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智取威虎山》艰难过江记.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1979642
  • 上传时间:2022-03-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0.9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智取威虎山》艰难过“江”记                    拍摄前的折腾1968年的夏秋之交,北京电影制片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样板戏筹拍组——京剧《智取威虎山》摄制组由谢铁骊、钱江、李文化等人筹备摄制事宜同年11月,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由于会泳挂帅,从上海进京,第一部样板戏影片即将开拍可是,江青却对摄制组这些深受“修正主义文艺黑线”毒害的人放心不下为了确保样板戏影片的高质量,她频频接见,隔三差五就下令进行“业务观摩”,所观摩的影片全是“封、资、修”的经典作品:《杨门女将》、《水中刀》、《魔盒》、《红菱艳》等多部中外电影名作每次观摩,江青都是边看边讲,事后还要求与会人员各自从专业角度谈体会,一起切磋讨论刚开始,大家还觉得很光荣,受宠若惊,精神十足时间一长,新鲜劲儿没了,而且一部影片要反复看多少遍,人们就渐渐疲沓了1969年5月初,8341部队组成了强大的阵容,再加上新调整的工宣队,以与北影人员1:1对等的比例,在副政委狄福才的率领下进驻北影厂,成了这块土地的真正主人他们的任务就是保证样板戏的顺利拍摄不久,《智取威虎山》摄制组完成了全部人马的配制除了样板戏摄制组的相关人员,北影的其余人员不论是走资派、“黑五类”还是造反派.统统下放到位于北京大兴县的北影干校,跟地球搞“斗批改”去了。

      万事俱备,《智取威虎山》摄制组终于行动起来影片开拍没几天,北影厂迎来了特殊的客人——江青江青在厂里转了一圈儿,看了看摄影器械,又看了看摄影棚,眉头紧皱,嘴里嘟囔着:“这个鬼地方,怎么把厂子设在这儿……”败兴而去不久,江青批示狄福才在西北郊另建一个新厂(即现在北太平庄的北影厂址),《智取威虎山》就是在此拍摄完成的马鞭子还得要”1969年初夏,摄制组开始进行分镜头分镜头原本是导演的工作,但是在“文革”时期,电影界批判得最凶的就是“导演中心制”在拍摄影片前,江青曾亲嘱:“导演不能搞中心,要发挥所有创作人员的积极性!”何况如今拍的是“革命样板戏”,谁还敢搞什么“中心”,只能搞大民主,群众开展讨论,大家拿主意这一下可苦了谢铁骊,电影导演讲的是整体思维,全片的每一个镜头都不是孤立的;可在《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参谋长、李勇奇、小常宝,包括座山雕、栾平等,都有各自的故事情节需要展现,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结果分出了四五百个镜头江青又急了,召集相关人员开会,骂完了这个训那个,但也有中听的话:“谢铁骊你要敢于讲话啊,我支持你!”还下了一道死命令:最多只能分200个镜头这句话给摄制组注入一针强心剂,虽然还是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却有了“民主集中制”——导演拍板。

      一天,江青正在与摄制组研讨时,忽然提出来:“你们去东北看看,《智取威虎山》里都是雪景,在大森林里拍一定很壮观!”谢铁骊本能地感到,江青此议似乎有所不妥他只好委婉地问道:“首长,如果真在大森林的雪地里拍摄,那么杨子荣‘打虎上山’时的马鞭子还要不要?是不是还需要骑真马?”江青听了一愣,直呆呆地想了半天,迟疑地说:“这个马鞭子……还得要,因为它贯穿了中国京剧中的舞蹈动作至于雪景……你们去实地看看再说摄制组只好派美工去东北大森林勘察外景,回来后又讨论了几次,大家都觉得,如果全部采取实景拍摄.京剧舞台艺术中的许多精粹将难以体现磨蹭了几十天后,实景拍摄即告流产我们的屁股坐在哪一边了?”从江青无数次的接见唠叨中,谢铁骊体会到,江青不想要那种呆板的纪录片样式她很开放地说:“要用最好的色彩、角度、光线来塑造英雄人物,只要有利于突出主要英雄人物,都可以改谢铁骊信以为真,于是便从电影化方面多动了一些脑筋,提出了按电影需求重新结构京剧的方案,将原剧的情节做了一定的增删,场景、台词、唱段和调度都做了一些改变谁知方案报给江青后,却被她一口否决了:“场景不要改,唱词、唱腔和情节都不能改你们要记住,拍样板戏绝不能走样,不能走样!”最令江青恼火的是正、反一号人物相遇怎么摆?这是构图问题。

      早在舞台排戏时,因饰演座山雕和栾平的演员很会演戏,江青为了突出英雄人物,采用釜底抽薪之术,曾经拿掉了他们各自整整一场戏;“打进匪窟”一段中也削减了座山雕的不少戏份,把原处于舞台中央的座山雕的座位移到了右边的角落里,好不容易才把杨子荣置于舞台中心位置上江青自诩这是全剧“最大的革命,是京剧革命的一项重要成就”在拍摄影片时,谢铁骊采用俯拍的手法,试图把八大金刚威逼杨子荣的场景从头顶的视角尽皆展现出来由于是大全景,杨子荣也成了其中的一个点江青看罢样片,大动肝火,声色俱厉:“你们的机器究竟围着谁转?让反面人物专了英雄人物的政,屁股坐在阶级敌人一边了……”1970年6月,江青召集《智取威虎山》摄制组开会,下达了“总攻令”:“今年年底以前必须完成!”历经了种种磨难之后,谢铁骊、钱江他们想出了一系列办法,创新、突破之举接踵而来如“打进匪窟”一场,杨子荣周围都是土匪,他在土匪中间走来走去;为了始终保证杨子荣的中心位置,大量采用了追光技术,主光、副光都追英雄,使之无论何时何处都处于主位这样一来,成功地解决了调度问题,既突出了英雄人物,也表现了场景气氛……1970年夏天,终于完成了《智取威虎山》全片的拍摄第一部革命样板戏影片诞生了。

      江青随即审看了影片,这一回,她终于点头认可了8月底,自周恩来以下的中央政治局领导都在人民大会堂审看了《智取威虎山》影片刚结束,周恩来立即带头鼓掌,并向剧组主创人员表示祝贺江青见状,装,乍也是第一次看到影片的样子说:“既然你们都认为可以了,那就通过吧!”1970年10月,京剧样板戏影片《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公映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