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温州200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docx
5页浙江温州200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宇宙里有些什么大约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太阳也在其 中从地球上望出,银河就像一个环,套在地球周围这是一个美丽的环,当它一半没在地 平线下,另一半横过天空的时候,人们就说,这是一条天河,它把多情的织女和牛郎隔开了 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 1000亿颗以上的星星啊! 1000亿,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1000 多年!这就是整个宇宙吗?不,这还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 ▲ 的小点点节选自《宇宙里有些什么》)8、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答: ▲9、 请找出列数据说明或打比方说明的一个句子,并简要说说它的作用2分)句子: ▲ 作用: ▲ 10、 填入划线句子空缺处最恰当的一个词语是( ▲ ) (2分)A. 妙不可言 B.微不足道 C.微乎其微 D.无微不至【参考答案】8、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银河系的特点9、 例如:句子:从地球上望出,银河就像一个环,套在地球周围作用:用环来比喻银河,说明人在地球上看到的银河的形状,使说明生动具体,有利于读者 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10、 B(2003年浙江温州中考试题)实话实说① 实话,是对事物最本质的认识;实说,是对这种本质表达的一语道破。
实话实说是自 我内心真实反映的一种直白外观:我说即我所想、我所做② 实话实说是需要勇气的日本某音乐指挥家在年轻时一次关键的考试中,突然发现乐 谱不对一一但这么重大的考试,在场的都是权威考官一一能出现错误吗?万一……他战胜了 自己的犹豫,让音乐停下来,勇敢地说出了 “不”……结果他赢得了满堂喝彩因为他的“发 现”就是这次考试的一个有意安排如果他明知有错却屈从于考场的压力,而对自己的判断 产生动摇,那么他一生的命运可能就会流于平庸③ 实话实说是需要智慧的在“文革”中,彭真同志坐了九年牢恢复工作后,1979 年的一天,他到中央党校作报告下边有人递条子,询问他九年狱中生活情况,他看了一眼, 继续讲话,就在这时,突然停电了过一会儿又来电了这时,只见他拿起纸条念了一下, 然后说:“这九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但你想开了,它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过像刚才灯暂 时灭了一会儿一样现在,灯重新亮了,我们该做什么,就应该去做什么了他的句句属 实的话,引来长时间的掌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老革命家的智慧和胸怀④ 实话实说应是一种勇气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一种最简单的说话方式,同时,它也应是 一种说话表达方式返璞归真的最高境界,它与世俗的直言粗语有着天壤之别。
1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 (3分)A. 实话,是对事物最本质的认识;实说,是对这种本质表达的一语道破B. 实话实说是需要勇气的C. 实话实说是需要智慧的D. 实话实说应是一种勇气和智慧的结晶12、 选出文章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 ) (3分)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 为什么说“实话实说”与“世俗的直言粗语有着天壤之别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谈谈 你的看法3分)答: A 14、 下面这个材料能否作为事实论据来证明第②段中“实话实说是需要勇气的”这个论点, 为什么? (3分)【材料】50年代初,有一次周总理刚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笔放在桌子上,就接受一个美 国记者的采访那个美国记者看见桌上放的是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便说:“请问总理阁下, 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言下之意是“你们中国人连钢笔 都生产不出来二周总理听完这位美国记者的话后,微微一笑说:“提起这支钢笔啊,那可说 来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钢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 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答: ▲【参考答案】11、 D12、 A13、 “实话实说”与“直言粗语”的主要区别是:(1) “实话实说”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2)“实话实说”是对事物本质表达的一语道破;(3) “实话实说”需要勇气和智慧。
14、 不能因为“周总理妙答美国记者”这个事例表现了周总理的聪明才智,它能证明“实 话实说是需要智慧的”这一论点,但不能证明“实话实说是需要勇气的”这一论点2003年浙江温州中考试题)竹林深处人家⑴江南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 他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 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 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 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 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⑵我们沿着一条路边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 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 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 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 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了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巳经发现另一条山 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⑶穿过一处最密的竹海,我们便来到一处较高的竹坞,在这里可以越过先前路上的竹树 顶看得更远、更高举目四顾,除了竹子,还是竹子前面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山,但你不可 能看到绵延的山势和一点泥土,也不可能看到竹坞深处那里有缺口通到山背后去,因为你能 看到的只是竹子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是束 手无策你看,那样密的竹林,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仿佛整个大自然就是竹林构成的陪 我们来的当地的朋友却满意地笑了,他不是从画家的观点去考虑问题,画家的话只说明了这 里的竹林旺盛,是名副其实的竹乡,而这不正是意味着这里的竹材和竹笋的丰收吗?这当然 是件好事情他是以竹乡为家的护林员,是专管栽种竹树和保护竹林的⑷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 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 回过头来,发现山麓的竹林上出现了缕缕轻烟那是雾还是山岚?都不是,那是竹林深处人 家的炊烟那位当地朋友说,那里有村庄,有人家,只是在竹海上面连一点痕迹也看不到, 如果不是烧饭的时候,就连这一点炊烟也没有朋友,我们竹海里的村庄可热闹呢。
⑸于是我们便向深藏在竹海里的山村进发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 处,但是从山坞再钻入竹海里,越山涧,过竹桥,爬石路,比想像的要远得多后来逐渐地 听到鸡鸭一类家禽的叫声,知道山村近了,再后来又看见孩子们赶着山羊回来,我们已经踏 进村庄的街道上了在路边,在空地上,在人家的门口,几乎全晾着新鲜的笋干,和晒着黄 色带着斑点的竹箸竹乡里的竹材早就运到外地去支援经济建设了,只有这两样东西留在乡 里进行加工⑹竹乡里的房子,尽可能利用本地出产的竹材,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连板壁、地 板、门窗也无一不是竹的家家户户用的,不论家具和器皿全都是竹子做的,这是走进任何 一家人家首先得到的鲜明、突出的印象放眼望去,凳子和椅子、台子、凉床、碗橱、衣柜、 茶几、摇篮、鸡笼和兔笼,还有斗笠和各种用具,全都是各种竹子制成的,接山泉用的水管 是竹子,甚至穿的鞋子也是竹箸做的在这样的人家里,我呼吸到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感 到非常舒适主人从门外抓一大把晾在匾箪里的盐笋干来招待我们,又用山泉水沏上一杯碧 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的新竹的气息一一事实上这里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我想,在 竹林深处人家,在到处是竹具的环境里,再也没有比用山泉沏当地出产的碧螺春和吃新晒的 尖笋干更和谐更有情调了。
⑺我们正要离去,忽然传来了女孩子们的欢笑声那声音隐蔽在竹林深处,看不见人, 声音却越来越近后来她们终于拨开竹林出现了,原来是一群拾竹箸的女孩子回来了⑻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像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 的清香,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15、作品前三个自然段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乐不同的竹林景物,请分别找出一处,加以概括(每 处的概括不超出40字)3分)(1)远处所见 ▲ ⑵深入竹林所见 ▲ ⑶登临竹坞所见 ▲16、 作者对竹子的描写很有特色,按下列要求从文中各找出一处同竹子相关的句子3分)⑴从色彩上找 ▲ ⑵从声音上找 ▲ ⑶从气味上找 ▲ 17、 面对竹海,画家和护林员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感受2分)答: A 18、 请简要分析作品内容与文题(竹林深处人家)的关系2分)19、 本文有很多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请从语言的角度自己设计一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并 简要说明问题设计的理由(不能抄用试卷上的题目)5分)问题: ▲ 理由: ▲ 20、 景物描写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特点,还要“寓情于景”,传达出作者的情感请结合自己 的体验,简要谈谈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分)【参考答案】15、 例如:(1)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2) 两旁高大的竹林把路的上空盖着,我们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3) 除了竹子,还是竹子前面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山,但你不可能看到绵延的山势和一点 泥土,也不可能看到竹坞深处那里有缺口通到山背后去,因为你能看到的只是竹子16、 (1)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2) 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3) 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像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17、 画家认为那样茂密的竹林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仿佛整个大自然就是竹林所构成的,如 果要他绘画,实在束手无策;护林员则认为竹林如此茂密,正显示了竹和笋的丰收,当然值 得欣慰,禁不住满意地笑了18、 这篇文章的内容正好切合文题因为文题是“竹林深处人家”,而内容正紧扣着“竹林” 和“人家”两部分作者先写从竹林深处所见竹林的广阔茂密,然后写进入竹林深处,到达 竹乡,最后写竹乡人家的生活19、 例如:问题:本文用了许多贴切的比喻,请找出一句,并作简要分析理由:用许多贴切的比喻是本文描写竹林特点的主要方法之一。
读者通过对文中比喻句的分 析,能够加深对这一修辞方法在描写景物中的作用的理解,提高品味、运用语言的能力20、 作品通过记叙和描写江南竹乡的秀丽的风光、竹林深处人家的生活特色和生活情趣,表 达了作者对竹乡风光的喜爱,对勤劳、朴实的山村人民的热爱,对竹乡人家宁静、简朴、和 谐、自然的生活的向往评分标准:8至10题每题2分;11题至16题每题3分;17、18题各2分;19题5分; 20题3分,共36分第9题句子和作用各1分;13题答对一处即可给分;14题判断1 分,说明理由2分;15题的概括不甚符合题意或超过规定字数的酌情扣分;17、18、20 题意思基本对即可给分;19题拟题2分,理由3分拟题要符合题意,如从语音、词语解 释等知识性方面拟题或抄用试卷题目不给分2003年浙江温州中考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