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异地搬迁扩能项目(报告书).doc
241页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异地搬迁扩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八月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异地搬迁扩能建设项目目录1 前言 11.1 项目概况 11.2 项目特点 2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31.5 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 32 总则 62.1 编制依据 62.2 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102.3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102.4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工作重点 152.5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目标 232.6 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概况分析 243 现有项目工程分析 283.1 现有项目概况 283.2 现有项目建设内容 283.3 现有项目生产工艺 343.4 现有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 343.5 现有污染物污染物排放情况 373.6 “三同时”竣工验收情况 383.7 现有项目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 384 搬迁扩能项目工程分析 404.1 工程项目概况 404.2 生产工艺流程及源强分析 464.3 主要原辅料消耗及理化性质 544.4 主要生产设备汇总 584.5 公用工程 614.6 污染源分析 625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55.1 自然环境概况 855.2 社会环境概况 895.3 环境质量现状 965.4 区域污染源调查分析 102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5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056.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76.3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76.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76.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述 1296.6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326.7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367 社会环境预测与评价 1377.1 社会环境评价范围的界定 1377.2 社会环境影响效果分析 1377.3 社会环境适应性分析 1387.4 社会环境风险及对策分析 1397.5 社会环境评价结论 1408 环境风险评价 1418.1 评价目的和评价重点 1418.2 评价工作程序 1418.3 评价等级及范围 1428.4 评价范围内敏感保护目标 1448.5 风险识别 1458.6 风险事故及源项分析 1508.7 事故风险预测 1518.8 风险管理 1568.9 环境风险评价小结 1689 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1699.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699.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749.3 绿化 1889.4 排放口规范化设置 1899.5 环保措施 18910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分析 19210.1 清洁生产分析 19210.2 循环经济分析 19711 总量控制分析 19811.1 总量控制因子的确定 19811.2 污染物排放总量 19811.3 总量平衡方案 200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0112.1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20112.2 环保经济损益分析 20112.3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20313 环境监测与管理 20413.1 环境管理 20413.2 环境监测计划 20513.3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 20614 公众参与 20914.1 公众参与的作用和目的 20914.2 公众参与的方式、对象与内容 20914.3 网上及公示牌公示 20914.4 填写征询意见表 21014.5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21714.5 公众参与合理性分析 21715 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 21915.1 产业政策相符性 21915.2 环保政策相符性分析 21915.3 选址区域规划的相容性 22115.4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2715.5 环境风险可控 22715.6 公众支持度较高 22816 结论和建议 22916.1 结论 22916.2 建议 23316.3 评价总结论 233I附件1、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镇润发改经信备:20140038;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预审登记表,镇江市润州区环境保护局;3、控制规划条件书,镇规条(2015)011号;4、企业营业执照;5、现有项目环评批复及验收材料;6、关于对江苏镇江润州工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苏环管[2008]166号;7、技术咨询合同;8、危废处置单位资质及协议;9、污水入网告知书;10、环评委托书;11、环评确认单;12、监测报告;13、承诺书;14、报批申请;15、技术评审会纪要;16、修改清单。
1 前言1.1 项目概况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始建于1976年,企业主营大型电站大电流封闭母线、电力节能环保系列产品、电气自动化设备、电网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主要产品为封闭母线,年生产能力3亿元,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是目前国内运行的核电、百万机组火电配套的母线产品运行业绩最多的厂家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由于建厂较早,现有厂区建设时未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由于后勤厂房不足,于2013年4月委托常州大学编制了《生产后勤用房环评报告表》,并于2013年5月14日取得镇江市环境保护局批复(镇环审[2013]94号),于2013年7月5日取得了竣工验收环境保护验收意见(镇环验[2013]29号)本项目建设单位虽然是我国电力设备制造的重要企业,但由于工厂建厂多年,物流不顺、受设备能力制约,总体生产工艺水平无法提升尤其是大型电站、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实施和运行,对电源母线及电网产品安全可靠性、节能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目前生产状况、资源配备远不能满足电力建设对产品性能、质量、产能的需要此外,现有生产厂房大部分为70-80年代修建的单跨式厂房,布局不合理,导致工序间物流周转量大,物流成本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同时,由于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及镇江市总体规划要求,主城区内所有制造企业都要搬离主城区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已与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土地置换项目合作意向协议,将位于镇江市朱方路的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搬迁重建至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因此,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拟投资28698万元人民币,总用地约110800m2,从事大型电站大电流封闭母线、电力节能环保系列产品、电气自动化设备、电网产品的制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建设单位委托后,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江苏圣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人员现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编制完成了《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异地搬迁扩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 项目特点本项目属于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位于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镇江润州区于2014年5月19日纳入省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范围,本项目无氮、磷生产废水排放,不涉及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禁止行为,符合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要求;位于长江附近,不自行设置排污口,不属于染严重的项目,位于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符合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要求;符合国家、地方产业和环保政策;当地已具备污染物集中控制条件,废气经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气,废水排入镇江市高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固废均得到妥善处理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1)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评影响评价的工作见图1.3-1图1.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固体废弃物的安全合理处置、清洁生产分析、周边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态度1.5 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本环评主要结论如下:(1)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预测①施工期建设方对施工扬尘、尾气、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建筑垃圾和施工噪声均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②运营期本项目实施后,对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均采取了有效措施,做到达标排放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粉尘经过布袋除尘,二甲苯、非甲烷总烃、TVOC废气经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催化燃烧装置处理后通过排气筒高空达标排放;经收集处理后,漆雾、二甲苯、非甲烷总烃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TVOC达到广东省《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6-2010)参照标准。
经预测,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生活污水、清洗废水和地面冲洗废水经预处理达接管标准接管至镇江市高资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经马步桥港入长江本项目噪声源采取设备减振和建筑物隔声等控制措施,能保证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 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统一收集后出售,危险固废委托资质单位处置,清洗污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理处置,可实现零排放2)与法规政策及相关规划一致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1年本)》,本项目属于其中的C382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对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以及 关于修改《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部分条目的通知 ,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对照《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项目不属于禁止、限制用地项目本项目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及《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指南》相关要求。
3)项目建设得到公众接受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建设项目得到了较多公众的了解与支持,对该项目的建设,绝大多数人表示支持,无人表示反对公众要求建设单位重视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及标准,落实各项环保治理措施,加强环境管理,减轻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合理,采用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总体上对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较小,公众调查结果项目的得到公众接受,无人反对本报告书认为,在落实报告书中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搬迁至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可行的2 总则2.1 编制依据2.1.1 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通过,2014年4月24日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