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数列、极限和数学归纳法.doc
31页数列、极限和数学归纳法安徽理(11)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11)15【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算法框图的识别,考查等差数列前n项和.【解析】由算法框图可知,若T=105,则K=14,继续执行循环体,这时k=15,T>105,所以输出的k值为15.(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数1和100之间插入个实数,使得这个数构成递增的等比数列,将这个数的乘积记作,再令.(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本小题满分13分)本题考查等比和等差数列,指数和对数的运算,两角差的正切公式等基本知识,考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解:(I)设构成等比数列,其中则 ①, ② ①×②并利用 (II)由题意和(I)中计算结果,知 另一方面,利用 得所以 安徽文(7)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则(A) 15 (B) 12 (C ) (D) (7)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数列求和.属中等偏易题.【解析】法一:分别求出前10项相加即可得出结论;法二:,故.故选A.北京理11.在等比数列中,若,,则公比________;________.【解析】,,是以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0.若数列:,,…,满足(,2,…,),则称为E数列记.(1)写出一个满足,且的E数列;(2)若,,证明:E数列是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是;(3)对任意给定的整数,是否存在首项为0的E数列,使得?如果存在,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E数列;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解:(Ⅰ)0,1,2,1,0是一具满足条件的E数列A5答案不唯一,0,1,0,1,0也是一个满足条件的E的数列A5)(Ⅱ)必要性:因为E数列A5是递增数列,所以.所以A5是首项为12,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a2000=12+(2000—1)×1=2011.充分性,由于a2000—a1000≤1,a2000—a1000≤1……a2—a1≤1 所以a2000—a≤19999,即a2000≤a1+1999. 又因为a1=12,a2000=2011,所以a2000=a1+1999. 故是递增数列.综上,结论得证 (Ⅲ)令 因为 …… 所以因为所以为偶数,所以要使为偶数,即4整除.当时,有当的项满足,当不能被4整除,此时不存在E数列An,使得北京文(14)设,,,记为平行四边形内部(不含边界)的整点的个数,其中整点是指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则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
6;6,7,8(20)(本小题共13分)若数列满足,则称为数列,记I)写出一个数列满足;(II)若,证明:数列是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是(III)在的数列中,求使得=0成立的的最小值解:(Ⅰ)0,1,0,1,0是一具满足条件的E数列A5答案不唯一,0,1,0,-1,0也是一个满足条件的E的数列A5)(Ⅱ)必要性:因为E数列A5是递增数列,所以.所以A5是首项为12,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a2000=12+(2000—1)×1=2011.充分性,由于a2000—a1000≤1,a2000—a1000≤1……a2—a1≤1 所以a2000—a≤19999,即a2000≤a1+1999. 又因为a1=12,a2000=2011,所以a2000=a1+1999. 故是递增数列.综上,结论得证 (Ⅲ)所以有:,,,…,;相加得:,所以在的数列中,使得=0成立的的最小值为9福建理16.(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前3项和. (Ⅰ)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 若函数在处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求函数的解析式.解:(Ⅰ)由得,所以;(Ⅱ)由(Ⅰ)得,因为函数最大值为3,所以,又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所以,因为,故,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
福建文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n}中,a1=1,a3=-3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an}的前k项和Sk=-35,求k的值解:(Ⅰ)由a1=1,a3=-3得,所以an=3-2n;(Ⅱ),解得k=7广东理11.等差数列前9项的和等于前4项的和.若,则 .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证明:对于一切正整数n,广东文11.已知是递增等比数列,,则此数列的公比 .220.(本小题满分14分) 设b>0,数列满足,.(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 证明:对于一切正整数,.解:(1);;(2),,;,湖北理12.《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 升.【答案】解析:设该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依题意,即,解得,则,所以应该填.19.(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 N*,.(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存在 N*,使得,,成等差数列,试判断:对于任意的N*,且,,,是否成等差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解:(Ⅰ)由已知:得,两式相减得,又所以当时数列为:,0,0,0,…,当时,由已知,所以,,于是所以数列成等比数列,即当时综上数列的通项公式为(Ⅱ)对于任意的,且,,,成等差数列,证明如下:当时由(Ⅰ)知,此时,,成等差数列;当时,若存在 N*,使得,,成等差数列,则2=+∴,由(Ⅰ)知数列的公比,于是对于任意的N*,且,;所以2=+即,,成等差数列;综上:对于任意的,且,,,成等差数列。
湖北文17.(本小题满分12分)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正数的和等于15,并且这三个数分别加上2、5、13后成为等比数列中的、、I)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 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解:(I)设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正数分别为;则;数列中的、、依次为,则;得或(舍),于是(II) 数列的前n项和,即因此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湖南文20.(本题满分13分)某企业在第1年初购买一台价值为120万元的设备M,M的价值在使用过程中逐年减少,从第2年到第6年,每年初M的价值比上年初减少10万元;从第7年开始,每年初M的价值为上年初的75%.(I)求第n年初M的价值的表达式;(II)设若大于80万元,则M继续使用,否则须在第n年初对M更新,证明:须在第9年初对M更新.解析:(I)当时,数列是首项为120,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当时,数列是以为首项,公比为为等比数列,又,所以 因此,第年初,M的价值的表达式为(II)设表示数列的前项和,由等差及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当时,当时,因为是递减数列,所以是递减数列,又所以须在第9年初对M更新.湖南理12、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则答案:25解析:由可得,所以。
江苏13.设,其中成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q的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而的最小值分别为1,2,3;.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等差、等比的概念及通项公式,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本题属难题.20.(本小题满分16分)设M为部分正整数组成的集合,数列的首项,前n项和为,已知对任意整数k属于M,当n>k时,都成立.(1)设M={1},,求的值;(2)设M={3,4},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1)即:所以,n>1时,成等差,而,(2)由题意:,当时,由(1)(2)得:由(3)(4)得: 由(1)(3)得:由(2)(4)得:由(7)(8)知:成等差,成等差;设公差分别为:由(5)(6)得:由(9)(10)得:成等差,设公差为d,在(1)(2)中分别取n=4,n=5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概念,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等差数列概念及基本性质、和与通项关系、集合概念、全称量词,转化与化归、考查分析探究及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1)是中等题,(2)是难题.江西理5.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且,那么A.1 B.9 C.10 D.55【答案】A【解析】,可得,,可得,同理可得,故选A18.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两个等比数列,,满足,,,.(1)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唯一,求的值.【解析】(1)设的公比为,则,,,由,,成等比数列得,即,解得,所以的通项公式或.(2) 设的公比为,则由,得由得,故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根.由唯一,知方程(*)必有一根为0,代入(*)得.江西文5.设{}为等差数列,公差d = -2,为其前n项和.若,则=( )A.18 B.20 C.22 D.24答案:B 解析: 21.(本小题满分14分) (1)已知两个等比数列,满足, 若数列唯一,求的值; (2)是否存在两个等比数列,使得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若存在,求 的通项公式;若存在,说明理由.解:(1)要唯一,当公比时,由且, ,最少有一个根(有两个根时,保证仅有一个正根),此时满足条件的a有无数多个,不符合。
当公比时,等比数列首项为a,其余各项均为常数0,唯一,此时由,可推得符合综上:2)假设存在这样的等比数列,则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整理得:要使该式成立,则=或此时数列,公差为0与题意不符,所以不存在这样的等比数列辽宁理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2=0,a6+a8=-10 (I)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II)求数列的前n项和.(I)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已知条件可得解得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5分 (II)设数列,即,所以,当时,所以综上,数列 ………………12分辽宁文5.若等比数列{an}满足anan+1=16n,则公比为 B A.2 B.4 C.8 D.1615.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2=S6,a4=1,则a5=____________.—1全国Ⅰ理(17)(本小题满分12分)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设 求数列的前n项和.(17)解:(Ⅰ)设数列{an}的公比为q,由得所以。
由条件可知a>0,故由得,所以故数列{an}的通项式为an=Ⅱ )=故所以数列的前n项和为全国Ⅰ文(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等差数列满足,Ⅰ)求的通项公式; (Ⅱ)求的前项和及使得最大的序号的值解:(Ⅰ)由及,得;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Ⅱ),所以时取得最大值全国Ⅱ理(4)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