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永州市发布项目可研究性报告材料.doc

70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65376954
  • 上传时间:2022-09-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7.50KB
  • / 7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旅游类:潇湘古镇开发建设项目 第一章 项目概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永州市零陵区潇湘古镇2、项目选址:萍洲西路以北至老埠头村沿江两岸及其临近区域3、承办单位:永州市零陵区城建投资公司4、项目负责人:蒋志刚 5、项目规模:总投资约 22.228亿元,控制范围:5.12 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 168万平方米二、项目区域情况简介永州市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辖九县二区,总人口570万人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五岭山脉北麓,与衡阳、邵阳、郴州及广西桂林、贺州,广东清远等地市毗邻,是湘、桂、粤三省区交界之地,是湖南省向沿海地区和港澳市场开放的前沿阵地,素有“湘西南门户”和“潇湘第一城”之称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立体化交通体系的形成,已成为湘南交通中心,永州机场航道畅通,湘桂铁路横贯东西,洛湛铁路纵穿南北,衡昆高速、二广高速、厦蓉高速、道贺高速和322、207两条国道穿境而过,湖南四大水系之首的湘江流经全市,直达洞庭永州中心城市人口38万,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永州市零陵区地处湘南,毗邻两广,位于南岭山脉北麓,地理坐标北纬25°11'—26°48',东经111°11'—111°57',属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土地总面积1976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6~18℃,年平均日照1629.1小时,无霜期278~300天,大气达国家二级标准,水质为国家2类标准,年平均降雨量1200~1800毫米,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水利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高,加之地处东、西结合部的欠发达地区,大气、河流、土地受工业“三废”污染程度低,生态环境很好,对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极为有利。

      零陵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山水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慕名而来的游客众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来此经商、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客流量大而且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它是永州市文化、教育、金融中心和湘南交通枢纽,是湖南直达两广、大西南、海南和港澳的主要通道,对湘、粤、桂三省区150余个相邻县市有直接的辐射作用洛湛铁路途经该区;衡昆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国道207、国道322、省道1830(永连公路)等多条国家级和省级道路穿境而过,境内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水路可由湘江水运直下洞庭,通江达海;零陵城区中心离机场仅7公里,完善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促进了该区商贸的活跃,生态旅游产业的兴旺三、项目建设的背景永州古城以北潇湘二水汇合处,曾经有过一个十分繁华而著名的潇湘镇,它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兴盛于五代,延续于宋、元、明、清,而衰落于民国初年,先后经历了七个朝代一千二百余年,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镇《永州府志》、《零陵县志》和《湖南通志》中记载:“五代时,有数百家,皆镇司辖之潇湘镇老埠头码头余存的六通古碑的刻铭:“潇水自九嶷百折而入,于永州北十里之老埠头,与湘水汇合,为最古之名区五代时设镇司,谓潇湘镇。

      明时改设驿丞,称湘口驿自古以来,即为湘、桂、粤水陆之要冲、交通之枢纽唐代时,潇湘胜景,湘口一馆,为柳宗元吟诗歌咏,引无数迁客骚人,多会于斯;北宋宰相范纯仁谪居永州,大笔题书“江天一馆”金匾,传为佳话;大画家宋迪一幅“潇湘夜雨”图,更使潇湘山水盛名天下;而祭祀潇湘二川女神—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潇湘庙,香火旺盛,历久不衰,吸引了湘南桂北芸芸香客:北来南往的商贾旅客,益发不绝于途,渐成熙攘接踵之势;作为拱卫永州府城,地处城关厢要隘的前哨阵地,驻扎军队,更兼得天时、地利、人和,有召之即来,进退自如的战略机宜……久而久之,这里渐成人口聚居、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的闹市之区至于五代,并形成了户口数百,人口数千的城镇格局官府顺势建置镇司一级衙门,为零陵县府直辖,以加强统治和管理至于明、清时期,潇湘庙香火更旺,潇湘镇更为繁华,五里长街,街道宽敞,店铺林立,经贸活跃市场繁荣,百业兴旺潇湘镇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零陵县活跃的商贸经济特区因此,官府的统治与管理也得到了加强明代改镇司为驿丞,管理机构升格,其主官与县丞平级,直接对零陵县令负责;明洪武年间,重建潇湘庙宇,拓其规制,越四年,奉敕封潇湘二川之神清朝,潇湘镇作为交通要驿和零陵县城关厢重要的人流、物流集散地,其街市拓展延伸,自南而北,纵深长达七里,并跨越湘江,形成了“半边铺子一条街,一镇通达湘两岸”的历史最大规模格局。

      潇湘古镇曾经的繁华景象,延续了千年,如今,给后人留下深沉的履痕:古旧的驿道仍保留着它往日的格局,几处保存完整的青石板路面,光滑锃亮,规则有度,成为历史古街的缩影;跨越小涧的五处古石拱桥和地处湘江两岸的石级商埠码头,依旧保存了它们原有的模样;在老埠头湘江码头两岸,还保存了完整的80米古式商业街道和20余栋古色古香排列有序的商铺客栈与民居合一的建筑,特别是临街的铺面、柜台和客馆吊脚楼阳台以及青砖青瓦、飞檐翼角的建筑风格,依然风韵犹存;尤其是书写在这些建筑山墙影壁上的经营招牌字号和竖立于山墙上、码头边的六通石碑,诸如《重修老埠头碑》、《老埠头义渡始未记》碑、《老埠头新加义舟记》碑……则准确无误地告诉后人:这街叫“潇湘街”,这镇叫“潇湘镇”以及这街、这镇、这码头的来胧与去脉 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市委、市政府把它列入永州市经济和旅游建设规划的蓝图,提出“恢复潇湘古镇,建设蘋洲新城”设构,并把它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范围加快潇湘古镇历史文物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是要修复古道桥梁和渡口码头,保存山形水势和古木竹丛,还历史环境风貌之旧观二是要恢复“依山傍水,半边铺子一条街”的历史古镇的原真格局。

      所有店铺酒肆客栈建筑,按现保存的二十多栋明、清古筑的格式与特点,予以修葺、重建形成从蘋岛对岸开始到老埠头渡口两岸约4公里的地段,与现蘋洲工业园新规划的蘋洲大桥桥东头都纳入古镇建设范围,规划面积约3.91平方公里,可将零陵区行政机关迁移到古镇附近三是要营建古代商业氛围,恢复生产具有永州零陵传统特色的商品,以期再现古镇往日的繁荣四是要依托萍岛及周边山林水体的自然资源和三省交界、二水相汇的特殊地理位置,建设“在水乡田园中体会历史文化”的生态公园,焕发古镇新的活力,进而集文化、旅游、度假、休闲于一体,充分利用分时度假的概念,把萍岛建设成为一个不是家的家园,享受家的宁静;不是校的校园,接受历史文化的薰陶从而使潇湘古镇与东山景区、西山景区、永州古城一起形成永州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旅游“四区一线”(一线,即潇水游览线)优势布局和吸引合力,为永州旅游经济的增长并持续性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一、是合理开发充分利用资源,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需要为充分开发和利用好潇湘古镇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零陵区委、区政府决定开发建设潇湘古镇努力做好“山水”文章,发掘、修善历史文物古迹,彰显零陵厚重的历史文化。

      本项目的建设是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丰富旅游资源的需要,它将突显历史古镇、文化古镇、生态古镇、活力古镇四大特色,而使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互相融合,相得益彰,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并给历史文化古镇赋予生态之魅力与现代之活力,为创建全国历史名城创造条件二、是顺应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打造生态旅游城的需要在过去的20多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升温,中国的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增长,现已跻身于世界旅游大国之列,跃居亚洲旅游大国之首旅游业已经被中央政府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实践证明,它在扩大开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素质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国旅游发展的大形势下,永州市零陵区的旅游业步步升温零陵、永州、一地两名,它是我国历史上夏以前就有文字记载的34处古地名之一,自汉以来,零陵古城一直为历代州、郡、府、县治所,在20世纪八十年代即被评定为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和潇湘文化的中心2002年,零陵区第五届党代会上确定把打造“三城一区”作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特别强调要依托底蕴深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零陵旅游业,要搞“大旅游、大产业”,把零陵的旅游业纳入桂林、南岳、张家界大旅游圈进行谋划,以山水人文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为基础,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度假休闲旅游,着力将零陵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旅游城”。

      本项目是旅游业建设的重要部分,它的建设正是配合零陵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局,打造生态旅游城的需要三、是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提升城市品位的需要中心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是零陵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零陵“三城一区”战略的核心所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项目区域所在的范围,大部分为郊区,房屋破旧低矮,布局杂乱无章,档次上不去等等,这一切都造成这一区域内的建筑缺乏整体性和完美感,与历史文化名城面貌的整体发展不相适应规划建设的潇湘古镇按高标准修建,建成后,将再现古镇独持的历史风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快城市提质扩容步伐、美化亮化市容市貌,顺应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把零陵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佳居住城市四、是建成港澳台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后花园”的需要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将全方位开放,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加强与港澳台等地区的联系和交流,据统计,近年来,每年我市回乡访亲的海外侨胞达10万人次根据区域经济梯度理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为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部分产业将向欠发达的地区实行产业转移,我省、我市、我区为作好产业承接准备,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与发达地区联系和交流进一步加强,发达地区的投资空间相对缩小,许多投资商纷纷来我市考察投资,把这里作为投资、休闲旅游、居住的“后花园”。

      可见,开发建设潇湘古镇很有必要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优越性分析 根据市场调查分析,本项目建设各方面的条件均较好,下面着重分析自然条件、原材料供应、城建基础设施特别是政策等方面一、自然条件有利于项目建设1、自然条件:温度:年平均17.9℃,极端最低—7.4℃(77年1月30日),极端最高39.8℃(77年7月21日)降水:年降水量平均在1180—1490mm,雨量集中在4—6月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0%日照时间:历年平均1540h风向:一年中最多风向为东风(含东南风、东北风),其频率为26%,其次为西北风(含北风),频率15%,西南风(含南风),频率为13%风速:平均风速1.7M/S,最大20M/S(西北风)——17M/S(西南风)2、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好根据区域内已建成房屋地质情况及现状调查,为亚粘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VI级,评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级不需地震设防本地区地震烈度小于6度,按建设部、国家计和(89)建抗第586号“关于印发《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暂行规定》的通知”,设计可不考虑地震设防或简易设防3、气象、水文条件本工程区域内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严寒酷暑期短,无霜期长。

      春季天气多变,阴雨寡照,少数年分出现“倒春寒”夏初时阴雨绵绵,称梅雨季节秋季秋高气爽,常有不同程度干旱冬季常出现阴湿多雨,冰雪天气其主要气象指标如下:年平均气压       1003.OHP年平均气温 17.9℃一月份平均气温 5.8℃七月份平均气温 29.44℃极端最低气温 -7℃极端最高气温 43.7℃年平均日照数 1620小时历年平均霜日 13.9天历年平均雪日 8.8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