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我所欲也jsp.doc
4页《鱼我所欲也》试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填空1、文中有一种人,与孟子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中的“大丈夫”的含义是一致的,它是: 2、“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有“此”指 3、文中能体现“义”且有气节的句子是: 4、文中能体现“不义”而失其“本心”的句子是: 5、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羮”来进行论证,运用的是 论证的论证方法,着重论述了“ ”比“生”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6、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本文中孟子与此相似的言论是: 7、文中所说“甚于生者”指的是 ,“甚于死者”指的是: 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其缘由是: 9、本文阐明了 的道理,提出“ ”的中心论点,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 的人,斥责了那些 的人告诫人们 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二、解释与翻译1、2、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妇拍而呜之B、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D、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辨析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故不为苟得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2)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3)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4)得之则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三、问答题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其中的道理之一可以用文中的哪句话来回答?4、文章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选一种)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6、“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你认为怎样做才符合人的“本心”?7、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聚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8、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意思是说,人的本心是崇尚善良的,就像水要向低处流一样试结合文中句子,谈谈你对孟子“性善说”的理解9、宋未抗元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豁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说的这句话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10、打工青年孙天帅在韩国老板制造的罚跪事件中,宁愿被开除也决不下跪多数人赞扬这个青年有骨气,然而也有一些人说:“只要有钱,跪一次有什么了不起?”请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1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行以印证孟子这句话12、作者在文中论述的是“舍生取义”,开头却写“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请你谈谈这样写的好处13、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结合本文的学习,请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14、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答案一、1、贤者 2、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5、举例 义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7、正义的事业,正义;不正义的事业,不义8、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9、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 舍生取义 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苟且偷生、见利忘义 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二、3、C4、(1)连词,可以 连词,因为 (2)介词,比 介词对于(3)表顺接连词 表转折连词 (4)连词,就 连词,那么三、1、本文提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4、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5、舍生取义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如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殚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不要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6、“本心”指天性、天良,指人性中本来的善良和羞恶廉耻之心 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 羞恶之心”,有“ 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舍生取义 做人应该 有志气的尊严,不能过于自私,要有一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心7、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在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伤害,对生命的威胁8、例:我的理解是:孟子认为人都是有善良的本心的,这是人的天性,人应保持这种天性并加以发扬光大,就会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贤人就是这样意对即可9、文天祥所说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唯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的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10、例:孙天帅做得对,他没有做金钱的奴隶,并且维护了自己的尊严,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这正是孟子提倡的“义”11、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如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12、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和“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全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用比喻开头引出下面对“舍生取义”的论述,使深奥的道理更通俗易懂13、我不赞成这种观点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的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活得是否有尊严有价值,无价值的生不如有价值的死14、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但孟子的观点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民展,“义”的内涵也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导社会公义,“利”是一己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
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正确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