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用药物与黄鳝饲养中的应对措施》.docx
3页禁用药物与黄鳍饲养中的应对措施2002年3月5日,农业部颁发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文件,规定 18类品种的原 料药及单方、复方制剂产品于 2002年5月15日起一律停止经营和使用, 3类品种的原料药及单方、复方制剂产品不准以抗应激、提高饲料报酬、促进生长为目的在食品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根据这些药物的性 质及在水产养殖上的用途,大体上可将禁用药物分为 3类:1 .激素类 如已烯雌酚及其盐、酯和制剂,醋酸甲孕酮及制剂,甲基睾丸酮,丙酸睾酮,氯丙嗪,安 定等;2. 抗生素类 如氯霉素,味喃哇酮,甲硝哇等;3. 消毒和杀虫剂类 如五氯酚钠,孔雀石绿,硝酸亚汞等上述这些药物在鱼类养殖生产中常被应用,有的还具有特殊的效果,如甲基睾丸酮用于黄鳍雄性化育 苗,可加快黄鳍生长速度;孔雀石绿和硝酸亚汞分别对防治水霉病和小瓜虫有特效;味喃哇酮用于防治黄 鳍细菌性烂尾病和肠炎病,效果好,成本低当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特别是 加入 WTO以后,对食用水产品质量的要求更趋规范我国已制定了〈〈无公害食品 黄鳍养殖技术规范》(NY/T 5169-2002)和〈〈无公害食品 黄鳍》(NY 5170-2002)。
因此,必须贯彻农业部〈〈清单》的要求,执行无公害水产品管理标准,在黄鳍及其他食用鱼的生产中积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实施健康养殖一、 清塘和药物消毒水泥池脱碱处理后及时进行清塘消毒, 用生石灰100--150 g/m或漂白粉10 g/m3!泡一周后排干池水换清水在日常管理中,水体每隔10--15 d用生石灰10 g/m或漂白粉1 g/m或三氯异氤尿酸(强氯 精)0.2 0.5 g/m3^池泼洒,三者交叉使用若水质偏碱性,使用漂白粉的次数多一些;若水质偏酸性, 使用生石灰的次数可多些同时,将土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拌入饲料中内服,每种药用3--5 d,隔20--30 d 交叉使用1次二、 水霉病的防治水霉病多发生于20C以下的低温季节,为条件性病害患水霉病后容易引起继发性的赤皮病、肠炎病 等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以往对此常用孔雀石绿加以防治不用孔雀石绿,防治水霉病的方法有:1. 全池泼洒亚甲基蓝 2--3 g/m3, 3 d一次,至少3次;2. 用3%--5 %食盐水或10 mg/L高镒酸钾浸泡5--10 min;3. 在鱼的伤处涂抹1%磺胺类软膏或1 %高镒酸钾液或5%碘酒;4. 发病初期,全池泼洒 0.04%的食盐水和 0.04 %的小苏打合剂;5. 将水温升高到25-- 26C ;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服用 VE,增强黄鳍对真菌的免疫力;6. 用2--4 g/m3五倍子或乌柏全池泼洒;或用 15 g/mW烟茎叶、食盐 5 g/m3ffl水熬汁,再加福 尔马林2 g/m3,全池泼洒2--3次。
三、 白点病的防治白点病由多子小瓜虫引起,主要在 15—23C时流行,对幼鱼危害严重以前用硝酸亚汞防治该病效果较好代替措施有:1.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及时捞出死鱼;2. 辣椒粉0.4 g/m3,干生姜0.2 g/m3,加水熬成汤,再加冷水全池泼洒,连用 2〜3 d;3. 用福尔马林15 20 g/m谜池泼洒,隔天1次,共2--3次;4. 大黄1.5 g/m雨野菊花干品2 g/m洌水熬汁全池泼洒,连续 3d;5. 用200--250 g/m州乙酸浸泡15 min或用1.5%硫酸镁和3%食盐水浸泡5 min;6. 全池泼洒0.3--0.5 g/m3^虫清2号”,2 d 1次,连续3次四、肠炎病的防治肠炎病又称“烂肠瘟”饲料变质、饲养密度高、水质恶化或长久饥饿都可引起发病发病后死亡率 很高,在黄鳍饲养中危害严重不用味喃哇酮的防治措施有:1 .按0.1 %— 0.2 %的比例在饲料中拌入氟哌酸或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壤哇内服,同时全池泼洒 0.2 0.3 g/m陋霉素或1--2 g/m勰白粉或2--4 g/m3五倍子药物敏感性实验证明 [1]: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抑菌效果比环丙沙星、氯霉素好,更比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好;2. 对于无食欲的黄鳍,每 100g鳍体注射0.5 ml鱼腥草或穿心莲液,连续 3--5 d;3. 1 kg黄鳍用地锦草、辣蓼(或菖蒲、马齿苑、穿心莲、车前草、鱼腥草等 )50 g单独或混合熬汁 拌料饲喂3 d,防治肠炎病效果较好;亦可采取每 1 kg黄鳍用辣蓼茎叶50g、薄荷叶30g加水熬汁全池 泼洒;4. 在1 kg饲料中加入大蒜素 0.2g饲喂[2]。
五、细菌性烂尾病该病在高密度饲养或运输中容易发生,并引起赤皮病、出血病和肠炎病等继发性感染以前用味喃哇 酮防治该病效果较好,目前的代替措施有:1 .用金霉素0.25单位/ml或土霉素25 g/m昵洗0.5 h;2. 用红霉素1 g/m谜池泼洒,保持12h后换水,全池泼洒二氧化氯 1--1.5 g/m3;3. 用烟叶或五倍子 2--4 g/m枷水煮2h,全池泼洒;4. 用浓盐水擦洗尾部有一定效果六、促生长剂野生黄鳍生长速度很慢,年增重仅 1--2倍,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年增重可达 3--5倍黄鳍在发育中具有性逆转现象,先雌后雄,在雄性阶段生长快,大约为雌鳍的二倍 [3] o因此,在生产中可通过雄性化技术使黄鳍越过雌性繁殖期,加快生长,提高经济效益 [4][5]但雄性化技术适合于较小的个体,较大的个体(大于15 g)用药量大(1 kg黄鳍每天用甲基睾丸 0.3 g),用药期长(30 d),雄性化困难,经济成 本高在实际生产中,有许多技术可以提高黄鳍的生长速度 [6],如选用优良品种,定时定点定量驯化黄鳍摄食,使用食欲促进剂,适时分养等,没有必要使用激素类药物来催肥常用的促生长剂有:1 .抗生素 土霉素、金霉素、磺胺甲基恶哇 (新诺明)、甲氧节氨口密嚏(磺胺增效剂)与磺胺(按1:5比例配伍)等按饲料的0.05 % --0.1 %拌饵投喂;2.酶制剂 主要有淀粉酶、纤维素酶、糖化酶和复合酶制剂;3.中草药常见的有金银花(5--10 g/ kg料)、蒲公英、党参、神曲、麦芽、硼砂(0.3 -0.5 g/ kg料)等;4.维生素如VA(12000国际单位/kg饲料)、VE (160国际单位/kg饲料)、Vc(0.3g/kg饲料)、VBl(0.03 g/kg饲料)、烟酸(0.08 g/ kg饲料)、胆碱(0.8 g/kg饲料)、肌醇(0.15g/ kg饲料)等;5 .其它(0.3--0.5 g/如喳乙醇(0.3g/ kg饲料)、肉碱 (0.1 — 0.5 kg饲料)。
g/kg饲料)、腐殖酸、稀土等七、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PSB)和有益微生物种群(EM)有改善水质、促进生长、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用于饲料中 的添加量:复合酶制剂 o.2%,光合细菌1%,益生素为0.6 0.7%;若用于净化水质,光合细菌(效价为 3X10-6活菌)为2--15 g/m3,用于防病促长时为 30--150 g/m3,以后每隔20d 一次,但不要与抗生素 同时施用 另外,还要选好苗种,及时对工具、饲料、食台、水源进行消毒,控制放养密度,改善温度、光线、水位 等环境条件,养好水草,加强饲养管理等大蒜素在黄鳍养殖中应用效果的初步研究大蒜素是一种无副作用,对环境没有污染的环保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改善饲料的适口 性、促进食欲、健胃杀菌、驱虫保健、促进生长、改善肉的风味等特点,在畜牧、水产养殖中应 用非常广泛但鳍池中泼洒一定量的大蒜素, 鳍鱼体表立即会大量分泌粘液并出现死亡 大蒜素是否是导致黄鳍死亡的直接原因?大蒜素能否用于黄鳍养殖?如果能用,其安全浓度如何?为 此,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黄兴国等,对大蒜素在黄鳍养殖中的应用开展了具体的试验 本文在此将该试验摘录如下: 试验采用的大蒜素由湖南晶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验用的黄鳍系从市场购买,尾重 10.7-16.4克,采用蚯蚓添加自配饲料进行。
试验时间从 5月10日开始,8月28日结束将2415克鳍鱼分5组饲养,现驯食15天,直至摄食量稳定后,进行正式试验饵料中蚯蚓占 30%,大蒜素分 阶段按不同浓度添加每天投喂配合饲料的量为鳍体重的 3%,每天下午16: 30-17 : 00投喂2-3天换一次水,保持水质清新;每天记录水温、气温、投饲量等情况经 3个多月的试验,试验结果为:不添加大蒜素的对照组,饲养一个月后,存活绿为 89%,死亡病因主要是肠炎和赤皮病;在饲料中加入 0.2ppm (5公斤饲料中加入1克)和0.4ppm大蒜素的,存活绿分别为 95%和94%,死亡率降低,存活率提高,未见肠炎和赤皮病这说明在配合饲料中添加 0.2ppm-0.4ppm的大蒜素不仅不会对黄鳍有毒害作用, 而且对疾病的防治、提高存活率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添加0.8ppm大蒜素的浓度下,3天时间黄鳍全部死亡,说明添加浓度过高对黄鳍有毒害作用 当然,大蒜素作为天然的添加剂是与常用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是有本质区别的, 不会造成残留各位学员在安全的浓度条件下尽管放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