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机运行部脱硫专业题库.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主机运行部脱硫专业题库 1、简述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根本原理? 答案:该工艺采用石灰石或石灰作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破碎与水混合,磨细成粉粒,制成吸收浆液在吸收塔内,烟气大面积与含石灰石(CaCO3)的吸收液接触,使烟气中的的SO2溶解于水并与石灰石浆液回响生成亚硫酸氢钙(Ca(HSO3)2),在鼓入大量空气条件下,使亚硫酸氢钙(Ca(HSO3)2)氧化生成二水石膏(CaSO4·2H2O),从而达成降低烟气中SO2含量的目的脱硫后的烟气经除雾器去水后进入烟囱排向大气 2、试述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主要优点? 答案: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主要优点有: (1)脱硫效率高,一般可达95%以上,钙的利用率高,可达90%以上; (2)单机处理烟气量大,可与大型锅炉单元匹配; (3)对煤种适应性好,烟气脱硫的过程在锅炉尾部烟道以后,是独立的岛不会干扰锅炉的燃烧,不会对锅炉机组的热效率利用率产生任何影响; (4)石灰石作为脱硫吸收剂其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便于就地取材; (5)副产品石膏经脱水后即可回收,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3、烟气系统是由哪些主要设备构成的? 答案:FGD烟气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入口挡板、出口挡板、旁路挡板、膨胀节、挡板密封风机、挡板门电加热器、增压风机及相应的管道和阀门 答案: 4、高烟囱排放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利用具有确定高度的烟囱,可以将有害烟气排放到远离地面的大气层中,利用自然条件使污染在大气中弥散、稀释,使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达成改善污染源邻近地区大气环境的目的 5、FGD系统中,表示烟气特性的参数有哪些? 答案:主要有以下几个参数: (1)体积流量; (2)FGD出、入口烟气温度; (3)出、入口烟气SO2浓度; (4)出、入口烟气含尘量; (5)烟囱排烟温度 6、FGD系统脱硫率低的理由有哪些?怎样处理? 答案:FGD系统脱硫率低可能是以下理由造成的: (1)吸收塔出口和入口的二氧化硫的浓度测量不切实; (2)循环浆液的pH值测量不切实; (3)烟气流量增大,超出系统处理才能 (4)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过高 (5)吸收塔的pH值偏低(小于5.5) (6)循环浆液流量减小 可采取以下措施举行处理: (1)校准二氧化硫监测仪的测量 (2)校准pH计的测量 (3)申请锅炉降负荷运行 (4)检查并增加石灰石浆液的投配 (5)检查脱硫循环泵的运行处境 (6)增加脱硫循环泵的运行数量 7、脱硫设备对防腐材料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脱硫设备对防腐材料的要求:所用防腐材质应当耐温,在烟道气温下长期工作不老化,不龟裂、具有确定的强度和韧性;采用的材料务必易于传热,不因温度长期波动而起壳或脱落。
8、简述增压风机的作用及运行特点,增压风机油站、冷却水系统流程 答案:增压风机(BUF)是用于抑制FGD装置的烟道阻力,将原烟气引入脱硫系统,并稳定锅炉引风机出口压力的主要设备它的运行特点是低压头、大流量、低转速 增压风机润滑油站主要用于增压风机主电机、轴承等磨擦部位供送润滑油工作时,润滑油由润滑油泵从油箱吸出,经油过滤器、油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点,再回油至润滑油箱来自脱硫公用工艺水分别经过润滑油冷却器,将油冷却后再回水至工艺水箱 9、脱硫转机设备试运合格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脱硫转机设备试运合格的条件有: (1)转动方向正确; (2)转动机械应无摩擦、撞击等异声; (3)轴承温度与振动应符合有关规定; (4)轴承油室油镜明显,油位线标志领会,油位正常,油质良好,轴承无漏油、甩油现象; (5)检查转机各处无油垢、积灰、积浆、漏风、漏水等现象; (6)各风门应关闭严密,以防止停用中的风机反转; (7)皮带应无跑偏、打滑现象; (8)转机试转后,将试转处境及检查中所察觉的问题,做好记录,汇报班长、值长及有关部门 10、脱硫运行调整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案:脱硫运行调整的主要任务有: (1)在主机正常运行的处境下,得志机组脱硫的需要。
(2)保证脱硫装置安好运行 (3)用心调整,保持各参数在最正确工况下运行,降低各种消耗 (4)保证石膏品质符合要求 (5)保证机组脱硫率在规定范围内 11、脱硫率、pH值及石灰浆液给浆量如何调整? 答案:脱硫率、pH值及石灰浆液给浆量应按以下要求调整: (1)给浆量的大小对脱硫装置的影响很大假设给浆太少,就不能得志烟气负荷的脱硫要求,出口烟气含硫量增加,从而降低脱硫率假设给浆太多,就可能使石膏中石灰石含量增加,从而降低石膏纯度,严重时还易造成吸收塔内石灰石浆液回响盲区,从而降低脱硫效率 (2)正常运行时,给浆量可根据pH值、出口SO2浓度及石灰浆液浓度联合举行调理pH值应维持在4.8—5.5之间,PH及石灰浆液浓度降低时,可加大给浆量,当出口SO2浓度增加时,可适当开大石灰给浆调理门的开度,增加石灰给浆量 (3)若脱硫率太低,应就地检查喷嘴喷雾处境,同时加大给浆量,必要时可增加再循环泵投运数量 12、石膏品质有何要求? 答案:石膏品质要求有: (1)若石膏水份含量大于10 %,应实时调整脱水机给浆量或转速,保证脱水时真空度和石膏厚度在合格范围。
(2)若石膏中含粉过大,应汇报值长,通知电除尘,降低热烟气中粉尘含量 (3)若石膏中CaCO3过多,应实时调整给浆量,并联系化学化验石灰浆液品质及石灰粉品质,假设石灰粉细度不够、杂质过多,那么应通知有关部门,保证石灰粉品质在合格范围 (4)若石膏中CaSO3过多,应实时调整氧化空气量,以保证吸收塔氧化池中CaSO3充分氧化13、增压风机及其相关设备在运行中主要监视的参数和调理的参数有哪些? 答案:(1)风机振动值;(2) 动叶开度;(3)入口压力;(4)风机轴承温度、电机轴承温度、电机绕组温度;(5)润滑油温、液压油温等 14、石灰制浆系统如何调整? 答案:石灰制浆系统的调整: (1)石灰制浆系统调整的主要任务:保证合格的石灰浆液品质,使制浆系统经常在最正确出力下运行,以得志脱硫装置安好、经济运行的需要 (2)运行中应严格操纵石灰给料和进入石灰浆液箱回收水或工艺水的配比,若浓度过大,应开大补水调理门或减小螺旋输粉机频率,反之那么关小补水调理门或增大螺旋输粉机频率 (3)运行中应严格操纵石灰浆液箱液位在9m以内,严禁浆液箱溢流 运行中若石灰浆液品质不符合要求,且通过调整仍不合格时,应实时通知化学化验石灰给料品质。
15、FGD入口烟尘增加对脱硫系统有什么影响? 答案:假设在运行中因除尘器故障等理由使FGD入口烟尘增加,大量的粉尘首先会污染GGH换热面使换热效率降低,其次,粉尘进入吸收系统浆液使浆液品质恶化,既影响脱硫效率,又影响副产品石膏的品质 16、烟道漏风对FGD有何影响? 答案:烟道漏风使脱硫系统所处理的烟气量增加,不但会使脱硫效率降低,而且会增加系统电耗,降低脱硫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17、烟气连续监测系统(CEMS)在吸收塔入口、出口处各监测什么烟气成分? 答案:吸收塔入口烟道原烟气:SO2、O2、烟尘、流量吸收塔出口烟道净烟气:SO2、O2、烟尘、流量、NOX 18、吸收塔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 答案:吸收塔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吸收塔进口烟气量、吸收塔出口烟气量、浆液循环时间、液气比、Ca/S(mol)、吸收塔直径、高度和容积 19、吸收塔系统由哪些主要设备构成的? 答案:FGD烟气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吸收塔、喷淋层、搅拌器、除雾器、浆液循环泵、氧化风机、石膏排出泵、吸收塔区集水坑及相应的管道和阀门 20、除雾器的根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案:除雾器的根本工作原理:当带有液滴的烟气进入除雾器大量弧形变向的气流通道时,由于流线的偏折,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开,片面液滴撞击在除雾器叶片上被捕集下来。
21、脱硫系统转动机械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脱硫系统转动机械检查的内容有: (1)减速器、轴承油室油位正常,油镜明显,油质良好,有高、低、正常油位标志,轴承带油良好,用润滑油脂润滑的轴承,应有足够的油脂,手拧油杯应生动 (2)各设备的油质良好,油位计及油镜明显完好各油箱油位应在正常范围以内,电加热器应完好,油过滤器安装正确,切换生动 (3)联轴器连接坚韧,旋转生动无卡涩,地脚螺丝紧固,养护罩安装完整、坚韧 (4)转动机械周边应明显,无积油、积水及其它杂物 (5)电动机绝缘合格,电源线、接地线连接良好,旋转方向正确电流表、启/停开关指示(6)灯应完好,电流表应标有额定电流红线 (7)轴承及电动机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完好,稳当 (8)各冷油器冷却风机进、出口管路畅通,连接坚韧 (9)各传动皮带轮连接坚韧,皮带无打滑、跑偏现象 (10)各转机事故按钮完好并加盖 22、脱硫增压风机启动前的检查内容? 答案:脱硫增压风机启动前的检查内容有: (1)风机的入口集气箱和出口的扩压管的膨胀节联接坚韧,膨胀自由; (2)检查全体管路、阀门及其螺栓精细; (3)在电动机联轴器处人工盘动风机转子、盘转务必简捷轻易; (4)检查进口导叶机构,手动操作导叶执行装置,应全部关闭和开启屡屡,操作生动,实际; (5)开度与指示相符,静叶叶片角度应在最小位置; (6)检测监视仪表及其在联锁时的功能是否正确; (7)冷却风机试转正常; (8)大修完毕后应确保工具和杂物不得遗留在风机内和其进口上游的管道内; 23、脱硫氧化风机启动前的检查内容? 答案:脱硫氧化风机启动前的检查有: (1)氧化风机初次或大修后启动,应确定气室中没有留下工具,擦布等杂物。
(2)确认进风管中没有任何碎屑,滤清器无堵塞 (3)检查并确认氧化风机轴承对中正确,确认全体连接良好稳当 (4)用手转动风机主轴以确定转子在任何位置转动都没有碰撞和摩擦,无卡紧现象 (5)确认稀油站油位正确,油质良好,油温正常,无任何报警 (6)试转电动机转向正确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