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蓄电池充电机充电原理示意图.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23918331
  • 上传时间:2023-1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蓄电池充电机充电原理示意图蓄电池充电方法的研究 侯聪玲1,吴捷1,李金鹏1,张淼2 (1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2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 摘要:针对蓄电池的特点,研究了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极化现象,提出和分析了几种充电方式,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蓄电池;充电;极化    引言     铅酸蓄电池由于其制造成本低,容量大,价格低廉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若使用不当,其寿命将大大缩短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因素很多,而采用正确的充电方式,能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研究发现:电池充电过程对电池寿命影响最大,放电过程的影响较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蓄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充坏”的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充电器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蓄电池充电理论基础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马斯对开口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提出了以最低出气率为前提的,蓄电池可接受的充电曲线,如图1所示实验表明,如果充电电流按这条曲线变化,就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并且对电池的容量和寿命也没有影响。

      原则上把这条曲线称为最佳充电曲线,从而奠定了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方向[1,2] 图1最佳充电曲线     由图1可以看出:初始充电电流很大,但是衰减很快主要原因是充电过程中产生了极化现象在密封式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内部产生氧气和氢气,当氧气不能被及时吸收时,便堆积在正极板(正极板产生氧气),使电池内部压力加大,电池温度上升,同时缩小了正极板的面积,表现为内阻上升,出现所谓的极化现象     蓄电池是可逆的其放电及充电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PbO2+Pb+2H2SO42PbSO4+2H2O    (1)     很显然,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互为逆反应可逆过程就是热力学的平衡过程,为保障电池能够始终维持在平衡状态之下充电,必须尽量使通过电池的电流小一些理想条件是外加电压等于电池本身的电动势但是,实践表明,蓄电池充电时,外加电压必须增大到一定数值才行,而这个数值又因为电极材料,溶液浓度等各种因素的差别而在不同程度上超过了蓄电池的平衡电动势值在化学反应中,这种电动势超过热力学平衡值的现象,就是极化现象     一般来说,产生极化现象有3个方面的原因     1)欧姆极化    充电过程中,正负离子向两极迁移。

      在离子迁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阻力,称为欧姆内阻为了克服这个内阻,外加电压就必须额外施加一定的电压,以克服阻力推动离子迁移该电压以热的方式转化给环境,出现所谓的欧姆极化随着充电电流急剧加大,欧姆极化将造成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高温     2)浓度极化    电流流过蓄电池时,为维持正常的反应,最理想的情况是电极表面的反应物能及时得到补充,生成物能及时离去实际上,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扩散速度远远比不上化学反应速度,从而造成极板附近电解质溶液浓度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从电极表面到中部溶液,电解液浓度分布不均匀这种现象称为浓度极化     3)电化学极化    这种极化是由于电极上进行的电化学反应的速度,落后于电极上电子运动的速度造成的例如:电池的负极放电前,电极表面带有负电荷,其附近溶液带有正电荷,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放电时,立即有电子释放给外电路电极表面负电荷减少,而金属溶解的氧化反应进行缓慢Me-e→Me+,不能及时补充电极表面电子的减少,电极表面带电状态发生变化这种表面负电荷减少的状态促进金属中电子离开电极,金属离子Me+转入溶液,加速Me-e→Me+反应进行总有一个时刻,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但与放电前相比,电极表面所带负电荷数目减少了,与此对应的电极电势变正也就是电化学极化电压变高,从而严重阻碍了正常的充电电流同理,电池正极放电时,电极表面所带正电荷数目减少,电极电势变负     这3种极化现象都是随着充电电流的增大而严重 2    充电方法的研究 2.1    常规充电法     常规充电制度是依据1940年前国际公认的经验法则设计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培小时规则”:充电电流安培数,不应超过蓄电池待充电的安时数实际上,常规充电的速度被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温升和气体的产生所限制这个现象对蓄电池充电所必须的最短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常规充电有以下3种 2.1.1    恒流充电法     恒流充电法是用调整充电装置输出电压或改变与蓄电池串联电阻的方法,保持充电电流强度不变的充电方法,如图2所示控制方法简单,但由于电池的可接受电流能力是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逐渐下降的,到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多用于电解水,产生气体,使出气过甚,因此,常选用阶段充电法 图2    恒流充电曲线 2.1.2    阶段充电法     此方法包括二阶段充电法和三阶段充电法     1)二阶段法    采用恒电流和恒电压相结合的快速充电方法,如图3所示。

      首先,以恒电流充电至预定的电压值,然后,改为恒电压完成剩余的充电一般两阶段之间的转换电压就是第二阶段的恒电压 图3    二阶段法曲线     2)三阶段充电法    在充电开始和结束时采用恒电流充电,中间用恒电压充电当电流衰减到预定值时,由第二阶段转换到第三阶段这种方法可以将出气量减到最少,但作为一种快速充电方法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1.3    恒压充电法     充电电源的电压在全部充电时间里保持恒定的数值,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少与恒流充电法相比,其充电过程更接近于最佳充电曲线用恒定电压快速充电,如图4所示由于充电初期蓄电池电动势较低,充电电流很大,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流将逐渐减少,因此,只需简易控制系统 图4    恒压充电法曲线     这种充电方法电解水很少,避免了蓄电池过充但在充电初期电流过大,对蓄电池寿命造成很大影响,且容易使蓄电池极板弯曲,造成电池报废     鉴于这种缺点,恒压充电很少使用,只有在充电电源电压低而电流大时采用例如,汽车运行过程中,蓄电池就是以恒压充电法充电的 2.2    快速充电技术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加快蓄电池的化学反应速度,缩短蓄电池达到满充状态的时间,同时,保证蓄电池正负极板的极化现象尽量地少或轻,提高蓄电池使用效率。

      快速充电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下面介绍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快速充电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围绕着最佳充电曲线进行设计的,目的就是使其充电曲线尽可能地逼进最佳充电曲线 2.2.1    脉冲式充电法     这种充电法不仅遵循蓄电池固有的充电接受率,而且能够提高蓄电池充电接受率,从而打破了蓄电池指数充电接受曲线的限制,这也是蓄电池充电理论的新发展     脉冲充电方式首先是用脉冲电流对电池充电,然后让电池停充一段时间,如此循环,如图5所示充电脉冲使蓄电池充满电量,而间歇期使蓄电池经化学反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有时间重新化合而被吸收掉,使浓差极化和欧姆极化自然而然地得到消除,从而减轻了蓄电池的内压,使下一轮的恒流充电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使蓄电池可以吸收更多的电量间歇脉冲使蓄电池有较充分的反应时间,减少了析气量,提高了蓄电池的充电电流接受率[5] 图5    脉冲式充电曲线 2.2.2    ReflexTM快速充电法     这种技术是美国的一项专利技术,它主要面对的充电对象是镍镉电池由于它采用了新型的充电方法,解决了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因此,大大降低了蓄电池的快速充电的时间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和对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与镍镉电池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借鉴[3]。

          如图6所示,ReflexTM充电法的一个工作周期包括正向充电脉冲,反向瞬间放电脉冲,停充维持3个阶段[3] 图6    ReflexTM快速充电法 2.2.3    变电流间歇充电法     这种充电方法建立在恒流充电和脉冲充电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其特点是将恒流充电段改为限压变电流间歇充电段充电前期的各段采用变电流间歇充电的方法,保证加大充电电流,获得绝大部分充电量充电后期采用定电压充电段,获得过充电量,将电池恢复至完全充电态通过间歇停充,使蓄电池经化学反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有时间重新化合而被吸收掉,使浓差极化和欧姆极化自然而然地得到消除,从而减轻了蓄电池的内压,使下一轮的恒流充电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使蓄电池可以吸收更多的电量[4] 图7    变电流间歇充电曲线 2.2.4    变电压间歇充电法     在变电流间歇充电法的基础上又有人提出了变电压间歇充电法,如图8所示与变电流间歇充电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阶段的不是间歇恒流,而是间歇恒压 图8    变电压间歇充电曲线     比较图7和图8,可以看出:图8更加符合最佳充电的充电曲线在每个恒电压充电阶段,由于是恒压充电,充电电流自然按照指数规律下降,符合电池电流可接受率随着充电的进行逐渐下降的特点[4]。

      2.2.5    变电压变电流波浪式间歇正负零脉冲快速充电法     综合脉冲充电法、ReflexTM快速充电法、变电流间歇充电法及变电压间歇充电法的优点,变电压变电流波浪式正负零脉冲间歇快速充电法得到发展应用脉冲充电法充电电路的控制一般有两种:     1)脉冲电流的幅值可变,而PWM(驱动充放电开关管)信号的频率是固定的;     2)脉冲电流幅值固定不变,PWM信号的频率可调     图9采用了一种不同于这两者的控制模式,脉冲电流幅值和PWM信号的频率均固定,PWM占空比可调,在此基础上加入间歇停充阶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充进更多的电量,提高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 图9    波浪式间歇正负零脉冲快速充电 3    结语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电源,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可逆性,电压特性平稳,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原材料丰富(且可再生使用)及造价低廉等优点主要应用在交通运输,通信,电力,铁路,矿山,港口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是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     侯聪玲(1978-),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为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开关电源。

      吴捷(1937-),男,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自适应控制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更多技术问题请咨询:台湾群菱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蓄电池充电机销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国开山东开大《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中学教师资格证】.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特许经营概论》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与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自然现象探秘》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消费心理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小微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开大《资本经营》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视频策划与制作》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2025国开《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形考任务234答案+期末大作业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煤矿地质》形成性考核123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冶金原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x 2025国开《在线学习项目运营与管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 2025国开电大《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阶段测验1-4答案.docx 2024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环保工程师---2023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2025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docx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060616计分:形成性作业2、3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