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一.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ji****n
  • 文档编号:47512417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92.0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一)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一)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8 世纪世纪 60 年代年代 人类迈入“蒸汽时代”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的背景 (1)前提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2)积聚了丰富的资本英国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3)有大量的劳动力圈地运动盛行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农产品,同时扩大了国内市场 (4)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 (5)必要性——18 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的迅速扩大,推动了 对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改造 2、主要发明: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1785 改良蒸汽机 1765 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英国) 交通运输业:富尔顿: 汽船 (美国) 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国) 新兴产业部门: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二)“从工场到工厂” (1)工厂生产制度的出现 (2)工业革命引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动 从人类生产方式看工业革命后,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的出现,又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了城市化的浪潮。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工业革命的拓展 1840 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 世纪中期为法、美两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 美国工业革命进行中的重要特点与贡献──生产的标准化 2、工业革命影响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幅度提高了社 会生产力,丰富了物质生活 (2)促进了近代城市化进程 (3)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 易,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 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西方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世界市场的作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 (1)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2)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冲击了当地落后的 社会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3)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工业革命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二、工业革命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 1、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1832 年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内容: ① 调整选区,取消一部分贵族操纵的“衰败选区”,增加或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 ② 整顿了选举的财产资格,使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结果: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提供了保障 2、美国的两党制最终形成 3、法国民主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4、俄国 1861 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国的统一与君主立宪的确立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实践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各种弊端日益暴漏 (2)阶级基础——19 世纪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英国宪章运动 1832 议会改革后,无产阶级仍然被排斥在议会之外,政治上毫无权利 目的:争取普选权 做法:1936 组织“伦敦工人协会” 1937 起草《人民宪章》:年满 21 岁的男子有普选权 结果:政府镇压,一部分人成为改良主义者 (3)思想基础——德德国的古典哲学、英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思想的伟大转变: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 (4)主观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经验 2、标志: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内容: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 指出了阶级斗争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揭示了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 4、意义:《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的马克思主义诞生; 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 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第一国际 1、历史背景:(1)从 19 世纪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欧洲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理论建设为其成立奠定了基础; (3)1863 年 6 月沙皇俄国血腥镇压波兰人民起义直接促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2、主要贡献:1864 年 9 月 28 日“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马克思为协会做了大量工作: 亲自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 3、性质: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

      4、任务:(1)指导、支持、团结各国工人的政治经济斗争 (2)帮助各国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 1876 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宣告解散,在 12 年的历程中,马克思始终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三)巴黎公社的成立 1、背景:1870 年,普法战争的失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第三共和国但 是新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推行投降卖国政策,割地赔款;对内打击人民力量,企图 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导致了巴黎人民再次掀起革命 2、成立:1871 年 3 月 18 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3、革命措施: (1)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等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独立的治安、立法、司法机构,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2)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4、性质:巴黎公社在政治上主要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在经济上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5、意义: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后来的无产阶级斗争提供 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树立了无产阶级英勇战斗的光辉形象。

      6、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著名的《法兰西内战》 内容:这份宣言深刻地揭露了法国梯也尔政府的反革命实质,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的革 命精神, 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有力地回击了阶级敌人对公社事业的造谣诽谤 7、失败原因: (1)具体原因: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巴黎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缺少物质基础),势力孤单, 没能发动广大农民(缺少群众基础)最终导致巴黎公社失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四)第二国际:1889 年 7 月 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 巴黎 1、背景: (1)19 世纪 70 年代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发展时期,工人数量增加但处境艰 难 (2)第一国际解散后,科学社会主义传播,恩格斯给予指导 (3)各国工人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并要求加强国际联系 2、主要活动 (1)提出工人阶级必须利用一切手段保障自身权利; (2)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3)指导欧美工人运动 (4)倡导通过合法的议会斗争争取政治、经济权利 3、意义:(1)迫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增加劳动立法,工人境遇得到改善。

      (2)工人争取民主的斗争推动了近代社会的民主进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