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支撑梁换撑拆除专项方案.doc
8页支撑梁换撑拆除专项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深圳市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0一三年三月八日目 录1 工程概况 22 编制依据 23 人员组织机构 34 施工方法 34.1 施工部署 34.2 换撑施工顺序及方法 34.3 支撑拆除施工方法 44.4 支撑拆除施工工艺及要点 44.5 局部拆除部位梁支撑架体的搭设 55 成品保护措施 66 安全保证措施 61 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1.1 编制说明1.1.1 本工程内外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颁布的现《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针对本工程地下室支撑工程编写本施工方案1.1.2 本方案针对该工程特点对地下室回填施工进行总体施工规划,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按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处理和补充。
1.2 编制依据1.2.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1.2.2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1.2.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1.2.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1.2.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2.6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7 xx大厦项目工程设计施工图;1.2.8 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施工质量、安全、治安、环境保护等具体规定与标准;1.2.9 其它现行的规范、规定性文件2 工程概况 项目地块基本呈正方形,用地面积为4979.80平方米,本工程建筑主体地面为一座30层塔楼(含六层裙楼),设有四层地下室建筑总高度为126.69米总建筑面积为65185.90平方米本工程的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坑东北角和东南角的地下室负三层和负一层各设置两道内外支撑梁在基坑回填时同时拆除3 人员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质量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组 长:(项目经理)———现场质量总负责副组长:明(项目副经理)———现场施工总协调德(质量主任)——— 施工质量指导组 员:王(技术负责)———方案制定(质量员)———质量验收 青(安全主任)———安全监督 许(施工员)———现场施工协调 张中(施工员)———现场施工协调(专职安全员)——现场施工安全检查4 施工方法4.1 施工部署地下室结构强度达到100%、外墙防水完成 →底板以上2米高外墙C15混凝土浇捣、填石粉渣至第一道支撑梁底→用空压机风镐破除第一道支撑梁(先外后内)(破碎砼块清理外运出场)→节点防水处理→回填石粉渣至第二道支撑梁底(压实度达到92%)→利用原基坑壁用20#工字钢换撑支撑梁 →用空压机风镐破除第二道支撑梁(先外后内)(破碎砼块清理外运出场)→石粉渣回填至设计标高4.2 换撑施工顺序及方法4.2.1 在标高-17.200处填C15素混凝土至标高-15.200m;回填混凝土之前,将基坑底的杂物、垃圾清理干净;4.2.2 回填石粉渣至第一道支撑梁底,水夯压实密实度达到92%,4.2.3 在离地下室外墙500mm处,用空压机风镐破除切断第一道支撑梁,在破除后检查外墙防水层,不得破坏,如有损坏应在回填前修复完成。
4.2.4 回填石粉渣至第二道支撑梁底,水夯压实密实度达到90%4.2.5 利用原基坑壁用20#工字钢换撑支撑梁 4.2.6 在离地下室外墙500mm处,用空压机风镐破除切断第二道支撑梁,在破除后检查外墙防水层,不得破坏,如有损坏应在回填前修复完成4.2.7 回填石粉渣至设计标高4.2.8 外支撑梁拆除部位为离结构外墙500mm,切断钢筋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封口,后涂2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封口与外墙防水层的接口用封口胶密封,聚氨酯涂料满涂)4.2.9 拆除时从中间向两边方向进行4.2.10 内支撑拆除,因比本层楼板面高,拆除前需在梁底做好支撑架,支撑架采用钢管,间距1000mm,纵距1000mm,步距根据实际高度确定,拆除时从中间向两边方向进行,结构根部离墙体200mm左右,待支撑梁拆除后,人工修正,使端口和结构内墙面平齐4.3 支撑拆除施工条件根据围护设计要求,在完成钢筋混凝土支撑、楼层后浇带钢管传力带后且达到设计80%强度值后,经设计同意后方可拆除支撑,且需满足以下条件: 4.3.1 待地下室底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经设计同意,方可拆除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可先拆除支撑最外围主梁;后将剩余部分拆除。
4.3.2 待地下二层换撑体达到100%设计强度,且后浇带换撑施工完毕或后浇带按结构要求完成封堵,方可拆除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可先拆除支撑最外围主梁;后将剩余部分拆除4.3.3 拆撑期间,监测单位应加强对围护体和周围建筑物的监测;4.3.4 内支撑拆除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凿除4.3.5 本工程的支撑拆除采用风炮机和空压泵、人工配合凿除4.3.6 钢筋切割采用氧乙炔切断4.3.7 拆除内支撑前,需保证地下室照明满足要求4.4 支撑拆除施工工艺及要点支撑的拆除必须遵循“先撑后拆”的原则,所需拆除部位的换撑及底板、楼面结构混凝土强度值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方可组织拆除作业4.4.1 第二道支撑的拆除施工工艺及要点:1 施工工艺:第二道支撑的拆除采用空压机进行支撑的拆除,并由外向围护墙方向水平破碎施工,先破碎拆除最外沿一道支撑梁,循序对支撑梁进行拆除2 施工要点:先用空压机人工凿除支撑梁两端支座处(混凝土梁节点)的混凝土,待凿空后,支撑梁钢筋采用人工气割割断搬运4.4.2 第一道支撑的拆除施工工艺及要点1 施工工艺:该部位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全部采用人工配合空压机进行破碎拆除。
破碎顺序同第二道支撑拆除顺序相同2 施工要点:人工用气割割除钢筋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混凝土全部凿除后,割除钢筋后方可拆除作业4.4.3 支撑梁在拆除过程中,应对周边支撑梁和围护体进行监控,防止梁体出现变形现象 1 内支撑梁拆除采用缓慢有序、对称拆除的方式先凿断圈梁与锁口梁相交部位根部,再依次对称凿断支撑梁中部偏支座约3m的位置 2 支撑梁换撑涉及基坑安全,施工前应重点做好基坑变形观测在拆除当中亦应加强对基坑围护的监测,及时记录,已备采取相应的措施4.4.4 支撑梁拆除工艺流程:换撑结构施工—→拆除准备工作—→梁下搭设支撑脚手架—→空压机凿除梁砼—→钢筋切割—→破碎砼外运出场 场地清理4.4.5 基板伸出范围底部垫层同地下室室内垫层,底板与围护桩相连处必须凿除表面砼至桩筋为止,施工时应提前将围护桩清理凿除外包层4.4.6地下室内支撑梁拆除需做好防尘措施,采用清水清理破口以防尘4.5 局部拆除部位梁支撑架体的搭设为保证支撑梁在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在拆除中梁体突然塌落及碎砼块落下,对局部支撑梁跨度过大的应采取在支撑梁下部搭设钢管架体的防护措施,具体做法如下:4.5.1 钢管架材料要求: 1 钢管采用Φ48×3.5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不得使用锈蚀严重(斑点、剥皮)、弯曲、开裂的钢管 2 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造的标准机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扣件的附件(T形螺栓、螺母、垫圈)采用材料符合《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夹灰等铸造缺陷,钢管和扣件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单,扣件与钢管的吻合面要接触良好,螺栓不得滑丝、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大距离小于6mm,必要时进行抗滑扭试验4.5.2 支撑破碎混凝土的运输和割除钢筋的运输拆除下来的混凝土碎块及钢筋用现场的塔吊作为垂直运输机械,人工配合小型铲车装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及时用装卸车及时清运出场内支撑梁拆除后,残渣采用地下室车道用翻斗车运出,残渣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5 成品保护措施支撑梁在拆除前应先对周边的成品进行保护,如对基础底板和各楼层的现浇砼面,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保护,对板墙留置的钢筋保护,内支撑梁底应搭设防护架体,上铺设脚手片,以防止砼碎块砸落碰掉混凝土结构或墙、板预留钢筋等,并落实专人及时清理掉上面的堆积物,在拆除过程中落实专人进行监管,保证成品的完整性。
6 安全保证措施拆除作业进行前,公司对拆除作业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包括施工用电、机械设备、架体安全、临边防护等进行评价,并在重大危险源告知牌中进行公示拆除作业前,对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应包括围护支撑结构情况、拆除方法、运输方案、安全防护措施等,交底应有书面记录支撑拆除过程中,负责人应到现场指挥施工,专职安全员现场应全过程监督作业施工,确保安全6.0.1 严禁酒后作业,施工现场严禁吸烟6.0.2 严禁抛掷工具、材料、杂物,防止物体打击伤人6.0.3 施工用电必须使用标准化配电箱6.0.4 动火作业必须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动火前必须清除作业面及周围的可燃物,并指定专人负责监视现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易燃品应及时处理清场,以确保施工现场不留消防安全隐患动火前须报动火申请6.0.5 向现场施工人员宣传防火措施,提高防火意识,发现火灾及时拨打“119”火警通知消防队,同时组织施工人员自救,力争把火灾控制在最小范围内6.0.6 现场人员要“三懂”和“三会”,即懂本单位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懂预防措施、懂补救方法、会处理险情,会补救初期火灾,会报警现场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需做防护和防火的材料,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和防火处理后方可施工。
对火灾造成人员伤害的应立即拨打“120”通知医院进行抢救6.0.7 禁止使用缺档、断裂及用钉子钉成的梯子,梯子不得驳长或垫高使用,人字梯应有可靠限宽装置,在湿滑场所使用梯子须采用有效防滑措施6.0.8 不得在无可靠防护设施的危险部位站立和操作,在同一垂直面上、下交叉作业必须设置安全防护间隔,并在进出口悬挂警示牌6.0.9 要经常检查“三宝”的安全性能和“六口”防护的可靠性,作业面及其周围的“六口”无可靠防护设施不得进行施工作业6.0.10 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作业)、必须遵守劳动纪律6.0.11 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防火责任人制度,以及施工班组班前检查安全,班后检查质量的制度6.0.12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做到人人了解工艺要求和安全注意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