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必修1第5单元第10讲课时规范提升.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9079862
  • 上传时间:2022-05-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办了棉纺织厂,他以慈善者的身份关心工人,禁止十岁以下 的孩子进工厂工作为了减轻工人的家庭负担,他第一次为五岁以下的孩子创办了幼儿学校, 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纪律为宗旨对欧文这些举措评价正确的是()A. 具有空想性,违背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B. 具有欺骗性,讨好工人是为了更好的剥削C. 具有进步性,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具有推动作用D. 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有影响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文的举措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并非一无是处, 不该全盘否定,故A项错误;欧文并不是为了欺骗和剥削工人,故B项错误;空想社会主 义者欧文的行为修正了资本主义的贫富不均,故C项正确;欧文的举措对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的创立有一定影响,D项表述不准确,故D项错误答案:C2•许多人深刻地认识到,不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是不能真正 揭示这场危机的根木原因的,而在这方面,马克思有绝佳的分析技巧得出这一认识主要是 基于马克思主义()A. 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阐释B. 对经济危机周期的成功预测C. 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已是穷途末路D. 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强调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SI制 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故A项正确B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C项“已是穷 途末路”说法错误;D项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但题干未体现答案:A3. 1871年4月19日,巴黎一公社在《告法国人民书》中申明:“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 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 )A. 照搬了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经验B. 没有超越资产阶级民主范畴C. 进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伟大实践D. 是苏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源头解析: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巴黎公社由公职人员管理,属于间接民主,故A项错 误;巴黎公社政权掌握在•无产者手中,不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 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故C项正确;巴黎公一社不是马克思主艾指导的实践,苏俄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源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故D项错误答案:C4. 巴黎公社的机关报《公报》在1871年3月20日的社论中说:“巴黎无产者目睹统 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 的吋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了解到: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必须立即履 行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

      据此可知()A. 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B. 巴黎公社的首耍任务是建设政权C. 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D. 巴黎公社政权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解析:“巴黎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 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说明巴黎公社的成立是挽救民族危机的产物,故A 项正确;巴黎公社的首要任务是挽救民族危机,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的成立是当时民族 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具有偶然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巴黎公社政权的权 力构成特点.,故D项错误答案:A5. 《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 的,莫斯科和英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 2月底3月初 彼得格勒的事变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 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岀现集中说明()A. 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B. 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C. 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D. 沙皇的专制统治不得人心解析:材料中“电报革命”是指“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 地、和平地接受了 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说明了彼得格勒的革命代表了各地和前 线的政治诉求,沙皇统治不得人心,故选D项。

      答案:D6. 1878年德国颁布了 “反社会党人法”,即“非常法”规定各地警察有权禁止各种集 会、协会和出版物……在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斯托雷平政府在1907年就封闭了 159 个工会,1908年封闭了 100个以上材料主要表明当吋的欧洲()A. 资本主义各国矛盾激化B. 工人运动风起云涌C. 资产阶级统治加强D. 各国民主运动陷入低潮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反映资本主义各国的国内矛盾,工人运动遭受镇压,而不是讲述资 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虽然能反映出工人运动活跃,但更主要反映了资 产阶级的积极镇压,故B项错误,C项正确;工人运动受到镇压,不代表各国民主运动陷 入低潮,故D项错误答案:C7. 《俄国史文献》载:政府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要坚定不移地执行 签订的协定……政府耍尽快召开立宪会议,会议要在普遍、直接、平等、秘密投票的基础 上进行,要保证为保卫祖国而血溅战场的勇士参加选举文中提到的“政府”是()A. 沙皇政府 B.工兵代表苏维埃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人民委员会解析:“政府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头务,要坚定不移地执行签订的协 定” “要保证为保卫祖国而血溅战场的勇士参加选举”体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继 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同时又主张扩大选举权,故C项正确。

      答案:C8. 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 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 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宇 ()A. 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B. 提出《四月提纲》C. 落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实行《土地法令》解析:题干材料中李可夫认为,俄国当时不具备超出资产阶级制度范围的条件,不具备 进行社会主义变革的条件,没有提到战争问题,故A项错误;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 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实行于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之后,故C项错误;实行《土地法令》也 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腔利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B9.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 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 国有;直接任务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立即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 生产和分配材料反映了()A. 俄国“二月革命”前人民的要求B. “十月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C. “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发展的方向D. 《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的要求解析:材料信息“退岀帝国主义战争”是在二月革命之后,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 的是《四月提纲》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中“直接任务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 立即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说明俄国革命方•向发生变化, 故C项正确;《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的要求是十月革命后颁布的,故D项错误。

      答案:C1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苏维埃……由于其起源和成分的缘故,他们 一点也不像临时政府那样过于拘谨……他们亳不犹豫、亳无保留地表达了人民大众的心 声以下革命措施中最符合当吋人民“心声”的是()A. 反击国内反革命叛乱B.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退出战争和获得土地D.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解析:依据材料“他们毫不犹豫、毫无保留地表达了人民大众的心声应该是人民获 得土地和退岀一战获得和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代表 人民大众的心声,故B项错误,C项正确;依据材料“他们一点也不像临时政府那样过于 拘谨”,由此可见此时的罗曼诺夫王朝已被推翻,故D项错误答案:C11. 俄国立宪会议选举于1917年11月举行,诸多学术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布尔什维克 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但俄国社会革命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 大量选票,使其最终以明显优势胜出这说明()A. 给农民分配土地使列宁赢得了民心B. 布尔什维克在广大地区获得了支持C. 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D. 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多元化解析:材料没有体现给农民分配土地的信息,故A项错误;支持布尔什维克的是城市 工人和前线士兵,乡村地区农民支持的是俄国社会革命党,故B项错误;“布尔什维克得 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说明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故C项正确; 俄国十月革帑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领导阶级没有体现多元化,故D项错误。

      答案:C12. 全球通史记述,直到1921年,内战和外敌入侵一直在蹂蹒着俄国但出人意料的 是,最后却是红军取得了胜利也许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布尔什维克在争取农民群众 的支持方面通常做得更成功这里的“成功”是指()A. 固定的粮食税的推行B. 余粮收集制的实行C. 颁布了《土地法令》D. 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实行解析:1917《土地法令》由列宁起草,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 宣布:“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消灭了俄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阶 级,使苏维埃得到劳动农民的广泛支持,故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2分,第14题28分,共40分)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卡尔•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 灭凡尔赛军,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法兰西国家银行就位于巴黎市,存放着数以十亿计 的法郎,而公社却对此原封不动,也未派人保护他们向银行请求借钱,卡尔•马克思认为 他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全部没收银行的资产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 果银行资产被搬运到了凡尔赛,式装凡尔赛的军队——《共运百科:无产阶级政权史——巴黎公社史》评论材料中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主要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开放性历史论述试题在高考评卷时,分观点、论证层次、语言三个方面赋分首 先必须准确无误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观点时,必须有槪括性的表述其次,史实应准确, 论证应充分.且史实能充分支持观点第三,应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从材料信息看,马克思从许多角度分析了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首先分析这些原因 的合理性其次,应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角度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就当时的生产力 而言,经济发展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艾生产方式的程度最后,运用史实进行评述答案:马克思分析了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一是没有 乘胜追击临时政府的反动军队,造成他们的反扑;二是没有全部没收法兰西银行的资产,使 政权丧失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这说明法国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不成熟,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 要原因但当时法国的无产阶级还缺乏取得革命胜利的客观历史条件,即19世纪70年代初 的法国尚处于资本主义的“青年时代”,经济发展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程度,这才是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另外,公社对团结农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发动 广大农民,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14. 阅读下列材料,冋答问题材料一 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岀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 “每一学说” “皆属错误的”,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皆非出于独创”;不过,他 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陈韶华、郭广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 态度的演变过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