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管理资本管理}资本积累讲义.pptx
70页政治经济学,第 四 章 资本积累,学习重点,1、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3、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及其区别 4、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及其存在形式 5、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人口规律,目 录,第一节 资本的再生产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第三节 相对过剩人口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第一节 资本的再生产,一、社会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1、定义 再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生产规模保持不变的再生产,或者说,就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生产规模比原来扩大的再生产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不断更新和不断重复的生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些新的特征: 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可以看出可变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 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还可以看出,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还可以看出,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条件,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
以上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新特征表明,资本主义再生产同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就是不断地再生产着这种分离: 一方面,不断再生产出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掌握进行剥削的条件; 另一方面,不断地再生产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提供剥削的对象二、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定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基础上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但是,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1)从再生产过程来看,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是由劳动者自己生产出来的; (2)从再生产过程来看,全部资本都是由工人生产出来的; (3)从再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再生产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资本家,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举例小孩卖冰棍,前提:哥哥从母亲那里借1.5元用于经销冰棍,并请两位妹妹具体经营 已知:冰棍批发价0.15元/根,销售价0.20元/根。
小孩们每次都是批发10根 可知:小孩每卖完一次后就能赚到:0.2010-0.1510=0.50元解析:当卖完第三次后,哥哥总共赚了0.503=1.50元,这时,他们手中共有资金1.50+1.50=3.00元 于是,哥哥就将其中的1.50元还给母亲,将剩下的1.50元再次用来经销冰棍 可见,从这时开始,哥哥(资本家)手中全部的资本都是两个妹妹(工人)创造出来的再接着重复1.50元买进10根冰棍、2.00元卖出10根冰棍的经营活动,每次,两个“工人”还是帮助“资本家”赚0.50元,于是,“资本家”就可以用“工人”赚回来的钱给“工人”发“工资”了 可见,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也是工人自己创造出来的 理所当然,从全社会范围讲,没有其他“工人”消费冰棍,一切都将停止了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资本价值的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用于追加的那部分资本来自于哪里?,三、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1、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将自己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投资生产领域,从而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扩大再生产图示 4000c+1000v+1000m=6000(第一年) 4400c+1100v+1100m=6600(第二年) (剩余价值率为100,资本家消费掉 500m,500m作为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质,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资本家用追加资本来购买A,实际上是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m的一部分,来换取更大量的工人活劳动,以便榨取更多m,,,2、资本积累,(1)含义: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关系: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资本化实质,无偿占有M 扩大剥削、资本规模 榨取更多M,关系:,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源泉,源泉,,,,19,思考:资本家为什么要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来扩大再生产呢?,“节欲论”: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西尼尔把资本积累归因于资本家“节欲”的美德,而利润则是对资本家节欲美德的报酬 马克思:资本积累是一种客观经济规律决定资本积累的主要力量不是资本家的个人品质特点,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逻辑。
具体而言,资本家必须进行扩大再生产,是出于两重原因: (1)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对财富的欲望在整体上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 (2)竞争规律的作用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来维持自己的资本,而他扩大资本只能靠累进的积累1)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资本家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2)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资本家为了应对外在竞争的压力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家不断地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继续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1、所用资本:投入生产中的全部资本 2、所费资本:在生产中实际耗费的资本 (四)预付资本的大小,政治经济学,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的构成,,从物质形态看,从价值形态看,,生产资料,劳动力,,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1、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
即C:V,,资本的技术构成是从资本的物质形态上看的,它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关系 资本的价值构成是从资本的价值形态上看的,它是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 技术构成决定着价值构成,价值构成反映着技术构成由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A构成,由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构成,资本的构成,技术构成,价值构成,例如:A企业技术水平高于B企业,那么: A:处理100台机器只需10个工人; 生产资料/劳动力= 100/10 =10; B:处理100台机器就可能需要20个人 生产资料/劳动力= 100/20 =5生产技术水平越高,同样多的劳动力对付的生产资料越多,所以,生产资料/劳动力的比值(资本技术构成)就越大政治经济学,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1)两种情况,追加的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例:C=80 V=20 m=100% CV = 41,第一年末:C+V+m802020,120,第二年初:m 一半用于追加投资,(C+V)+(C+V) 100+10,,c=80,V=20,c=9,V=1,C+C=89,V+V=21,CV = 4.231,第二年初:m 一半用于追加投资,c=90,c=9,C+C=99,政治经济学,(1)两种情况,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均提高。
例:C=80 V=20 m=100% CV = 41,第一年末:C+V+m802020,120,(C+V)+(C+V) 100+10,,V=10,V=1,V+V=11,CV =91,(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就必然会不断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资本有机构成(c/v)较高的产业,即在经济活动中单位劳动占用的资本(资金)较多(或在单位产出成本中资本消耗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吸纳资金能力强)如:高科技产业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指资本有机构成(c/v)较低的产业,即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资金)较少(或在单位成本产出中劳动力费用比重较大)的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 如:农业、酒店宾馆业政治经济学,资本的积聚 资本的集中,,,,,,,二、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1、资本积聚 (1)定义 资本的积聚指单个资本因积累而在生产规模上的扩大,表现为所支配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而前者的增加比例更大资本积累与积聚的关系:积累是积聚的基础, 积聚是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聚的限制:A 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财富的限制 B 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2)资本积聚的特征: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资料在单个资本手中积聚的发展,要受社会财富增加的限制。
社会资本分散在许多单个资本家手中,他们作为独立的互相竞争的商品生产者彼此对立着,表现为许多单个资本的相互排斥2、资本集中 (1)定义 资本的集中是资本个体独立性的消灭,是许多小资本变成少数大资本 (2)途径 兼并和收购 (3)杠杆 竞争和信用,“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走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 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眼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马克思,资本集中两种方式,即: (1)兼并和收购;(2)股份公司,补充知识,36,资本集中企业并购,企业并购是若干企业进行产权重组的自主性商业活动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或购买)两层含义 (1)企业兼并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企业兼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 吸收兼并:ABA ;创立兼并:ABC (2)企业收购指投资者经由一定的途径或渠道,购买被收购企业的全部或大部分资产或股份,以此获得对该企业的有效控制权的交易行为收购之后被收购方的法人实体地位并不消失 (3)兼并和收购的联系和区别 企业兼并和收购的经济意义是一致的,即都使市场力量、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结构发生了变化,对经济发展也产生相同的效应,因为企业产权和经营管理权最终都控制在一个法人手中。
因此统称为企业并购 从法律形式上分析,兼并和收购的主要区别在于:兼并的最终结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成为一个法人,而收购的最终结果不是改变法人的数量,而是改变被收购企业的产权归属或经营管理权归属37,(4)并购的类型 按照并购双方所处的行业关系划分为: 横向并购并购双方属于同一产业部门,其产品属同一市场横向并购的动因是追求规模经济效应 纵向并购并购双方是前后生产工序(不同生产阶段)或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关系纵向并购的动因是降低交易费用(内部化理论) 混合并购并购双方分别属于不同的产业领域,且产业部门并无特别生产技术联系,即在经营活动无关联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混合并购的动因是寻求业务多元化,以减少单一行业经营的风险和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并购(Merger & Acquisition) 通过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并达到一定比例,从而拥有对该企业进行控制的股权 按照美国统计,凡是拥有外国企业股权达到10以上的,就属于外国直接投资,而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只有股权在25以上时,才被列人直接投资并购的方式 1、现金收购 购买方支付议定的现金后即取得被收购企业的所有权. 被收购企业股东一旦得到对所拥有股份的现金支付即失去其所有权。
2、股票收购 股票替换是并购公司增加发行本公司的股票,以新发行的股票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