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性(1)教学设计.doc
3页可能性(1)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 44 至 45 页 二、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 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 《标准》将“概率”作为义务教 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从第一学段起 就安排了有关的学习内容本课时是第一课时,隶属于“概率”范畴由于知识 比较抽象,低龄段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本课时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 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对 于纷繁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以结果能否预知为标准,可以分为一定现 象和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两大类确定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所出现的 结果是可以预知的随机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 确定的 “可能性”单元是学生学习概率知识的开始活动中初步体会了有些事情 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生 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如果缺乏对随 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学生较难建立这一观念因此,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 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球试验、涂色活动等。
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 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 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 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根 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 和判断的所以教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 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 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具体 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过程中,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及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能判断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 不确定的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概率意识及数学应用意识,学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 生活中的现象,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2)让学生更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 价值,培养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3、教学重难点: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五、教学准备: 教具:PPT 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故事引入:(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师:一个大臣得罪了国王,国王想判他死刑,大臣不服国王想了想,说:“那 么把你的命运交给上天吧 ”“我有 2 张签,一张写着“生”字,一张写着“死”字, 抽到“生”就是天让你生,抽到“死”就是天让你死 ”同学们,从可能性的角度你们 觉得大臣的命运如何?(可能生,也可能死) 板书:可能 师:也就是说,大臣抽签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但是一心想害死大臣的国王却在 两枚签上都写了一个“死”字小朋友,如果再让大臣来抽签的话,结果会怎 样呢?(大臣抽到的一定是写着死字的签;可能抽到写着生字的签吗?也就是 说抽的结果确定,一定是死;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生) 板书:一定 不可能 师:看来大臣是死定了,幸亏大臣的一位朋友想了一个计策。
第二天,国王在 审堂时,让大臣抽签大臣抽了一枚签,你猜怎么着?大臣把抽到的签吞进了 肚子里国王只好打开另一枚签,发现上面写着死字,以为大臣抽到的是生字 签,就只好放了这个大臣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替这个大臣捏了一把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可能性》这个数学问题板书:可能性) 你是怎样理解可能性的?生交流后,一起看看: (二) 、互动新授 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但节目 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 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 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 (以抽到跳舞为例) 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 4.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5.师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 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 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板 书:可能 不可能 一定)(三) 、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 45 页“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红棋子和绿棋 子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绿 棋子?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等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组织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2.完成教材第 47 页“练习十一”第 1 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 47 页“练习十一”第 2 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教师发彩色球让学生验证摸一摸,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 连 4.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 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 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作业:教材练习第 47 页第 3、4 题板书设计: 可能性(1) 可能(不能确定) 不可能(完全确定) 一定(完全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