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doc
6页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一、灌注桩保护层控制措施1、 准确定位桩基位置,防止桩基偏位2、 严格控制钻头大小,防止出现孔径偏小现象,而造成保护层过小;经常长时间使用的钻头应及时修补3、 防止缩孔现象发生,土质差的情况,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并且快转慢进4、 保证钻孔竖直度,钻机支平垫稳,钻杆必须竖直,钻进过程中勤观察勤测量,发现偏移及时校正5、 成孔后,检测钻孔竖直度,如果出现偏位,应重新扫孔6、 防止钢筋笼加工、制作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保钢筋绑扎及焊机的质量,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固性7、 钢筋笼位置尺寸进行严格验收,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固,合乎要求8、 控制钢筋笼下发的位置,保证钢筋笼位于孔中心二、 承台、系梁、盖梁保护层控制措施1、钢筋下料人员应熟悉图纸及规范的要求钢筋加工时要放样尺寸要正确,特别是对一些钢筋布置密集,复杂的图纸,钢筋须经计算后根据实际进行放样,避免由于交接点处钢筋密集无法安装2、加强模板质量控制,模板制作的尺寸偏差也会导致保护层的超标,所以还要注意模板工程的制作和安装制作要规范、尺寸要精确,特别是缩模、扩模现象很容易导致钢筋保护层超限3、加强模板拉杆及支撑系统控制,根据结构部位的大小,通过计算对拉杆、钢管大小及数量,防止出现拉杆拉断及钢管无法承受现象。
4、重视钢筋的绑扎成型工序,绑扎时要按图纸、规范操作,保证钢筋骨架各部分尺寸及精度合理安排各方向的主筋与副筋位置,确保主筋位置的安放准确,是避免出现钢筋保护层偏差的前提5、安放、绑扎固定钢筋保护层垫块应作为钢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合同段统一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垫块的数量应满足要求,垫块每平方米不少于4块;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容易发生保护层变形的地方,应适当加密垫块6、注意成品保护,加强监管力度,禁止施工人员在已绑扎成型并经验收的钢筋上随意的乱踏,且不得将较重的机械设备器具放在钢筋骨架上,造成垫块被倾倒或脱位,使保护层厚度得不到保证7、保护层检查,砼浇筑前项目部质检人员要对钢筋、模板、保护层厚度等项目进行检查检查方法采用尺量,即对工程实体周边采用直尺或卷尺对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确保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尺寸超限的不得浇筑砼;同时还要确保垫块绑扎牢固8、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振捣做到有序振捣混凝土过振、漏振或振动棒触及钢筋骨架,都会造成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施工中还要对易于偏位的钢筋应作有效的固定 三、墩柱保护层质量措施1、加强“加强箍”生产环节的控制加强箍外径=柱子直径-保护层厚度(3.5*2cm)-主筋直径-主筋肋(0.5)比如1.3柱子加强箍外径=130-7-2.5*2-0.5=117.5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加强箍外径尺寸,防止生产的过大或过小。
2、根据测量放样调整桩基预留钢筋,保证立柱钢筋的位置准确3、立柱钢筋笼竖立时,要根据测量放样和下部钢筋调整的尺寸垂直吊装,电焊几个点后,用垂线校正钢筋笼,垂直度不超过5mm方可进行钢筋笼施工焊接4、在系梁钢筋绑扎完成后,经检验合格后开始立系梁模板,系梁钢筋必须牢牢支撑在模板内边,同时模板应该对拉牢固和支撑结实,在设计图没有内支撑钢筋的,应适当增加支撑钢筋,以加强钢筋的支撑力5、浇筑系梁是,为防止混凝土对立柱钢筋挤压造成主筋移位,不得采用滑槽在立柱钢筋处直接浇筑混凝土入模从立柱四周对称下料入模振捣,以避免混凝土单边入模和振捣产生的挤压力影响立柱预埋钢筋的立置6、原地面以上1.0-2.0m立柱范围内,加设一道水平加强箍,布设在立柱主筋内侧,同时与每根主筋点焊牢固,保证主筋保护层7、加强“加强箍”与主筋的焊接质量,防止出现烧伤或焊接不饱满现象发生并且施工时需注意防止焊接过程中钢筋的变形螺旋形箍筋施工,钢筋笼整体的刚度,防止在施工过程发生变形,主筋与螺旋形箍筋的固结非常重要,防止主筋与螺旋形箍筋交叉点采用铁丝梅花形固定,即间隔一个交叉点固定另外螺旋形箍筋使用前先调直,在半径相近的圆形构件上弯曲成相近环形半径备用,保证螺旋形箍筋与主筋密贴。
8、调整立柱主筋垂直度,安装高标号混凝土垫块(安装垫块应紧贴钢筋,确保主筋保护层),安装模板,检查保护层厚度,所有主筋的保护层合格率自检不低于95%9、在浇筑砼是,严格控制振捣工攀爬钢筋笼,以及振捣棒破坏保护层垫块,及时检查,及时补救增设四、现浇、预制箱梁保护层控制措施1、预制箱梁中各部位钢筋保护层,在使用保护层垫块时应根据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保护厚度的保护层垫块2、在作业前,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各不同班组提出相关要求,强调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主动管理3、钢筋下料人员应熟悉图纸及规范的要求钢筋加工时要放样尺寸要正确,特别是对一些钢筋布置密集,复杂的图纸,钢筋须经计算后根据实际进行放样,避免由于交接点处钢筋密集无法安装4、重视钢筋的绑扎成型工序,绑扎时要按图纸、规范操作,保证钢筋骨架各部分尺寸及精度合理安排各方向的主筋与副筋位置,确保主筋位置的安放准确,是避免出现钢筋保护层偏差的前提5、注意模板保护,我项目预制箱梁均采用定型钢模,定制时模板尺寸均有严格的控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模板保护层的控制,防止出现变形造成保护层超限现象6、安放、绑扎固定钢筋保护层垫块应作为钢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底板、顶板施工过程不可避免均有上人施工工作,应注意保护加密,保证每平方米6-8个,腹板处钢筋净保护层为2cm,并且钢筋直径较小,容易发生保护层变形,控制难度较大,垫块每平方米不少于8块7、注意成品保护,加强监管力度,禁止施工人员在已绑扎成型并经验收的钢筋上随意的乱踏,且不得将较重的机械设备器具放在钢筋骨架上,造成垫块被倾倒或脱位,使保护层厚度得不到保证8、保护层检查,砼浇筑前项目部质检人员要对钢筋、模板、保护层厚度等项目进行检查检查方法采用尺量,即对工程实体周边采用直尺或卷尺对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确保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尺寸超限的不得浇筑砼;同时还要确保垫块绑扎牢固9、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选用合格的振捣棒,配置专业振捣工,合理分工, 振捣有序,避免过振或振捣触及钢筋骨架等,引起保护层不合格五、小型构筑物保护层质量控制措施1、在施工前,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根据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确定正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厚度的保护层垫块,垫块强度要求和构件主体砼标号2、在作业前,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各不同班组提出相关要求,强调钢筋保护层对结构物的重要性,主动管理3、钢筋加工、制作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保钢筋绑扎及焊机的质量,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固性。
4、钢筋骨架位置尺寸进行严格验收,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固,合乎要求5、模板制作要规范,平整度、强度和刚度符合要求,避免成型构件局部保护层存在偏差6、模板定位要准确,拼缝合理,无明显错台等现象,线性合理,完全和钢筋骨架平行7、模板固定及限位措施到位,避免模板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涨模,移位等现象8、安放、绑扎固定钢筋保护层垫块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放置足够数量的高强垫块,避免钢筋下沉或垫块被压碎、变形的情况,垫块合理、准确的绑扎在受力钢筋上,固定牢固,防止在浇筑过程发生位移和滑落,混凝土浇筑前全面检查垫块是否缺少或损坏9、浇筑混凝土是尽量减少对钢筋的冲击,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堆钢筋进行维护,发现钢筋移位,保护层不合格,及时修正10、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选用合格的振捣棒,配置专业振捣工,合理分工, 振捣有序,避免过振或振捣触及钢筋骨架等,引起保护层不合格我部根据本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加强现场保护层管理工作,并根据施工设计改进施工工艺,确保结构物保护层满足规范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