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识判断-国考.pdf
95页1 砖题库公众号:z t k g w y第一单元 政治部分1……………………………………………………………………………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1…………………………………………………………………专题一 唯物论1………………………………………………………………………专题二 辩证法2………………………………………………………………………专题三 认识论4………………………………………………………………………第二讲 党史5…………………………………………………………………………第二单元 经济常识1 1……………………………………………………………………………第一讲 微观经济1 1…………………………………………………………………………专题一 市场主体1 1……………………………………………………………………专题二 市场机制1 1……………………………………………………………………第二讲 宏观经济1 2…………………………………………………………………………第三单元 法律常识1 5……………………………………………………………………………第一讲 宪法1 5………………………………………………………………………………专题一 国家基本制度1 5………………………………………………………………专题二 国家机构1 7……………………………………………………………………第二讲 民法1 9………………………………………………………………………………第三讲 刑法2 0………………………………………………………………………………专题一 犯罪构成2 0……………………………………………………………………专题二 刑罚概述2 2……………………………………………………………………砖题库公众号:z t k g w y2 第四讲 行政法2 3……………………………………………………………………………专题一 行政行为2 3……………………………………………………………………专题二 行政诉讼2 6……………………………………………………………………第四单元 文史常识3 0……………………………………………………………………………第一讲 先秦时期3 0…………………………………………………………………………第二讲 百家争鸣3 1…………………………………………………………………………第三讲 秦汉三国3 2…………………………………………………………………………第四讲 隋唐时期3 5…………………………………………………………………………第五讲 两宋时期3 7…………………………………………………………………………第六讲 元明清3 8……………………………………………………………………………第五单元 地理科技4 2……………………………………………………………………………第一讲 地理常识4 2…………………………………………………………………………第二讲 科技常识4 6…………………………………………………………………………强化提升阶段讲义4 9………………………………………………………………………………第一部分 法律常识4 9……………………………………………………………………………专题一 宪法史V S宪法宣誓制度4 9………………………………………………………专题二 选举制度V S人大常委会5 1………………………………………………………专题三 公民的基本权利V S基本义务5 3…………………………………………………专题四 一府两院V S村委会5 4……………………………………………………………专题五 物权V S债权5 6……………………………………………………………………专题六 人身权V S继承权5 9………………………………………………………………专题七 有限公司V S股份公司6 0…………………………………………………………专题八 违约责任V S侵权责任6 1…………………………………………………………专题九 正当防卫V S紧急避险6 3…………………………………………………………专题十 《 刑法修正案九》 重点罪名6 4………………………………………………………专题十一 国家赔偿V S行政复议6 9………………………………………………………常识判断3 砖题库公众号:z t k g w y第二部分 非法律常识7 1…………………………………………………………………………专题一 管理职能V S政府职能7 1…………………………………………………………专题二 行政组织V S人事制度7 2…………………………………………………………专题三 经济制度V S分配制度7 5…………………………………………………………专题四 货币政策V S财政政策7 7…………………………………………………………专题五 毛泽东思想重要考点7 8……………………………………………………………专题六 传统节日8 0…………………………………………………………………………专题七 书法艺术8 1…………………………………………………………………………专题八 自然地理8 3…………………………………………………………………………专题九 世界地理8 6…………………………………………………………………………专题十 生活中的科技8 8……………………………………………………………………专题十一 2 0 1 6年新提法9 1…………………………………………………………………常识判断1 砖题库公众号:z t k g w y第一单元 政治部分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一 唯物论三个观点: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决定意识物物质质1.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客观观实实在在性性。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坚持持一一切切从从实实际际出出发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22..运运动动是是物物质质的的根根本本属属性性和和存存在在方方式式33..动动中中有有静静,, 静静中中有有动动,, 世世界界上上所所有有的的事事物物都都是是绝绝对对运运动动与与相相对对静静止止的的统统一一意意识识意意识识是是人人脑脑的的机机能能和和属属性性,, 是是对对客客观观存存在在的的主主观观反反映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正确确的的意意识识,, 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歪曲曲反反映映客客观观事事物物及及其其发发展展规规律律的的意意识识, 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关关系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物质质决决定定意意识识,, 意意 识识 对对 物物 质质 具具 有有 能能 动动 作作 用用正 确 意 识 对 事 物 发 展 起 促 进 作用, 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方方法法论论:: 要用运动、 变化、 发展的眼光看 问 题要 坚 持 一 切 从 实 际 出发, 实 事 求 是; 又 要 重 视 意 识 的 作用, 重视精神的力量例例:: 南南人人不不梦梦驼驼,, 北北人人不不梦梦象象。
例1】 作家肖伯纳说: “ 人生有两大悲剧, 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 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 学者周国平则说: “ 人生有两大快乐, 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 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 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于是你可去品味和体验 ” 从哲学角度看, 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观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砖题库公众号:z t k g w y2 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 有选择的【 例2】 “ 满眼风光多闪烁, 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 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B.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专题二 辩证法主主要要内内容容:: 两两个个观观点点、、 三三大大规规律律两个观点— — —联系和发展三三大大规规律律—— —— ——质质量量互互变变规规律律、、 对对立立统统一一规规律律、、 否否定定之之否否定定规规律律联系和发展世世界界普普遍遍联联系系联系指事事物物之之间间以及事事物物内内部部诸诸要要素素之之间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事物与事物之间, 即外部联系;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 即内部联系(( 客客观观性性、、 普普遍遍性性、、 多多样样性性、、 条条件件性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果联系世世界界永永恒恒发发展展发展的实实质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适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例1】 颜之推在《 慕贤》 中指出: “ 是以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也; 与恶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自臭也 ” 这一论断主要说明: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常识判断3 砖题库公众号:z t k g w y三大规律质质量量互互变变规规律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过程程))质质、、 量量和和度度质质:: 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 其 他 事 物 内 在 规定性量量:: 事物的规模、 范围、 程度; 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排列列组组合合度度:: 一一定定事事物物保保持持自自己己的的质质的的量量的的限限度度、、 范范围围量量变变和和质质变变量 变— — —事 物 数 量 的 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是一种渐进的、 不显著的变化。
质 变— — —事 物 根 本 性 质的变 化, 是 渐 进 过 程 的中断量 变 和 质 变 的 区 分 标志— — —是否超出度方方法法论论意意义义坚持适度 原 则; 注 意 事 物的数量变化( 重视积累、 防微杜 渐) ; 创 造 条 件, 促 使事物向好 的 方 向 转 化, 注意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的 统 一, 正 确 处理 改 革、发 展、稳 定 的关系 例例:: 合合抱抱之之木木,, 生生于于毫毫末末;;九九层层之之台台,, 起起于于累累土土;; 千千里里之之行行,, 始始于于足足下下))对对立立统统一一规规律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源泉泉、、 动动力力和和实实质质内内容容,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实质质和和核核心心,, 是人们认识 世 界 和 改 造 世界的根根本本原原则则))同一性 和 斗 争 性 是 矛 盾的两个基基本本属属性性 矛矛盾盾在在一一定定条条件件下下可可以以相相互互转转化化))内内外外因因辩辩证证关关系系原原理理::11..含含义义:: 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指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外部矛盾22..关关系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 本 原 因, 是 变 化 的根据;外因是 事 物 发 展 的 第 二位的 原 因, 是 变 化 的 条件, 外 因 通 过 内 因 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