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验指要.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验指要 单元 课题 测验名称 测验类型 测验目标 测验材料 测验建议 1.我们的生长发育 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 分组查看 培养学生利用简朴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才能 1.必备材料:皮尺、体重秤等测量工具 2.自备材料: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以及空白“身体生长记录卡” 每个同学都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对比切实,我们理应强调在测量时要留神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测量头围时,理应测量额头周边,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 二 6.昼夜交替 探究昼夜交替的现象 分组测验 1.体验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设举行验证,培养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举行模拟测验验证推测的才能 2.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才能 1.必备材料: 手电筒 2.自备材料: 小球(地球仪)、大头针、五角星 1.将五角星贴在北边的天花板上,当作北极星; 2.在地球仪的北回归线上插上大头针,作为地球上的物体;3.用手电筒代表太阳;4.让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
留神在转动的时候地球地轴的北极始终要对着北极星 二 7.谁最先看到日出 地球的自转 分组测验 能通过查看、测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记录现象,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测验探究生活在杭州、武汉、成都、拉萨等城市的人谁最先望见日出 1.必备材料:地球仪、手电筒 2.自备材料: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代表太阳的手电筒在测验的过程中是不能动动的动的手电筒不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让杭州让杭州、武汉、成都、拉萨这几个城市经体验昼历昼夜的交替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测验篇目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测验篇目 单元 课题 测验名称 测验类型 测验目标 测验材料 测验建议 二 8.昼夜温度的变化 探究昼夜温度变化的理由 分组测验 1.通过模拟测验,能对昼夜温差变化现象举行科学的解释 2.学会分析数据,能从已有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乐于与他人合作 1.必备材料:温度计、白炽灯 2.自备材料:黑色的纸袋等 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记录,察觉四支温度计温度的变化规律强调学生不要用手触摸炽烈的白炽灯 二 9.一天中的动植物 牵牛花一天的变化规律 个人查看 1.通过查看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物的行为习性和植物的花开、花闭产生重要影响。
2.能对植物举行屡屡查看,察觉它们的变化,建立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的熟悉 1.必备材料:牵牛花或其它一种植物 2.自备材料:纸和笔、钟 1.确定查看对象,做好查看打定 2.学生查看牵牛花或其它一种植物一天中的变化处境并记录 三 10.卵石的形成 1.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分组测验 熟悉各种自然气力对地表变更的作用,了解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 1.必备材料: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火柴、 2.自备材料:无 将一块板岩用燃烧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加热后急速放入冷水中; 反复几次,查看发生的现象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测验篇目 单元 课题 测验名称 测验类型 测验目标 测验材料 测验建议 三 10.卵石的形成 2.岩石的磨圆作用 分组测验 1.通过指导学生熟悉卵石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熟悉滚动水的气力、重力对地表变更的作用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规律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才能和想像才能 1.必备材料:水槽 2.自备材料:粘土、带盖的玻璃杯、碎砖、 沙、水等。
1.将碎砖拿出来用手摸一摸,然后放2块在桌上,其它的和小石子、沙、水等一并放入有盖的玻璃杯中,不停地摇动玻璃杯到5至6分钟,使杯中的水完全变成砖的颜色 2.将杯盖开启,拿出碎砖,和桌上的碎砖举行对比 三 11.溶洞 1.探究稀盐酸与石灰岩的回响 演示测验 让学生通过查看熟悉溶洞并感受到其美观与特殊,了解到溶洞内有千奇百态的景象 1.必备材料:稀盐酸和滴管 2.自备材料:无 用滴管将稀盐酸滴落在石灰岩石上面,查看发生的现象留神不要将稀盐酸滴到衣服和皮肤上,假设溅到皮肤上要实时用清水冲洗 三 11.溶洞 2.探究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回响 分组测验 1.能够对查看到的现象举行大胆的想象,并应用类比推理对溶洞以及钟乳石等的形成举行揣测 2.探究中能够与人合作、积极交流,不断体验告成的喜悦 1.必备材料:烧杯、澄清的石灰水、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石灰石等 2.自备材料:吸管 1.往澄清的石灰水吹进二氧化碳,查看发生的现象石灰水便浑浊2.持续往浑浊的“石灰水”里面吹二氧化碳气,查看发生的现象水又逐渐的变清了3.用酒精灯给再次变清的石灰水加热,直到水分蒸发,查看发生的现象。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测验篇目 单元 课题 测验名称 测验类型 测验目标 测验材料 测验建议 三 12.升高的河床 探究水土流失 分组测验 培养学生应用比较试验研究事物相互关系的才能,熟悉水、土、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1.必备材料:水槽两个,长木板两快,土,草皮 2.自备材料:喷壶、水 测验中应操纵的条件是:斜坡的坡度、长度,冲刷的时间、水量,水下落的高度等; 不同的条件是“地面”的笼罩物不同,一个有草皮,一个松土袒露测验前要引导学生比较两组测验中的一致条件和不同条件,材料方面:用做“山坡”的木板应相对较大一些,而且两块大小要一样;长有植物的“坡面”要从地上铲一块带有草和草根的自然草皮笼罩在木版上,喷壶的盛水量应稍大一些,喷头略小,使喷出的水平匀而不分散 三 14.唐山地震 地震产生的理由 分组测验 能用模拟测验感受地震产生的理由验证揣测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才能和合作探究的才能 1.必备材料:无 2.自备材料:竹片 1.将竹片对弯折,幅度不要太大 2.将竹片对弯折,幅度要大,直至竹片断裂 三 15.庞贝城的消逝 火山的形成理由 分组测验 通过对火山喷察觉象的研究,培养学生设计测验以及推梦想象才能。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会积极动脑、动手,与人合作的喜悦 1.必备材料:无 2.自备材料:扎眼的塑料瓶 、半瓶红墨水 、橡皮泥 1.将瓶盖上扎出5至6个小眼,瓶身的其它地方也可以多扎眼 2.在瓶子里装半瓶红墨水 3.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的小眼,然后用力挤压瓶子,可以看到瓶内的压力向各个薄弱处释放的情景体会从薄弱地方出来的更多更强的感受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测验篇目 单元 课题 测验名称 测验类型 测验目标 测验材料 测验建议 四 17.四季星空 探讨四季星空的成因 分组测验 1.了解四季星空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2.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探索需要持之以恒 1.必备材料:太阳、楼房、周边的景物 2.自备材料:无 “楼房”比作太阳,围绕楼房转圈的“人”比作地球,看到的“景物”比作星空然后把学生带到室外,围绕教学楼或者其他建筑物转一圈,查看看到的是哪个方向的景物,被拦住的是哪个方向的景物,呈现在转圈者眼前的景物是怎样交替展现的 四 17.四季星空 四季的成因 演示测验 1.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2.会记录星图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探索需要持之以恒。
1.必备材料:三球仪 2.自备材料:无 1.拿出三球仪,将电源开启,使灯泡发光(太阳) 2.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轴倾斜地指向北极星且方向保持不变 19.水结冰了 熟悉霜是由水蒸气变成的 分组测验 能通过做形成霜的模拟测验知道温度的变更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1.必备材料:温度计 2.自备材料:深色搪瓷杯、冰、盐 1.选择深色外壁的搪瓷杯,提示学生查看或摸一摸杯的外壁有无水的存在 2.装入一些冰,再洒一些盐与之混合,测量杯内冰盐混合物的温度 3.静置,直到冰外壁展现白色的晶体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