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上册语文24寓言四则配套教案.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317152820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七年级上册语文24 寓言四则 配套教案 24 寓言四则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  1.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过程与方法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敏捷理解寓意,培育学生发散思维实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奇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情感看法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育健全人格教学重点: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尝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联系生活阅历,选定角度敏捷理解寓意教法学法:诵读法,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探究拓展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什么是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篇幅大都简短,主子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邃的道理从简洁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显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写法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闻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二、简介作者作品伊索,相传为《伊索寓言》的作者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弗里吉亚人2500多年前诞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而且长得很丑,但他的母亲特别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母亲逝世后,伊索跟随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很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凭记忆口授,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邃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据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来被德尔斐人杀害但对此人存在的历史,至今仍有异议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起先都归在他的名下《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方恰当,形象生动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记 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 宙斯还和很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爱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才智之神雅典娜 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爱护神。

      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闻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独创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才智女神雅典娜的诞生是最为奇妙的:传闻她是从宙斯的头脑里长出来的三、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朗读课文2、研讨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敬重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凹凸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非常满足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敬重些3.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一个简洁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讪笑宙斯雕像价格低,讥笑赫拉不如宙斯,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这正是他虚荣心的详细表现情节发展:想——问——笑问——想——问——? 仰慕虚荣而不被重视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改变?为什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敬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望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明确:原文刻画了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改动后,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夜郎自大的人的寓意也变更了 四、学习《蚊子和狮子》1、朗读课文2、分析情节、概括寓意蚊子和狮子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 智者胜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骄者败3.点明寓意? 骄兵必败 扬长避短 蚊子:冲、咬——————-- ——狮子:抓 胜 傲慢自满 蚊子:吹、唱——-———————蜘蛛:粘 骄兵必败 任何时候都要虚心谨慎,只有保持醒悟的头脑,才能恒久立于不败之地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打算,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四周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改变?为什么?改动后,原文中讽刺骄兵必败的寓意也变更了 五、寓言的特点一、劝喻性 二、讽谏性“寓”是“寄予”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洁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锐利。

      六、拓展思维:1、续编寓言故事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吹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异向思维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不能动它有战胜狮子的经验,而今要死在蜘蛛的手里,真是难受极了,后悔极了它后悔自己战胜狮子以后太得意忘形了 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了过来,张开大嘴,蚊子闭上眼睛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候就在这时,从那棵高大的松树上掉下一滴松脂,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蜘蛛身上,顷刻,蜘蛛就被松脂包住了,再也动弹不得由于松脂的重量,蜘蛛网被拉破了,蚊子也因此得救了 2、自编寓言故事:(提示:情节要合理详细,情节与寓意要一样,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嘴和眼睛的对话;树和斧子;画笔和颜料: 蜜蜂与花朵: 猫和老鼠;烟囱和浓烟:七、扩展阅读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寓意: 在经验了很多尝试而不能获得胜利的时候,有些人往往有意轻视胜利,以此来寻求心理劝慰乌龟与兔这故事说明,奋勉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傲慢自满的强者说谎的放羊娃这故事说明,那些经常说谎话的人,即使再说真话也无人信任月亮和她妈妈这故事说明,事物总在不断改变,不行能一劳永逸。

      乌龟与鹰这故事说明,那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板书设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情节发展:想——问——笑问——想——问——? 仰慕虚荣而不被重视 蚊子和狮子 扬长避短 蚊子:冲、咬——————-- ——狮子:抓 胜 傲慢自满 蚊子:吹、唱——-———————蜘蛛:粘 骄兵必败 其次课时学习《穿井得一人》一、导 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告知我们要虚心,不要夜郎自大和骄兵必败的道理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穿井得一人》这篇课文二、指导朗读课文 穿井得一人三、编者简介吕不韦(?——公元前235年)战国末期卫国濮阳(在今河南省)人原为富商,在赵国都城邯郸曾与当时作为人质的秦国公子子楚交往,后人秦游说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太子子楚继承王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庄襄王死后,13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吕不韦继任相国,称为“仲父”吕不韦门下有食客三千,家僮万人公元前238年,嬴亲自理政,次年吕不韦被撤职,后忧惧自杀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命他的门客集体撰写全书160篇,由12纪”、8“览”、6“论”三部分组成。

      因书中有8“览”,所以又称这部书为《吕览》该书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一以儒家、道家为主,兼采法家、墨家、名家、农家各派的学说,后人称它为“杂”家的代表著作该书的文字朴实简劲,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有显著影响东汉高诱注本为善 三、解词,口译课文溉汲 : 从井里打水浇地 及 : 等到 穿井: 打井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常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闻 : 听到 之: 代这件事 道 : 谈论 闻 : 使听见 于 : 向、对译文: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这件事被宋君听见了令:派 之: 这件事 于 :向 对:回答 之:的 使:劳动力 于:在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四、理清脉络短文《穿井得一人》按事情发展依次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但最终也未点出寓意全文共3节,分三层第一层(第1节)叙述宋国姓丁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其次层(第2节)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直传到国君那里第三层(第3节)丁氏告知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五、质疑: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传闻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告知人们不行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念词不要产生歧义六、归纳中心《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通过一个笑话告诫人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闻、传言,肯定要详察弄懂其真义、真相,不要轻信、轻传,否则便人误区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状况? 如有,我们应当怎样去对待?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实行调查探讨的审慎的看法、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七、词语小结:(1)古今异义子将安之? 古义:哪里 今义:平安 (2)词性活用我将东徙东: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3)一词多义之: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 子将安之?动词去、到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闻:有闻而传之者听到 闻之于君使听到 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以故东迁因为 于:闻之于宋君向 非得一人于井中在 八、写作方法《穿井得一人》幽默风趣。

      故事中因对话中有一个多义词(“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或把“得(须要)(得到)两音义混用,而被人误会,结果越传越远,尽然传到国君耳朵里去了最终道出真相,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中教化了人们不行轻信传言板书设计穿井得一人一 ( 1 )姓丁人家打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二 ( 2 )别人把这话传到国君那里 三 ( 3 )丁氏告知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教化人们不行轻信传言 学习《庸人自扰》一、看动画 猜成语拔苗助长 滥竽充数 狐假虎威 叶公好龙揭示课题 庸人自扰二、简介作者作品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一说与郑顷公同时《庄子》中有很多关于他的传闻《列子》是道教经典之一,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主见清净无为里面保存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