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合成氨复习题答案Word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日度
  • 文档编号:215816275
  • 上传时间:2021-11-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合成氨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 使用不同催化剂,甲烷蒸气转化反应速度是( B )   A、相同 B、不相同 2、脱碳工序采用的苯菲尔法属于( B )A、物理吸收; B、化学吸收; C、水吸收3、合成氨原料气的脱硫采用氧化锌法脱有机硫要求的温度是( A )   A、较高, B、较低,  C、无所谓4、一氧化碳随变换的进行其最适宜温度( B ) A、不断升高, B、不断降低, C、没有变化5、合成氨生产中甲烷蒸汽转化从化学平衡角度看,应尽可能在什么条件进行( B ) A、低温. 低压. 低水碳比 B、高温. 低压. 高水碳比 C、低温. 低压. 高水碳比6、甲烷蒸汽转化防止析碳的主要措施是( C ) A、升温, B、增压, C、适当提高蒸汽用量(水碳比)7、合成氨原料气净化中少量CO的脱除反应称为( B ) A、氧化反应, B.甲烷化反应, C.裂解反应8、热钾碱法脱碳的过程分为吸收和再生过程,其吸收过程温度应该在( B )A、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B、较高的温度下进行 C、无所谓。

      10、下列反应方程式不是二段转化反应的是( D )A.H2+1/2O2=H2O(g)+Q B.CH4+H2O(g)=CO+3H2-Q C.2CO+ O2 =2CO2 +Q D.CO2+4H2=CH4+2H2O(g)+Q11、甲烷蒸汽转化是在加压下的( C )反应A. 强放热  B.弱放热    C.强吸热    D.弱吸热12、一段炉转化管外部传热方式为( B ),管内传热方式为( A )A.强制对流给热 B. 辐射传热 13、一段炉催化剂中毒后,会引起炉内温度( B )A.下降 B 上升 C 不变14、热保护催化剂一般放在二段炉的( C ) A. 下部 B. 中部 C. 上部15、一般情况下,更换催化剂的主要原因是( A、B ). A. 活性下降 B. 阻力上升 C. 年限16、脱硫工序中,最难脱除的硫化物是( D ). A.硫化氢 B. 硫醇 C. 硫醚 D. 噻吩17、钴钼加氢催化剂中真正起活性作用的是( C ). A. CoO B. MoO3 C. MoS2 D. Co9S818、贫液循环量越高,脱碳吸收塔出口残余CO2含量( A ). A. 越低 B. 越高 C. 不变1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苯菲尔溶液的组成成分是( C ) A、K2CO3 B、二乙醇胺 C、KHCO3 D、V2O520、下列关于氨合成催化剂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

      A.温度越高,内表面利用率越小 B.氨含量越大,内表面利用率越小C.催化剂粒度越大,内表面利用率越大 D.催化剂粒度越小,流动阻力越小21、氨合成时,提高压力,对氨合成反应( A ) A.平衡和速率都有利 B.平衡有利,速率不利C.平衡不利,速率有利 D.平衡和速率都不利22、下列不属于甲烷转化催化剂的组成是 ( D )   A.氧化镍  B. 氧化铝   C. 氧化镁 D. 氧化铁23、甲烷化催化剂还原反应为( B ) A. 强放热  B.弱放热    C.强吸热    D.弱吸热24、在甲烷化反应中,每1%CO反应温升大约为( B )℃ A. 59 B. 72 C. 15925、在工业条件下进行的甲烷转化反应为( B )A. 外扩散控制 B. 内扩散控制26、影响氨净值的因素有( A、B、C、D ) A.压力 B.空速 C.合成气体的组成部分 D.触媒活性27.合成催化剂还原好坏会影响 ( A、B、C )A.催化剂生产能力 B.氨净值 C.压缩机功耗 D.催化剂强度28.合成催化剂还原时要以( C )作为第一控制指标。

      A.床层温度 B.氨含量 C.水汽浓度 D.还原气空速29.合成氨是一放热反应,氨净值增加1%,床层温升约为( B )A.20℃ B.15℃ C.10℃ D.5℃ 30.合成回路中的惰性气体包括(C、D )A.CO B.N2 C.CH4 D.Ar31.当空气中氨含量超过( C )时,会很快导致人中毒死亡 A.1.5 B.1 C.0.5 D.0.132.导致合成塔入口氨含量高的原因有( A、B ) A.高压氨分离器故障 B.氨冷器换热效果差 C.惰气含量高 D.氢氮比高33.在氨浓度接近平衡时,提高温度,则( D ) A.正反应速度降低,逆反应速度加快 B.正反应速度加快,逆反应速度降低C.正逆反应速度都加快,且正反应速度增加的更快D.正逆反应速度都加快,且逆反应速度增加的更快34.随着合成氨反应的进行,最适宜温度的变化是( B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35.随着合成氨反应的进行,绝热操作线的温度变化是( A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36.当合成回路中惰气含量上升时,( A、D ) A.压缩功耗增加 B.氨净值不变 C.平衡氨浓度不变 D.平衡氨浓度下降37.氢氮比上升对催化剂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C )A.随氢氮比上升而上升 B.随氢氮比上升而下降 C.存在一个最佳氢氮比 D.没有影响38.氢氮比上升对合成塔出口平衡氨浓度的影响是( C ) A.随氢氮比上升而上升 B.随氢氮比上升而下降 C.存在一个最佳氢氮比 D.没有影响39.当合成塔空速提高时,(B、C、D ) A.出口温度上升 B.出口温度下降 C.出口氨含量下降 D.氨净值下降40.为取得最好的催化剂还原活性,还原操作应尽可能在( C )条件下进行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低温高空速 D.高温高空速41.新鲜气量不变,当合成塔进口氨浓度降低时,会导致(A、B、C) A.合成回路压力下降 B.合成气压缩机功耗降低 C.合成塔出口氨含量降低 D.氨净值降低42.冷激式合成塔的主要缺点是( C )。

      A.床层阻力大 B.催化剂装填量大 C.氨合成率低 D.结构复杂43.氨合成催化剂中Al2O3的作用是( A、C )A.增加催化剂表面积 B.增加催化剂强度 C.增加热稳定性 D.属于杂质,没有作用44.在生产负荷和催化剂活性稳定条件下,维持较低的合成塔入口温度会(B、C、D)A.降低氨产量 B.降低合成塔出口温度C.提高氨合成反应平衡常数 D.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45.造成合成塔催化剂床层同一平面温差较大的可能原因有(A、B、C) A.催化剂还原时空速偏低 B.催化剂装填时未认真扒平 C.合成塔内件安装存在问题 D.系统负荷高46.当合成塔床层温度突然下降时,可采取((B、D)的措施? A.提高负荷,增加放热量 B.开大压缩机循环段防喘振阀C.降低系统氢氮比 D.必要时,投用开工加热炉47.工业生产的合成氨操作条件下,氨合成速度受( C ) A.外扩散控制 B.化学动力学控制 C.内扩散控制 D.内、外扩散控制48.氨合成催化剂长期使用后,( D )。

      A.助催化剂损失严重 B.孔隙率增加 C.平均孔径减小 D.表面积下降二、填空题1、工业上合成氨工艺的原则是在 高温 、 高压 和 催化剂 的作用下将氢氮气合成为氨2、采用固体吸收剂或吸附剂来脱除硫化氢或有机硫的方法称为_干法脱硫_ 在塔设备中用液体脱硫剂吸收气体中的硫化物称为_湿法脱硫 ,钴钼加氢脱硫是以钴钼为催化剂,加氢使_有机硫_转变为 _H2S_ 然后用_氧化锌_ 脱除原料气中的硫化物,达到净化的目的3、一段转化反应机理为 CH4+H2O = CO+3H2-Q CH4+2H2O = CO2+ 4H2-Q 4、变换反应的反应机理为 CO + H2O = CO2 + H2 + Q 5、氧化锌脱硫反应机理为 ZnO + H2S = ZnS + H2O 6、一段炉催化剂活性下降,工艺气残余甲烷含量将 上升 7、若一段炉催化剂有轻微析碳现象,可增加 水碳比 消除8、一段炉催化剂的活性成分是 镍 9、调节一段炉出口甲烷含量的两个变量是 出口温度 和 水碳比 10、衡量变换炉操作性能的尺度是出口 CO浓度 11、使用新低变催化剂,应适当 降低 入口温度来延长其寿命。

      12、少量CO和CO2脱除的方法主要有 甲烷化法 和 铜氨液洗涤法 和 液氮洗涤法 13、甲烷化过程由于要消耗_H2_ 其进口气体中CO和CO2含量必须小于或等于0.5%14、甲烷化炉出口CO和CO2含量必须小于__20ppm__15、苯菲尔溶液吸收剂是 K2CO3 ,活化剂是 二乙醇胺 ,缓蚀剂是V2O5 16、脱碳溶液中加入V2O5的作用是 防腐 17、Ni(CO)4生成的化学反应式是 Ni +4CO= Ni(CO)4 ,温度条件是在180℃以下18、脱碳再生的温度实际就是溶液的 沸点 19、脱碳溶液起泡的主要原因是 溶液受到污染 表面张力 小 的溶液容易起泡20、对于合成氨的反应,降低温度,会使平衡氨浓度 上升 ,但反应速度 下降 21、高压下,合成氨平衡常数会 上升 22、传统凯洛格大型合成氨工艺多采用 多段冷激 式合成塔来保证反应靠近适宜温度线23、采用多段冷激式合成塔主要不足是氨合成率低24、节能型大型合成氨工艺多采用 间冷换热冷却 式合成塔来保证反应靠近适宜温度线25、合成塔入口氨含量上升,会 提高 出口氨含量, 降低 氨净值26、适当提高合成塔空速,会使氨净值 降低 ,氨产量 上升 。

      27、提高合成塔空速带来的不利因素是使 系统阻力 增加,增加 系统能耗 28、传统氨合成催化剂以 Fe3O4 为主要成分,还原后,成为具有极大表面积的 α-Fe 29、氨合成催化剂的粒度与活性成 反比 30、在传统的凯洛格工艺中,通过调整 工艺空气量 来控制新鲜气的氢氮比31、高温高压下,氢对材质的腐蚀主要包括 氢脆 和 氢腐蚀 两种情况32、分离含氨混合气的方法主要有 冷凝法 和 水吸收法 33、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