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DDS的主要内容.doc
9页GDDS的主要内容 GDDS 一、 数据特征: 范围、 频率和刚好性 1、 统计范围 GDDS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五大经济部门: 实际部门、 财政部门、 金融部门、对外部门和社会人口部门 对每一部门各选定一组能够反映其活动实绩和政策以及可以帮助理解经济发展和结构改变的最为重要的数据类别 系统提出了五大部门综合框架和相关的数据类别以及指标编制和公布的目标, 激励以适当的、 反映成员国须要和实力的频率和刚好性来开发和公布指标 选定的数据类别和指标分为规定的和受激励的两类 规定的数据类别包括: (1 ) 来自综合框架中的核心部分, 照实际部门的国民帐户总量、 财政部门的中心政府预算总量、 金融部门的广义货币和信贷总量、 对外部门的国际收支总量;(2) 追踪分析统计类目, 照实际部门的各种生产指数、 财政部门的中心政府财政收支和债务统计、 金融部门的中心银行分析帐户、 对外部门的国际储备和商品贸易统计;(3) 与该部门相关的统计指标, 照实际部门的劳动市场和价格指数统计;(4) 社会人口数据, 包括人口、 保健、 教化、 卫生等方面统计。
除规定的数据类别以外, GDDS 激励成员国发布更多的统计信息, 以增加成员国经济实绩和政策的透亮度 照实际部门列出储蓄、 国民总收入指标, 财政部门列出利息支付和偿债预料数据等 GDDS 认为, 系统所包括的大多数数据类别都是由各国官方机构编制的 将私人部门编制的数据包括进去将更有助于视察经济的全貌, 并使各国数据的范围更加一样 但是, 将一些由私人机构编制的数据包括在系统内会增加工作的困难性,比如由官方转发这些数据隐含着对这些数据质量的认可, 官方必需对在公众获得、 数据完整性和数据质量方面的责任做出调整 2、 公布频率 公布频率是指统计数据编制发布的时间间隔 某项统计数据的公布频率须要依据调查、 编制的工作难度和运用者的须要来确定 系统激励改进数据的公布频率 GDDS对列出的数据类别的公布频率作了统一规定 例如, GDDS要求国民帐户、 国际收支平衡表按年公布, 广义货币概览按月公布, 汇率则每日公布 3、 公布刚好性 公布刚好性是指统计数据公布的速度 统计数据公布的刚好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如资料整理和计算手续的繁简、 数据公布的形式等。
GDDS 规定了 间隔的最长时限, 如按季度统计的 GDP 数据规定在下一季度内发布, 按月度统计的生产指数规定在 6 周至 3 个月内公布 GDDS 将选定的数据类别分为规定性和激励性两类, 目 的是赐予参与国公布统计数据肯定的敏捷性 激励性一类是要成员国争取发布的, 条件不具备的可以暂不发布 有些数据类别下构成要素后面注明视具体状况, 即成员国认为该项统计不符合本国实际的, 可以不编制发布 GDDS 规定的发布周期和发布刚好性也列出一些敏捷处理和变通的方法 GDDS有关数据方面的内容及要求如下: GDDS的数据规范 A、 综合框架 核心框架 范围、 分类和分析框架 受激励的扩展 频率 刚好性 国民帐户 编制和公布全套的名义和实际国民帐户总量和平衡项目, 得出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 可支配总收入、 消费、 储蓄、 资本形成、 净贷款、 净借款 编制和公布有关的部门帐户以及国家和部门的资产负债表 年度 1 0-1 4 个月 中心政府操作 编制和公布交易和债务的综合数据, 需强调: 1 ) 包括全部的中心政府单位; 2)运用适当的分析框架; 3) 建立一整套具体的分类标准(税收和非税收收入、 常常性和资本性支出、 国内及国外融资), 并适当细分(依据债务持有人、 债务工具和币种)。
广义政府或公共部门操作数据, 在那些地方政府或公共企业操作具有重要分析或政策意义的国家尤其激励 年度 6-9 个月 广义货币概览 编制和公布综合的数据, 需强调: 1 ) 包括全部的存款公司(银行机构); 2)运用适当的分析框架; 3) 建立对外资产和负债、 按部门分类的国内信贷以及货币(流淌性) 和非货币债务构成的分类标准 月度 2-3 个月 国际收支 编制和公布综合的国际收支主要总量数据和平衡项目, 包括: 货物和服务的进口和出口、 贸易差额、 收入和转移、 常常项目差额、 储备和其他金融交易、 总余额, 并适当进行细分 国际投资头寸和总体经济外债数据 (假如这些数据具有重要的分析和政策意义) 年度 6-9 个月 GDDS的数据规范 B、 数据类别和指标 数据类别 核心指标 受激励的总量及构成 频率 刚好性 实际部门 国民帐户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和实际) 国民总收入、 资本形成、 储蓄 年度(激励季度) 6-9 个月 生产指数 制造业或工业 初级产品、 农业或其他指标 视具体状况 月度 视具体状况 全部指标都为 6 周-3 个月 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月度 1 -2 个月 劳动力市场指标 就业、 失业, 工资/收入, 视具体状况 年度 6-9 个月 财政部门 核心指标 受激励的指标 频率 刚好性 中心政府预算总量 收入、 支出、 差额和融资, 视具体状况进行细分(依据债务持有人、 债务工具和币种) 利息支付 季度 1 个季度 中心政府债务 内债和外债, 视具体状况适当细分(按币种、 期限、 债务持有人和债务工具) 政府担保债务 年度(激励季度) 1 -2 个季度 金融部门 核心指标 受激励的指标 频率 刚好性 广义货币和信贷总量 净对外头寸、 国内信贷、 广义或狭义货币 月度 1 -3 个月 中心银行总量 储备货币 月度 1 -2 个月 利率 短期和长期政府债券利率, 政策可变利率 货币或银行间市场利率及一套存贷款利率 月度 高频率(如月度) 股票市场 股票价格指数, 视具体状况 月度 对外部门 核心指标 受激励的指标 频率 刚好性 国际收支总量 货物和服务的进口和出口、 常常帐户差额、 储备、 总差额 总体经济的外债和偿债数据, 视具体状况 年度(非常激励季度) 6 个月 国际储备 以美元标价的官方储备总额 与储备有关的负债 月度 1 -4 周 商品贸易 总进口和总出口 较长时间的主要商品的分类 月度 8 周-3 个月 汇率 即期汇率 每日 高频率(如月度) 社会-人口数据 核心指标 频率 人口 人口; 人口增长率; 城市人口; 农业人口; 人口性别; 人口的年龄构成 各国公布频率会各不相同; 刚好性 保健 每个医生照看人口数; 预期寿命; 婴儿/儿童/产妇死亡率 也不尽相同 教化 成年人文盲率、 学生-老师比率、 小学/中学入学率 贫困状况 获得干净水的状况、 卫生; 每个房间居住的人数; 收入安排; 最低收入标准以下的家庭数 二、 公布数据的质量 GDDS 从两个方面的内容来评估公布的统计数据质量, 即: 供应统计数据的文字说明和供应统计数据的交叉检验。
统计数据质量是个难以界定、 因而不易评估的概念 为了 便于检查, GDDS 选定两条规则作为评估统计数据质量的标准 一是参与国供应数据编制方法和数据来源方面的资料 资料可以实行多种形式, 包括公布数据时所附的概括性说明、单独出版物和可从编制者得到的有关说明 同时也激励成员国打算并公布重要的关于数据质量特征的说明(例如, 数据可能存在的误差类型、 不同时期数据之所以不行比的缘由、 数据调查的范围或调查数据的样本误差等) 二是供应统计类目核心指标的细项内容、 及与其相关的统计数据的核对方法, 以及支持数据交叉复核并保证合理性的统计框架 为了支持和激励运用者对数据进行核对和检验,规定在统计框架内公布有关总量数据的分项, 公布有关数据的比较和核对 统计框架包括核算等式和统计关系 比较核对主要针对那些跨越不同框架的数据, 例如, 作为国民帐户一部分的进出口和作为国际收支一部分的进出口的交叉核对 与数据质量密不行分的是制定和公布改进数据的支配 所打算和公布的改进支配应包含全部数据不全的部门 统计当局应表明下述立场中的一个: (1 ) 针对已发觉不全的改进支配; (2) 最近实施的改进措施; 或(3) 国家认定不需再改进。
三、 数据公布的完整性 为了实现向公众供应信息的目的, 官方统计数据必需得到用户的信任; 同时, 统计运用者对官方统计的信任感归根究竟是对官方统计数据编制机构的客观性和专业性的信任 而统计机构的工作实践和程序的透亮度是产生这种信任的关键因素 因此, 为了监督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GDDS规定了 4 条检查规则: (1 )参与国必需公布编制统计数据的条件和规定, 特殊是为信息供应人保密的规定 统计机构进行统计所依据的条件和规定可以有多种形式, 例如统计法、 章程和行为规则, 其中所包含的条件和规定可以针对统计单位与上级部门之间的关系, 收集数据的法律权限, 向公众发布所收集数据的要求等等 为信息供应人保密是形成运用者对官方统计客观性信任的关键所在, GDDS 、 SDDS建议在国家的统计立法和统计主管官员权限中反映出来, 或者明文规定官方必需为个人调查答卷保密 (2)关于数据公布前政府机构从内部获得数据的说明 GDDS 要求开列数据编制机构以外的、 可以在数据发布前获得数据信息的政府人员名单及职位 这种做法主要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或其他敏感性的数据。
(3)政府部门在数据公布时的评述 列出数据发布后哪些政府部门有资格进行评论, 因为政府部门的评述不肯定象官方统计编制机构那样具有很高程度的客观性, 政府部门对数据的评论往往带有政治偏见 这种做法的目的使公众了解这些评述的出处 (4)必需供应数据修正方面的信息并提前通知统计方法的重大修改 为了 增加统计数据编制机构做法的透亮度, 本项规范要求供应关于过去所做的修正以及今后可能修正的主要缘由的信息 关于统计修正的主要缘由的信息包括进行修正所遵循的原则和以往修正数据的幅度;在公布修正原则和修正后的数据之前, 应先制定修正原则, 然后再相应地修改数据 在建立统计制度过程中, 统计方法会发生改变 事先通知可实行多种形式, 至少应当在最终一次公布未修改数据时做简短说明, 这种说明应指出将要做出何种修改以及从那里可以获得更具体的信息 四、 公众获得 GDDS规定要提前公布数据发布日期, 并向各方同时发送 官方统计数据的公布是统计数据作为一项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之一, 刚好和机会均等地获得统计数据是公众的基本要求 GDDS 对此制定了 两项规划: 一是参与国要预先公布各项统计的发布日历表。
预先公布统计发布日程表既可便利运用者支配利用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