下观赏,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使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值 此良宵,且备金樽、绿蚁,花前共一醉绿蚁,酒面的浮沫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 pē i )酒, 红泥小火炉 《历代诗话》引《古隽(ju à n)考略》:“ 绿蚁,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绿 这首词,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织成了一幅画,写得如梦如幻,空灵优美《玉楼春》(红梅)李清照(宋)p41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解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傲立霜雪, 一枝独秀的梅花是历来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 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娇娇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赏梅的矛盾心态 首句以 “ 红酥 ” 比拟梅花花瓣宛如红色凝脂,以“ 琼苞 ” 形容梅花花苞美好,都抓住了梅花特征,用语准 确, “ 肯放琼苞碎 ” 者,是对 “ 含苞未放 ” 的巧妙说法用词新巧,显示了词人独出心裁的创造性上片皆从此句生发 “ 探著南枝开遍未” ,便是宛转说出梅花未尽开放初唐时李峤《梅》诗云:“ 大庚敛寒光,南枝 独早芳 ” 张方注: “ 大庚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如今对南枝之花还须问开遍未” ,则梅枝上多尚含苞, 宛然可知三、四两句“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是对偶句,仍写未放之花,“ 酝藉 ” 、“ 包藏 ” ,点明此意而 “ 几多时 ” 、“ 无限意 ” ,写梅花盛开后所发的幽香、所呈的意态,精神饱满,慧思独运 词上片主要写之情态,下片写转赏梅之人 道人 ” 是作者的自称, 意为学道之人。

      “ 憔悴 ” 和“ 闷” 、“ 愁” , 讲李清照的外貌与内心情状,“ 春窗 ” 和“ 阑干” 交代客观环境,表明她当时困顿在窗下,愁闷煞人,连阑干都懒得去倚这是一幅名门闺妇的春愁图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这是咏梅的奇笔,写 赏梅却先道自己的憔悴和愁闷,这是赏梅之妙想反映了她自己“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 《清平 乐》 p20 )的心态此词盖作于晚年流落江南之后反常写法恰好能传达出当时正常的心态虽然心境不佳,但梅花还是要赏的,所以“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休” 字在这里是语助词,含罢、了的意思 这是作者心中的话:想要来饮酒赏梅的话便来罢,等到明天说不定要起风了呢!此句隐含着莫错过大好时 机且举杯遣怀的意味《临江仙》李清照(宋)p52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 别到杏花肥《一剪梅》李清照(宋)p47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殢人娇》 (后亭梅开有感)李清照(宋)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

      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 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 羌管《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李清照(宋)p68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 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潇潇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 间天上,没个人堪寄《玉楼春》李清照(宋)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蝶恋花》李清照(宋)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清平乐》李清照(宋)p20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诉衷情》(枕畔闻梅香)李清照(宋)p17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陈亮 《梅花》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 ①三弄:指笛曲名 “ 梅花三弄 ” 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梅花》 ( 《读月楼诗存》)陈亮 百花争艳也争娇,不经风雨自会凋松竹清高共品格,冰雪寒香赋诗骚爱立严冬行 春令,生有铁骨弃尘嚣未与群芳同温暖,却在枝头独欢笑王安石 《梅花》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评析】 毛泽东有一阕著名的咏梅词,这阕词是毛泽东喜爱梅花的最好写照毛泽东喜爱梅花瞻仰过毛泽东遗容的人大都看到过,在毛泽东纪念堂里,水晶棺前摆放着五盆梅花这是根据毛泽东生前酷爱梅花的性 格而摆设的毛泽东生前,无论是居室还是工作室,都要摆上几盆梅花他在1949 年的《 和柳亚子先生》 一诗中有 “ 落花时节读华章” 之句,在他手稿之初曾为“ 暮春时节 ” ,后改为 “ 落花时节 ” 。

      春末夏初,仍是花繁时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英缤纷的日子,读美丽的诗句,诗花人相悦他写《蝶恋花·答李淑一》 , 为“ 我失骄杨君失柳” ,让“ 吴刚捧出桂花酒” 他笔下有过 “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 ,以梅品格悼赞亡友 以梅品格悼赞亡友-------- 看来伟大的领袖用梅花来赞美死去英雄梅花象征英雄,梅花岭上赞英雄,人人 皆知可见坚韧内敛宁愿牺牲自己的美德英雄毛泽东作写这首诗时,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我们还在战争中 ,毛泽东看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 ,看了后写出了这首诗毛泽东写这首诗是为了鼓励战友 那时先是在部队传,战争过后这首诗就传出了,表达的一代伟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念 待到山花 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块能明显表现出来陶渊明 《蜡日》陶渊明(晋)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未 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张谓 《早梅》张谓(唐)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赏析】在春寒料峭时节,桥畔溪旁,一树梅花正在盎然开放,是经过一冬未销的雪吗?还是近水先发的梅 呢?从诗人自问的疑惑中让人再次感受到两者的相似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 未消融的白雪。

      这首咏梅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首句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出了“ 一树寒梅 ” 独开的环境,第三句交代 了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 近水 ” ,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诗人的 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全诗而言,写诗人的静观默察,实则突出早梅的迎风傲寒风采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 有人颂梅的神韵; 这首咏梅诗, 则侧重写一个 “ 早” 字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 寒” 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 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 迥” 字,一个 “ 傍” 字,写出了 “ 一树寒梅 ” 独开的环境这一句 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 溪桥 ” 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 近水 ” ;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 不知” 加上一个 “ 疑是 ” ,写出诗人远望似 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 之“ 早” 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 素艳雪凝树 ” ,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 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 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 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史青 《应诏赋得除夜》史青(唐)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 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注释】 1. 应诏:诏,皇帝的颁发的命令文告应诏,旧指奉皇帝之命而做诗文应诏诗又称应制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除夜:即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唐诗人杜审 言《守岁侍宴应制》诗有“季冬除夜接新年”句 2. 史青:唐代诗人,零陵人,聪敏强记开元初年,上书唐玄宗说自己五步能诗玄宗试以除夕、上 元、竹火笼等诗,他应口而出,玄宗大为赞赏,授为左监门卫将军。

      《全唐诗》仅存本诗一首3. 逐( zhú):追随 4. 风光:时光,春光著(zhuó着) : “着”的本字附着,贴近唐皎然《寻陆鸿渐不遇》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