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淡中医辨证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例.docx
4页浅淡中医辨证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例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1]近年来,中医药在救治突发新发传染病如SARS、H1N1、H7N9等疾病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4]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颁布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第二版)》[5]制定了院内协定处方,我们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系统地观察疗效现对其中2例普通型患者单纯应用中药辨证治疗过程报告如下1、病例1患者,女,17岁,长期居住北京,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史2020年1月21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无发热、恶心、咳嗽、咳痰等,未去医院就诊1月24日出现胸闷、憋气,但仍无发热就诊于北京某医院后胸部CT提示肺炎,不能除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遂就地隔离,未予药物治疗1月25日北京市海淀区疾控中心回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1月26日转入我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7℃,血压120/80mmHg,脉搏94次/min,呼吸21次/min,急性面容,发育良好,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检查正常,神经反射正常。
入院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入院后完善实验室检查,患者除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42×109/L、凝血酶原活动度74%均稍低于正常值外,其余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均正常;CT检查示左肺上前段右上后段胸膜下轻微炎症治疗给予连花清瘟颗粒(6g/袋,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00040)口服,每日3次,每次1袋2020年1月29日患者口服连花清瘟颗粒3天后症状无改变,遂改用中药汤剂治疗刻下:体温正常,咳嗽、少痰,轻微乏力,四肢肌肉酸痛,咽干,身体灼热感,头痛,胸闷、憋气,气短,食量明显减少,腹部饱胀不适,大便二三日一行,不成形,舌质红稍暗、苔薄白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中医诊断:疫病,疫毒袭肺证,热重于湿治则:清热解毒,透邪宣肺,采用佑安新冠1号方治疗处方:金银花10g,连翘10g,白茅根30g,苦杏仁10g,黄芩10g,浙贝母1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ml服药3天后患者食欲、食量、睡眠、大便已经正常,咽干、肌肉酸痛、憋气、气短消失,仍间断咳嗽少痰、轻度乏力、头痛、腹胀不适,无发热;舌质红、苔薄白患者病情好转,但余邪未尽,依前法继续服用佑安新冠1号方3剂,用法用量同前。
2月3日和2月4日两次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阴性,肺部CT示双肺未见明确病灶2月5日痊愈出院患者治疗前后舌象及肺部CT变化见图1、图2(彩图见前插三)2、病例2患者,女,45岁,居住北京,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史患者2020年1月23日无明确原因出现咳嗽、咯痰,鼻腔干燥,1月24日在外院就诊,肺部CT检查提示肺炎,不能除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给予就地隔离,未用药物治疗1月25日检查回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遂转入我院入院检查:体温37.2℃,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5/80mmHg,急性面容,营养良好,皮肤颜色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双肺呼吸音正常,心脏听诊正常,神经系统反射正常,否认其他疾病史,对青霉素过敏入院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给予连花清瘟颗粒口服,每日3次,每次1袋1月26日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除白细胞计数2.71×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1×109/L、血红蛋白106g/L、血钾3.3mmol/L、白蛋白39.8g/L稍低于正常值外,其余检查均正常新型冠状病毒ORF1ab阳性,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阳性,新型冠状病毒E基因阳性。
2020年1月27—28日患者体温37.5℃,偶有干咳,查体同前,治疗同前2020年1月29日会诊,刻下:发热,体温最高达38℃,鼻塞,汗多,咽干,后背痛,轻度乏力,咳嗽且痰量较多,有身体灼热感,食欲食量正常,无胸闷气短、身体困重、恶心呕吐、上腹饱胀不适感,无烦躁不安,大便正常,每日1次;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厚腻中医诊断:疫病,湿邪郁肺证,湿重于热治则:化湿解毒,宣肺透邪,予佑安新冠2号方,处方:党参15g,茯苓15g,炒苍术15g,薏苡仁30g,车前草30g,陈皮6g,苦杏仁10g,浙贝母15g3剂,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200ml1月30日患者上述不适明显好转,体温36.5℃1月31日患者午后最高体温37.5℃2月2日复诊,患者午后体温最高37.1℃,诉鼻塞、后背痛消失,咯痰明显减少,食欲食量正常,大便正常,仍有咽干痛、咳嗽、汗多、轻度乏力;舌质淡,舌苔厚腻较前好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查阴性继续给予佑安新冠2号方3剂,巩固疗效2月3日,患者体温36.7℃,无咳嗽、咯痰等症状,呼吸音正常,心律齐,余无不适,复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阴性2月4日复查肺部CT双肺仍有炎症,较前有进展刻下:患者舌淡红,苔薄腻,有齿痕,有肺脾气虚之象。
中药上方已有健脾补肺之效,故继服上方3剂,服用后症状明显消失;连花清瘟颗粒解毒泄热,药性偏苦寒,减为每日1次,每次1袋口服2月7日CT示肺部炎症较前好转之后患者体温保持正常范围,连续2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于2020年2月11日出院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舌象及肺部CT变化见图3、图4(彩图见前插三)3、讨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新发、突发传染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用药都在不断探索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公布了5版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诊疗方案,足见一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如《素问·刺法论篇》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明代吴又可提出“一病自有一气”的观点,即不同病原体各自有其特定的属性,因而导致不同的疫病有研究[6]显示,湖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一种独特的疫毒,此疫毒同时具有湿、毒、燥的特征苗青等[7]研究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位在肺,是疫疠之邪夹湿伤肺而及于全身,可伤及营血,逆传心包,导致气阴两虚我们临床观察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湿热性质,主要病机是湿热伤肺由于人体体质和外界环境不同,在不同患者及同一患者的不同病期,也可出现不同的从化状态,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
热重于湿者选用佑安新冠1号方清肺透邪,方中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达邪,白茅根清热利湿,黄芩清热燥湿,杏仁利肺气,浙贝母化痰轻症患者不必重剂,用此轻清之方即可若出现气喘、气短较明显,或舌红苔少为危重症之预警,提示气阴已虚,邪易内陷,轻清之剂已难奏效,必须早用益气养阴以固本治疗湿重于热者用佑安新冠2号方祛湿化痰益气,方中苍术苦温燥湿,薏苡仁、车前草淡渗利湿,茯苓健脾化湿,杏仁利肺气,浙贝母、陈皮化痰,党参补气理脾全方宣上、畅中、渗下,分消走泄普通型新冠状病毒肺炎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湿热流连气分而传变较少,根据热、湿之偏重而辨证用此二方即可,无需重剂及复杂之加减,方简而效宏本文观察的2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均没有用西药治疗,其中一例病程中无发热,病情恢复良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连续阴性后出院另一例在病程第6天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8℃,并伴随着肺部的炎症进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连续阴性后,肺部炎症仍未吸收,至病程第15天肺部炎症才有吸收,而在这过程中,汤药治疗第2天体温下降,第3天体温正常,咳嗽痰多等症状明显好转从治疗效果来看,单纯中医药治疗亦可有效改善发热等症状,促进肺炎症吸收对于有基础病、有重症趋势者尤其要见微知著,既病防变,减少危重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图1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治疗前后舌象变化图2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治疗前后肺部CT变化图3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治疗前后舌象变化图4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肺部CT变化由于医生需戴双层手套防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脉诊的准确性所以,我们以望舌为主,组织5位专家每日动态研判患者舌象变化,以避免个人判断的偏倚本文2例普通型患者一例热重于湿,一例湿重于热,用药3剂后,舌象和症状都较前明显好转若舌色转绛、由润转干及舌苔快速剥脱等均为早期预警信号,往往提示热毒陷入、正气不支、气阴大虚、气不摄津[8],应警惕转为重型、危重型参考文献[6]范伏元,樊新荣,王莘智,等.从“湿毒夹燥”谈湖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特点及防治[J].中医杂志,2020,61(7):553-556.[7]苗青,丛晓东,王冰,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中医认识与思考[J].中医杂志,2020,61(4):286-288.[8]杨华升,王兰,姜良铎.姜良铎从“气不摄津”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J].中医杂志,2020,61(7):561-563,593.李秀惠,李丽,张佳莹,杨华升,汪晓军,勾春燕.中医辨证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例[J].中医杂志,2020,61(11):935-936+22+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