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战争中 的 英雄.ppt
8页永远的丰碑,———记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由NordriDesign提供 ,Page 2,杨靖宇——白山黑水慰英魂,炒饭哥报废车,永远的丰碑,先后担任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和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这里,杨靖宇领导军民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业绩,有力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充分表现了他忠贞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只身同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五岁Page 3,赵登禹——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进攻宛平城,第29军奋起反击29军军长宋哲元任命赵登禹为南苑指挥官,坐镇南苑,与副军长佟麟阁一起负责指挥南苑的所有军事力量7月28日,日军调集重兵并动用30多架飞机向29军阵地发起猛攻,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我方伤亡较大,日军从东、西两侧攻入南苑,双方陷入肉搏战此时,赵登禹临危不惧,亲自率卫士30余人,指挥29军卫队旅和军训团学生队与日军进行激烈的厮杀。
这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赵登禹指挥部队后撤到大红门一带日军窥出赵登禹准备退到大红门的意图,抢先一步在南苑到大红门的公路两侧架起了机枪,以火力封锁道路为激励将士,赵登禹乘坐车子指挥部队向大红门方向撤退,不幸的是在车子行到大红门附近的御河桥时炸毁,赵登禹身受重伤,警卫劝其立即撤退到安全地方,赵登禹不肯,反而带领部队向日军反击这时,一枚炸弹飞来,炸断了他的双腿使其昏迷过去赵登禹醒来后,含泪向传令兵说:“不要管我,你回去告诉北平城里的我的老母,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吧!”说完就停止了呼吸 这是素有打虎将军之称的赵登禹在阵亡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他也成为了抗日战争中殉国的第一位师长当时,赵登禹年仅39岁,长子赵学武只有4岁,长女赵学芬才2岁,次女赵学芳尚在母腹未出生Page 4,马本斋——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 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 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 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 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Page 5,冷云——八女英灵,永垂不朽,冷云,原名郑香芝,是东北抗联的“八女投江” 的带头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 1935年在桦川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冷云参加东北抗联第5军毕业后以教师身份做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援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记冷云 ——抗联老战士、原黑龙江省长陈雷系冷云当年师范学校同学怒视敌围重重, 弹尽枪空,此际该如何?不陷缧绁遭凌辱,携手踏入清波。
忠烈儿女,毅然归去,浩泪伤同学,神凝长天一色Page 6,阎海文——宁死不屈的“支那空军勇士”,阎海文(1916年-1937年8月17日),辽宁北镇人,中国空军飞行员 九一八事变加入空军,航校六期毕业 1937年8月17日,所属第五大队轰炸上海北四川路日军陆军司令部时,被日本军队之高射炮击中,机身著火阎海文跳伞後落入敌阵,遭数十名日本士兵围捕并劝降,阎海文不为所动、用飞行员佩戴手枪击毙五名日军,之後用最後一颗子弹自杀殉国日本军人亦敬重阎海文之气节,埋葬并立碑「支那空军勇士之墓」Page 7,张自忠——英烈千秋的中国陆军战神,张自忠 1938年3月参加台儿庄战役同年5月任第27军团军团长同年10月任33集团军总司令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 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省宜城亲率部队对日军作战时中弹殉国,终年50岁 抗战胜利后,北平、天津、上海、济南、汉口等几个大城市,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条街 1947年3月13日,北京的铁狮子胡同被命名为张自忠路Page 8,“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参加过68年前那场战争的老兵们这样说知耻而后勇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化耻辱为悲愤,化悲愤为自尊、自信、自理、自立、自强、自励,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