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考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复习资料第八章.doc
3页自考 "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 复习资料第八章第八章 量表与测验法第一节 量表法一、量表的作用与类型1. 量表是适用于较精确地调查人们主观态度的测量工具,它由一组问题构成,用以间接测量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或观念作用:能精确度量一个较抽象的或综合性较强的概念,特别是度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或不同倾向, 能够获得更多、 更真实、更精确的信息优点:比较精确地测量社会现象; P232 缺点:设计比较复杂;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不高P2312. 量表的类型:根据它的测量内容可以分为态度量表、能力量表、智力量表、人格量表等类型按设计的目的还可以分为调查量表和测验量表二、总加量表2. 总加量表也称为利克特量表,最初形式是给出一组问题,请被调查者作出不同意 " 的回答"同意 "或"3. 总加量表的制作与使用根据所要测量的内容或变量进行初步筛选归类回答问题的类别和设计标准试调查,检查每道题的分辨能力(是指一个问题一是否能区分出人们的不同态度或态度的不同程度)计算各题目的分辨力,保留分辨力较高的题目组成正式量表;利克特量表的分辨力检查方式:将试调查中得分的 25%的人与得分最低的 25%的人进行比较, 然后计算出每道题的分辨力,分辨力系数越小,说明分辨力越低。
计算公式:每题的分辨力系数 =得分的 25%的人在这问题上的平均分 - 得分最低的 25%的人这一问题上的平均分保留分辨力较高的题目组成正式量表三、测评表4. 设计首先要对欲测内容下操作定义5. 根据内容或指标设计测评题6. 最后由评定人,根据测评题进行评分,汇总得出结果第二节 测验法一、测验的概念和类型测验是以间接的方式收集个人的态度、人格结构和心理行为等方面资料的方法;方法包括直接(用于行为的测量)测量,间接(用于态度、人格、能力等测量)测量以心理或生理特征的类型作为分类标准,测验可以分为:(一)能力与成就测验1. 能力测验,包括智力测验, 发展过程: 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首创, 与西蒙在 1905 年制成第一个智力测验,经美国斯毯福大学特曼 1919 年修订成 " 斯坦福 - 比纳量表 "-- 它的特点是采用了智力商数(即智商,用 IQ 表示);到目前适用最广是韦克斯勒 1955 年修订而成的 "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 由语言性测量和动作性测量两部分共 257 个问题组成,结果用一个正确回答问题的数目与同龄人正确回答问题的平均数之比表示特殊能力测验,指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2. 成就测验,测量某个人对某项工作已经知道多少或能够完成到某种程度。
二)人格与兴趣测验人格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各项比较重要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测验包括:1. 自陈测验,主要工具是量表与问卷,在劳动人事管理上使用最广泛的自陈测验是提供有关兴趣、活动及职业情报的测验2. 投射测验二、测验的程序1. 测验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即测验必须经过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编制和使用,一般程序包括四个步骤:选取受测者;给受式者以刺激;测量受测者反应的程度;用测得的指标来推论2. 具体主要包括下述步骤:测验的编制;试测;对测验草案进行修正;正式施测;建立常模;对测验进行检验三、测验的功能与应用1. 测验有两种基本的功能,即预测和诊断;现代的测验方法主要来源于心理测验测验作为考察与识别人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人事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 测验在劳动人事管理上最重要的用途有:考试与选择新进的职工;分配工作岗位与任务;作为调整工作与职务的参考;制定培训职工的方案以及考核培训的效果;作为职工咨询与指导的依据;作为政治思想工作的参考第三节 社会计量一、含义及方法1. 含义:社会计量法是评估某一群体、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或排斥关系的工具,是用以解决个人在群体与组织中被接受的程度,发现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现存关系,并揭示组织本身的结构特征的工具;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等人 1930 年所创用的, 主要用于人际关系与群体结构的研究。
特点:设计、实施较容易,可进行定量分析2. 小群体研究资料的收集一般采用问卷法,在设计的问卷要确定以什么为 " 准绳 " (准绳选择的关键是要准确反映出所要测量的关系)来测量方法;除了以问题为 " 准绳 " 的测量方法以外,常用的方法有:量表法;群体偏好记录法: " 猜是谁 " 技术二、社会计量法的资料整理分析1. 用社会计量法收集到的资料可用不同的技术加以分析,一般来说整理的方法包括:社会距阵法;社群图法,是以图形综合群体成员间的选择,一种直观的方法,组成包括: ( 1)每个人用一个带圈数字表示; ( 2)成员之间发生选择用箭头连接; ( 3)成员的位置摆放位置合理2. 对资料的分析社群图的分析,计算量包括: ( 1)孤独者的数量; ( 2)意见的数量;( 3)对偶数量;( 4)串联的数量, 3 个以上;( 5)小团体的数量,由 3 个以上成员组成; ( 6)主要联络点与次要联络点的数量指数分析3. 对资料的应用,主要用于教育、工业和行政管理、军事及社区服务等领域,主要集中在:领导才能的评价与干部选拔;工作分配;士气的考察;组织诊断和治疗;4. 评价第四节 民意测验一、民意测验的概念1. 民意测验,又称为民意调查、舆论调查,是一种了解公众对某些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意见和态度的调查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对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精确反映社会舆论或一般民意动向。
2. 民意测验是在本世纪初期开始广泛应用, 典型代表: 盖洛普在 1936 年准确预测罗斯福当选总统,他的民意调查所成为世界的民意调查机构3. 民意调查的作用:客观及时地反映社会舆论和大众心理的一般状况;为制订或评价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对大众心理进行分析和预测二、民意测验的程序和方法1. 确定调查课题2. 确定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案,抽样方案的设计采用随机抽样,对抽样的精确度的要求较高3. 设计调查问卷,要求是:提出的问题不能超过 40 个,时间不超过 20 分钟;提问和回答要尽可能简单明了;避免使用难懂的词语4. 发放和回收问卷;5. 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三、民意测验的优缺点1. 优点:迅速收集资料;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省时、省力、省钱,且简便易行应用领域广泛2. 缺点: 很难作出深入的分析和理论解释 获得的信息较为表面化、 简单化, 缺乏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