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绪论.ppt
32页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音乐欣赏与音乐美学,邓 志 伟,,,第一讲 音乐欣赏与音乐美学 导论,第一节 音乐欣赏 第二节 音乐美学 第三节 中国音乐发展概说 第四节 西方音乐发展概说 第五节 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音乐欣赏是指欣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受,获得精神的愉快、理性的满足以及音乐美的享受的活动音乐实践活动,包括了三个环节:一是作曲家创作出乐谱,二是表演者表现实际音响,三是听众感受到音乐第一节 音乐欣赏,一、音乐欣赏的基本特性和不同形式 (一)音乐欣赏的基本特征 音乐欣赏是对音乐的接受与反馈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反应,,(二)音乐欣赏的不同方式,纯音乐式与综合体验式纯音乐式是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音乐的音响形式方面,把音乐作为一种流动的音响形式来欣赏 综合体验式是一种对构成音乐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体验的欣赏方式,,,二、 音乐欣赏的主观条件和客观设施,1、音乐欣赏的主观条件(1)基本的听觉感受力 (2)具备必需的音乐、美学及其它各方面有关知识必备的音乐知识:旋律,节奏,节拍,速度,调式,音区,和声,复调等.(3)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 (4)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2、音乐欣赏的客观设施,音乐欣赏的客观设施主要有录音录像欣赏、音乐会欣赏、 课堂欣赏等类型。
1、作者的生平及其所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 2、音乐的表现手法. 3、音乐的民族特征. 4、音乐作品中的非音乐因素. 5、音乐作品的曲式.,,三、如何进行音乐欣赏?,,,音 乐 美 学 与 音 乐 欣 赏,一、音乐美学研究的范围和学科定位,1、研究有关音乐艺术普遍规律的学科,《如歌的行板》——,柴科夫斯基,托尔斯泰,,第二节 音乐美学,,,,,2、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音乐美学就其性质来说,既可以说是用美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和审美的部门美学,也可说是音乐学中侧重于研究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音 乐 美 学 与 音 乐 欣 赏,音 乐 美 学 与 音 乐 欣 赏,音乐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需要运用美学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音乐中的美学问题,使自己具有美学的品格另一方面,音乐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又会使美学更加充实和完善音乐学,,系统的音乐学,历史的音乐学,民族音乐学,,,,音响物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以及作曲方法、和声学、曲式学、复调和配器等,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不同的民族的音乐进行系统的或比较性的研究,音乐美学与音乐学的关系,,,,,二、音乐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柏辽兹,音 乐 美 学 与 音 乐 欣 赏,音 乐 美 学 与 音 乐 欣 赏,1、哲学的方法,舒伯特,美学研究中的许多问题都牵涉到基本的哲学立场,历史上和当代的音乐美学思想,无不是立足于一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之基础上的 。
2、心理学的方法,在西方具有权威性的德国音乐百科辞典的音乐美学条目中,把音乐美学划分为体系的—历史的方面和心理的方面两大并列部分音 乐 美 学 与 音 乐 欣 赏,音 乐 美 学 与 音 乐 欣 赏,4、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扩展,3、社会学的方法,,,,音 乐 美 学 与 音 乐 欣 赏,三、音乐美学研究的具体课题,1.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对于音乐本体的研究,是把音乐的感性材料、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展开的2、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3、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第三节 中国音乐发展概说,一、远古时期的中国音乐二、古代的中国音乐 三、近现代时期的中国音乐,,一、远古时期的中国音乐,远古的音乐文化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二、古代的中国音乐,夏、商时期,西周、东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三、近现代时期的中国音乐,,,,,,,第四节 欧洲音乐的发展,西方音乐的发展史:古希腊、古罗马音乐、 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 巴罗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现代时期的音乐等欧洲音乐的分期,,近世欧洲的四个分期,可图示如下,,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二、中世纪时期的音乐,音乐活动受到基督教影响很大,音乐多以宗教仪式或歌唱颂歌为主。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按照音乐风格划分: 西方音乐史发源于距今约3000年的古希腊,从文艺复兴开始蓬勃发展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人们的欣赏不同,音乐风格也丰富多彩,人们把风格大致相同的阶段被归为一个阶段, 简介如下:,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器乐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这一时期五线谱已得到完善,印刷术也运用到曲谱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尼德兰乐派 、威尼斯乐派 、罗马乐派,,,,,,(1)巴洛克时期的起止: 1600年歌剧诞生,1750年德国伟大作曲家巴赫去世人们把这个 时期称为“巴洛克时期”巴洛克的名字源于葡萄牙语,原指形状不 规则的珍珠,艺术史用于称呼17世纪豪华、精致的建筑风格,后来 却成为了17 世纪新音乐的代名词 (2)巴洛克时代音乐的特点是: 题材上摆脱宗教的束缚,采用富有生活气息和戏剧情节的题材 风格上由肃穆、清高转为感情充沛奔放,富有生活气息; 体裁上出现歌剧、清唱、芭蕾及组曲、协奏曲、奏鸣曲、赋格等 (3)代表人物: A:意大利:科莱里,维瓦尔迪;B:法国:库泊兰和拉莫; C:德国:巴赫和亨德尔;,四、巴洛克音乐 1600—1750,,五、古典主义音乐 1730-1820,(1)古典主义时期的起止: 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艺术已不再仅仅是贵族所欣赏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因此,来自民间的喜歌剧和平易生动的器乐音乐大量涌现 (2)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 这个时期被历史学家和美术学家推崇为“古典”,在音乐领域,古典的风格表现在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 (3)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六、浪漫主义音乐 1830—1900,(1)浪漫主义时期的起止: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资产阶级民族和民主革命时期,以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和德国作曲家威伯的歌剧为标志开始形成浪漫主义形式,一直延续到19世纪20年代 (2)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不同,强调的是主观性,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偏重个性化的心理的刻画,感情热烈而奔放,形式上不受拘泥,各民族音乐家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民族风格 (3)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以19世纪中叶为标准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到高峰,代表作曲家有萧邦、舒曼、李斯特、瓦格纳、柴科夫斯基等;后期:随着欧洲革命低潮时期的到来,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消极悲观情绪逐渐加深,大批音乐家、作曲家创作除了表现个人情感体验外,还常常倾心于表现某种哲理思想,企图找到精神的出路代表作曲家有马勒、勃拉姆斯、格里格、西贝柳斯、拉赫玛尼诺夫等七、现代音乐 1900年起至今,,,比较典型的几个音乐流派为: 以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原始主义”; 以欣德密特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 以勋伯格、韦伯恩为代表的“十二音主义”;以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 20世纪中叶以后,还所谓出现了“序列音乐”、“偶然音乐”、“具体音乐”等略显“怪异”的全新流派第五节 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旋律,旋律又叫曲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组成的音的线条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二、节奏 乐曲在进行时时值上的相互关系 5 5 3 i i 5.65 3 0,,,,,,三、节拍 1、节拍 强拍与弱拍有规律的循环出现,5 5 5 5 5 强 弱 强 弱 强 弱 5 5 5 5 5 5 5 5 5,,,,,,,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拍 : 用某一时值的音符表示节拍的单位拍子: 每小节的单位拍 拍号: 表示不同拍子的记号 2 每小节有二拍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3 每小节有三拍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4 每小节有四拍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读法: 四二拍,读法: 四三拍,读法: 四四拍,2、拍、拍子、拍号,,(1)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拍子(2)复拍子:每小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型单拍子所组成的拍子,3、常见的几种拍子,(3)混合拍子:每小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单拍所 组成的拍子。
5 3 3 2 — 5 53 32 1 — 1 3 2 6 — 2 1 76 5 — 6 — 1 6 5 —· · · · · ·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 三 两岁上 没 了娘(呀) 亲娘(呀),︹,︹,︹,︹,62 1 6 5 — · · ·,︹,︹,,,亲 娘 呀!,,(4)变换拍子:乐曲中各种拍子交替出现的拍子(5)散拍子: 自由节奏,五、力度 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六、音区 音的高低范围,四、速度 音乐进行的快慢程度七、音色 发音体发出的音响特色,,八、和声 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乐组合① 和弦,是和声的基本素材,由3个或3个以 和声上不同的音,根据三度叠置或其他方法同时结合构成,这是和声的纵向结构② 和声进行,指各和弦的先后连接,这是和声的横向运动和声的配置是编配伴奏的首要步骤它通过不同和弦的连接、对比、变化和发展,可以表现不同歌曲的思想内容,塑出不同的音乐形象主调音乐织体是由一条旋律线(主旋律)加和声衬托性声部构成的。
九、复调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是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时间的先后模仿是模仿复调织体:织体是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在音乐作品中,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在“时间”上的形式,二是在“空间”上的形式时间上的形式称为曲式空间上的形式称为织体:这是借用了视觉印象中的概念,同时它也可以在乐谱上直观地看到在听觉上,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听到的音响有多少个层次,这些层次的关系是怎样的十、调式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称为调式十一、调性音乐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调的特性,包括调式类别和主音的音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