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4023165
  • 上传时间:2021-1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1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 赵亮 尹文舒摘要: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之中,既有助于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将其融入美术教学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还可以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小学美术教学;有效途径一、创设情境开展美术教学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之中,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美术内容,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少数民族艺术品,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并创设出少数民族美术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少数民族艺术品,体会到少数民族艺术品中蕴含的美术元素,既能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能使学生更加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等例如,教师可以将优秀的学生作品布置在画室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在画室墙壁上展示学生制作的少数民族乐器,学生画的反应少数民族生活的画作,还可以将学生制作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陶罐等摆放在画室之中这样一来,可以在画室之中形成浓郁的少数民族艺术氛围,在此氛围中开展美术教学,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帮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使其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秉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对小学美术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小学美术教学更加本土化,更加贴近当地的实际这样可以拉近美术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针对云南地区的小学美术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彝族、纳西族、哈尼族、布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开展教学活动例如结合纳西族东巴文象形文字和图画,带领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性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来了解纳西族东巴文象形文字和图画的艺术特色,并且能够使用东巴文进行装饰和艺术设计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来查阅相关图片,生动形象的了解东巴文,也可以到相应的遗迹进行实地考察等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加深对东巴文的了解开展组内讨论活动,利用东巴文进行艺术创作,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在课堂上派出代表进行展示再比如,教师可以将傣族的服饰文化融入教学之中,例如可以将傣族的头饰以及腰带等图案,这些都能代表傣族的文化特色多样化的形式,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此外,也能够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究当地的文化,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不仅仅学生的审美水平、艺术创作水平能够得到提升,也能够加深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将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够满足实际的教育需求,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

      三、結合日常生活开展美术教学美术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美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应结合日常生活开展美术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美、体会美,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创造美结合日常生活的教学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为美术教学带来生活气息,才能使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以傣族的筒裙和孔雀舞为例,将傣族的筒裙和孔雀舞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渗透到具体的美术课堂上,向学生介绍筒裙和孔雀舞的具体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展示形式傣族筒裙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穿上它需要经过八个步骤,独特的美感使得其他民族乃至于其他国家都十分感兴趣,在当今的时尚领域,对于傣族筒裙也有所涉及;作为民族和国家的瑰宝,傣族孔雀舞的艺术价值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所了解的,也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在向学生讲解完傣族的筒裙和孔雀舞之后,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制作有关于筒裙和孔雀舞的手抄报、连环画等,开展美术创作比赛,让学生使用筒裙的元素来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让民族文化能够成为美术教学的素材,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布朗族的手工艺品融入教学之中,例如,布朗族的竹编、纺织艺术等,这些不仅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反映出布朗族的文化与特点。

      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美术教学结合,让学生与美术之间的距离更近,也能够对民族文化艺术、美术学习产生更高的兴趣,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四、结束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将其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之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并且使学生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了解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而且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参考文献:[1]范昭平,田小龙.民族大学美术院系推行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路径——以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实践为例[J].中国民族美术,2016(04):82-87.[2]曹宝泉,付爱民,丁三丰,袁峰.对话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民族美术发展现状[J].中国民族美术,2017(02):54-69.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