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32].docx
10页《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教师:林治香单位:海拉尔区哈克学校教学课题:《卜算子·咏梅》 陆游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视频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课文2、 抓住词中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词的艺术手法3、 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 通过比较阅读,说出和毛泽东的同题词有何异同点教学重难点:1、抓住词中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词的艺术手法2、 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 课前活动师:同学们,课前我们一起做一个有关诗歌的小游戏,找出并点击陆游的诗歌,看哪位同学做得又快又准确正确: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二、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课前游戏,可以发现我们已经学过很多陆游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陆游的一首词,就是《卜算子·咏梅》解题:卜算子(词牌名,词的格式)咏梅(题目,词的内容,吟咏梅花)陆游对梅花情有独钟,他的诗作中有关梅花的有一百多首。
三、 相关内容介绍1、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因“喜论恢复”受到投降派忌恨,受人排挤,结果被黜免,回乡闲居至死2、创作背景: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 写这首词的时候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 四、 初读,感知内容1、 自由朗读(结合注释,订正字音,初步感知词的内容)2、 指名朗读(读准字音)3、 看配乐朗读视频(注意字音和停顿,感受画面)4、 指名朗读(纠正字音,指导停顿)《卜算子·咏梅 》 陆游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5、全班齐读(注意停顿)6、自读,结合注释,通译全词,把不懂的地方找出来,大家一起解决译文: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
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嫉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五、 整体感知:师:在理解词的意思的基础上,你能概括这首词的上下片的大意吗?上片写梅花孤独寂寞与备受摧残的境况下片通过梅花来写自己的高尚节操六、 品析词作,合作探究好词不厌百回读,每一首诗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下面我们一起来品读这首词小组合作探究)1、 词的上片主要写了哪些意象?给你什么感受?有什么作用?驿站 荒僻、冷清上片 意象 断桥 荒凉、破败黄昏 惆怅、萧瑟风、雨 凄凉、惨淡烘托:梅花孤寂凄凉的境遇以及它的愁苦之情2. 这首词上片写环境,下片写品格思考词的下片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从哪里体现出来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孤傲高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矢志不渝3、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表面写梅的品格,实际写人的品格,这种写法是托物言志4、词中的“梅”、“群芳”的形象各自隐喻什么?联系本词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梅 :饱经忧患的词人群芳 :当权的投降派。
5、 小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环 境(凄凉的境遇、愁苦之情) 喻陆游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的政治打击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品 格 陆游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们的傲岸性格陆游即便粉身碎骨也还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6、指名朗读(有感情朗读,读出词上片梅的孤寂凄凉和愁苦之情,读出词下片梅的孤傲高洁七、 主旨探究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 八、同题比较师:自古以来,吟咏梅花的诗词很多,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也写了一首《卜算子·咏梅》,下面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首词的别样意境1、《卜算子 · 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 ,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 她在丛中笑。
2、感受时代,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心情陆词背景: 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毛词背景:此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 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3、结合时代背景,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 屡受排挤的主战派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2)感情基调不同:陆 游:低沉孤高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3)两首词在中心上有什么区别?毛泽东: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现了共产党人对困难的蔑视、以及英勇无畏、光明磊落、乐观自信的情怀陆游: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来表达自己报国无门,面对排挤和 打击宁折不屈的情操,正是词人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写照。
4、小结:师:两首都是写梅花的词,题目相同,为什么表达的中心思想却不相同呢?(时代背景不同,作者经历不同,作者胸怀不同)九、作业设置:(任选其一)1、 课后收集一些写梅花的诗词,进行交流并和这两首诗比较欣赏2、你喜欢那种香草作为自己品格的象征?为什么?写一段文字表达板书设计: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站 意象 断桥 → 烘托:梅花孤寂凄凉的处境 黄昏 风雨 梅 孤傲高洁 人 → 托物言志 矢志不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