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思考.docx
5页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思考 北京林业大学 李仲秋Reference: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我们必须要针对以往固定资产“家底不清”、重复购置的现象,祛除管理不到位,共享渠道不畅等弊病,应用网络技术,建立共享平台,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稳定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和评价考核体系Keys: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F233高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正常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界定,提高了固定资产认定标准,即高等学校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将达不到固定资产核算单位价值,但数额较大的列为“存货”的规定,改变了固定资产小而全的核算局面,使固定资产核算更为合理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固定资产分类多,数量大固定资产的数量、类别、价值反映高校办学规模及教学条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资产总量也随之迅速增长,但在用、新购、报废资产混在一起,管理混乱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原有分类也难以实现固定资产明细管理,影响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计算2.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大部分高校未按照相关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与实物资产数据严重不符尤其是建筑类固定资产的基建、修缮项目工程常因质量、工期、项目预算变更等争议问题,很难按正常程序验收、竣工、结算,而这些又是关系到学校在建工程能否转增固定资产价值的关键所在建筑类固定资产数额较大,也就直接影响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更谈不上对固定资产的成本核算3.多部门管理,责任不清固定资产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固定资产管理与使用过程中,涉及部门众多以我校为例,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是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管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家具用具,图书馆和各个学院资料室分管图书资料,基建房产处管理房屋,财务处根据各部门传递的财务信息,对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和处置进行账务处理与核算这种多部门管理模式,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工作协调性差。
4.资金来源渠道多,重复购置现象严重随着教育拨款逐年增加,高校可以运用更多的财力资源,投人大量资金进行实验室建设,其中很多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示范中心,这就需要大量购置高性能的实验室设备由于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样性,高校往往忽视现有固定资产存量的分配,致使固定资产购置随意性大,重复性购置固定资产现象严重,导致设备使用率低下,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5.内控制度欠缺或不完整,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资产的具体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脱节,缺乏应有的内部检查、核对和监管,分工不清,责任不明,监督不力既无健全的制度,更无严格的责任追究办法二、严格执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1.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将固定资产分为以下六类: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固定资产分类明确,为固定资产折旧提供了完整准确的数据基础,除文物和陈列品[来自www.lW5U.com]、图书、档案、动植物,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外,其余在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且不考虑残值这有利于高校教育事业支出和教育成本核算的均衡性,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促使高校固定资产合理配置,发挥最大的潜能。
2.以固定资产提折旧为契机,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盘点,摸清家底要求以物对账、对账查物,按照程序进行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废的审批处理,完成账实相符的基础工作,准确计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补提原来未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往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尚可使用年限等信息没有全面记录,这就需要必须按照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的部分,对新购进的固定资产按每一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进行合理预计,为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提供依据,将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提上日程3.制定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基建房产处、财务处等多部门实行归口管理,学校下设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对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管理流程以及奖惩办法进行明确规定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只有建立完整、准确、安全的基础数据库,才能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4.高校结合学校实际,在严格遵守国家各类科研计划管理办法的前提下,制订切实可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和项目实施办法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在预算管理环节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经费的控制与分配,避免重复购置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牵头,按照新规则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固定资产配置预算、资产人账、使用、处置等管理要求全部内置于信息系统中,使资产的状态、使用率、共享情况和调剂情况及时反映到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的信息平台上,随时通过网络查询固定资产存在的状态,提高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周转率,实现固定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5.健全固定资产的监管体系,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高校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对大额固定资产购置,要采取专家论证,审计监督、集体决策对购置计划方案进行审批,保证决策的合理性高校固定资产从购置阶段就要保证透明性、公正性、规范性,实行政府采购与公开招标方式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管理,完善岗位分工责任制,形成相互制约的工作管理控制体系,保证各岗位职权之间的制约平衡,防止固定资产的损耗和流失,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6.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降低固定资产使用成本,提高固定资产的运行效率建立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固定资产评估既要包括定量评价因素也要包括定性评价因素,要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分类考核与综合考核,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绩效考核与预算考评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和科学的考核方法,提高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来自www.lW]和有效性收稿日期:2015 -09 -25:姜洪云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