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2960353
  • 上传时间:2018-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欢迎到访我的主页: 【作 者】康秀华 【作者简介】康秀华  大连水产学院社科部, 邮编 :116024 【内容提要】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改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呈正比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虽然成反比关系,但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的幅度要小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商品使用价值总量的增长要快于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这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 【关 键 词】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关系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认为:第一,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任何一个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第二,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装备水平, 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状况,科学技 术发展和应用程度等第三,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 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劳动生产率是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例,而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例第四, 劳动生产 率的变化,只是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而不是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8个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不管 劳动生产率多高或生产出多少产品,永远只具有相当于8个小时劳动的价值第五,各种复杂程度不同暨在技术上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的价值量如何比较呢?传统观点把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认为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上述我们引证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暨技术进步关系的观点,这些观点的问题在于:第一,传统观点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又是由劳动生产率暨技术进步决定的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商品的价 值量归根结底是由劳动生产率决定的,还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或者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共同决定的? 第二,如果说商品的价值量归根结底是由劳动生产率暨技术进步决定的,那么, 劳动生产率暨技术进步又是怎样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暨技术进步只决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如1年、1个月或1个小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而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无关,或者说,是否无 论劳动生产率怎样提高,都不能提高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

      第三,商品的价值量除了由劳动生产率暨技术进步所决定之外,与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企业为了获得利润而展开相互竞争之间有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市场的供求关系,企业间的竞争是否也是影响价格或商品的价值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传统观点一方面认为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提高,都不能改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另一方面又认为单位时间内复杂劳动的产品的价值量是简单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两倍或三倍这在理论逻辑上是否自相矛盾也就是说,复 杂劳动之所以复杂,是不是因为或者主要是因为其技术较复杂;或者说,劳动生产率高的劳动,是否一般都是技术水平较高和较复杂的劳动如果是这样,那么,何以 劳动生产率提高不能改变单位时间内商品的价值总量,而复杂劳动却能使单位时间内商品的价值量提高两倍或三倍呢?第五,传统观点认为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商品使用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如劳动生产率提高10倍,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也提高10倍,商品的价 值总量没有变化,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却减少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是否可以理解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价值量越来越不一致,越来越分离 这其中是否蕴含了这样的道理: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无限的,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的增长也是无限的,在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无限降低或缩小的。

      也就是说,随着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在不断增加,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却在趋于降低这样,即使 劳动者所获的工资或劳动力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者所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也是在不断提高的这是否说明了以追求商品的价值特别是剩余价值或利润的市场经济体制或经济运行机制,却实现了使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的增加更快更迅速的结果为了方便讨论并能较好地说明问题,特列下表,表中的数字代表一般的趋势,并不要求十分精确,也不可能十分精确表中纵数第1栏是劳动时间10小时,我们假定在一个工人工作10小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情况表中纵数第2栏至第4栏我们描述了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时间内(10小时)劳动产品的总件数和总价值的变化情况通过表中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时间内商品的总件数和总价值都是提高的但是, 单位时间产品的总件数与总价值量提高的幅度是不同的产品的总件数的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是相同的,从横数第二行到第六行,劳动生产率从1提高到16, 产品的总件数也从1提高到16,即增长了16倍,而 产品的总价值量从80提高到640,只增 长了8倍。

      表中纵数第5行总价值的构成,指的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总产品件数的增加,总产品的价值总量的增加,在生产资料(c) 、劳动力价 值或工资(v) 和利润(m) 三者之间的增加情况其中,生产资料c从20增加到300,增长了15倍;劳动力价值从30增加到120,增长了4倍;利润从30增加到220,增 长了7.3倍 这基本上符合在商品的总价值构成中,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资本积累的发展,生 产资料的增长要快于劳动力的增长的一般趋势的生产资料的不断增长,不仅有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为其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也是利润的不断积累而转化资本投资的结果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利润(m)有2/3左右用于 扩大投资,只有1/3左右用作了消费资料在总价值构成中,利润(m)的增长要慢于生产资料(c)的增长而快于劳动力价值(v)的增 长这基本上符合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平均利润趋于下降的一般趋势基本上符合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利润或剩余价值的增长要快于劳动力价值增长的一般趋势或基本事实 表中纵数第6行是单位时间里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的价值量是呈下降趋势的,但是,其下降幅度与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是不同的。

      表中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倍,而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却只下降了1倍表中纵数最后1行,是劳动力价值或工资与单位产品价值量的比率表中设有这一栏,是为了说明虽然在单位时间内的商品的总价值量中,劳动力的价值量的增长幅度要慢于生产资料的增长与利润的增长但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所引起的单位产品价值的下降,即劳动者的消费品价格的下降,却导致了劳动力价值与单位产品价值量的比率的提高,即劳动者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劳动力价值量从30增加到120,只增加了3倍,但由于 单位产品价值量的下降, 劳动力价值与单位产品价值的比率却从0.375增长到3,即增加了7倍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首先,商品的价 值量的增长归 根结底是由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劳动生产率,包括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过程的组织 和管理、劳动资料或设备的技术先进程度,劳动产品的科技含量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的科学技术进步程度,决定了单位时间内商品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暨科学技术进步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高低就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与全社会劳动产品价值总量的增长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

      如果说,在 100多年前的马克思恩格斯时代, 经济增长除了依靠科技进步,还依靠劳动力的增加等其它因素的话,那么,在科学技 术进步越来越快的今天,经济增长或全社会价值总量的增加,主要或者说越来越多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西方发达国家已从50年代的大约50%,提高到 90年代的70-80%至于任何一个企 业,只有不断提高 劳动生产率和推 动技术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操胜券,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即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价值总量, 这方面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劳动生产率或科技进步决定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增长的观点,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劳动价值论上的意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是劳动生产率高低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时间量度,而不是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其次,劳动生产率暨科技进步的变化不仅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而且也使单位时间内生产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发生变化具体说来,劳动生产率暨科技进步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但是并不像传统的观点所认为的那样,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降低一倍如上表所示,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不足1倍。

      这是因为,以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时间量变,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其生产商品的时间必然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可以取得超额利润,使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的幅度小于其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也提高了,但两者提高的幅度是不相同的由于企业间的竞争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单位时间内商品价值总量提高幅度要小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过去,人们认为,个 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所能取得超额利润只是暂时的,随着其它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得超额利润的企业就不可能存在了就个别企业来讲可能是这样,但就整个国家范围或整个世界范围来讲,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这是因为,生产力的 发展和科技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并且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总是有一些企业首先应用高新技术走在前面,也 总有一些企业技术水平一般而勉强维持,更总有一些企业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再次,劳动生产率暨科技进步是决定单位时间内商品价值总量增长与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的首要因素或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除了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外,市 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也对单位时间内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产生影响。

      当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时,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就会提高1倍而达到其上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不会降低而与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时相等当市场上商品供大于求时,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提高的幅度就会小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降低幅度就会小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 产相对过剩,市 场上商品供大于求是一般情况或基本特点,所以,后一种情况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过去,一提到供求关系对商品价值的影响,就斥之为庸俗的经济学理论,实际上供求关系对商品的价格从而对商品价值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每天都发生的事实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坚持劳动价值论,是坚持价 值创造和价值决定问题上的唯物论,坚持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坚持价值创造和价值决定问题上的辩证法否 认供求关系对价值的作用和影响的劳动价值论是机械唯物论,否认劳动价值论的供求关系决定论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当然,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也需要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除了供求关系外,企业间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