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任务系列的设计.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4107632
  • 上传时间:2021-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9.5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任务系列的设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任务系列的设计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技能性、应用性于一体的实践性很 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外,更要求学 生利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比较常用 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源自任务教学法,其任务设计 的有效性是本教学法的关键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对任务的概 念、任务设计的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和理解,缺乏任务设计的技术,导 致任务设计低效或无效任务设计包含目标性、层次性、情境性和可 评价性四个要点本文基于“任务设计的有效性”专题研究及专家 指导,对任务设计的目标、知识关系以及承载方式展开阐述,以期为 任务教学法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一、 概念剖析1 •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 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 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 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 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 模式⑴2 •任务系列Nunan 曾提出过"任务依属原则” (task dependency principle), 即课堂上的任务应呈“任务链”或“任务系列”的形式,每一任务 都以前面的任务为基础或出发点,后面的任务依属于前面的任务,这 样,每一课或每一教学单元的任务系列构成一列教学阶梯,使学习者 能一步一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1]。

      二、 任务系列设计知识点分析1. 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系列设计关系分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促进其 他学科的学习,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态度信息技术 课堂“任务教学法”教学模式,就是以i系列的任务设计来实现课堂 教学目标的要求,以一系列细化的课堂目标的实现逐步落实课程总目 标任务系列设计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为准绳,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 任务才是有效任务设计在任务设计之前,必须剖析教学目标,找准实现目标的知识点的 教学,让各个知识点成为任务设计的内容反过來说,在完成一系列 任务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任务能否完整表达课堂教学目标,是检验任 务系列设计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2. 从教学目标描述中剖析课堂教学知识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任务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学目 标确定后,要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知识点,而细化的知识 点需要从教学目标描述中逐个抽取出来信息技术教学三维目标中, 每个目标描述所包含的知识点,除一一对应外,更多以一对多的关系 存在,即某一个维度中一个目标描述往往包含多个知识点,如用知识 点a、知识点b……知识点n來实现。

      例如:在金山文字2003《文木框》“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 描述与对知识点分析(见表1)表1《文本框》教学目标中关于知识与技能维度的描述与知识 点对应关系由此可见,一个冃标描述往往包含多个知识点,而知识点的具体 细化就是任务系列设计的依据三、任务系列设计承载知识点方式研究有效的任务系列设计必须完整承载教学冃标中的各个知识点,承 载方式有5种1 •任务系列设计并列承载知识点任务系列设计并列承载知识点是指各知识点在任务系列设计中 分别出现,出现次数有且只有一次,但相同任务中可包含一个或多个 知识点任务系列任务个数W知识点个数而根据两者在数量上的对 应关系可分为任务系列与知识点一一对应并列承载、一对多并列承载 2种方式1) 承载方式一:任务系列设计与知识点一一对应并列承载任务设计与知识点一一对应的并列承载是指每个任务只对应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仅在一个任务中出现一次,表现为任务的个 数二知识点的个数,即每一个任务的设计对应突破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如图1所示)图1例如:在《文本框》学习的任务系列设计中,把每一个知识点设 计成一任务,可形成如下任务系列(见表2)表2任务系列设计与知识点一一对应并列承载优点:任务设计针对性强,任务难度低。

      缺点:知识点在任务中过于碎片化,造成任务特别多且不利于整 体知识框架的构建2) 承载方式二:任务系列设计与知识点一对多并列承载任务系列设计与知识点一对多并列承载是指一个任务设计对应多个知识点,但知识点在不同的任务中并不会重复出现,表现为任务 个数〈知识点个数,即每个任务设计要突破2个或2个以上的知识点 的学习(如图2所示)图2例如:《文本框》的学习任务系列设计(见表3)表3《文木框》任务系列设计与知识点对应关系优点:任务设计有针对性,易于知识网络的构建缺点:每个知识点在任务练习中次数唯一,知识学习没能得到有 效的巩I古I2 •任务系列设计嵌套承载知识点任务系列设计嵌套承载知识点是指在一系列任务序列中,某个知 识点或所有知识点出现次数有多于1次的情况,并且出现在不同的任 务中根据前后任务中所包含的知识点的嵌套重复程度,可分为任务 系列设计与知识点一一嵌套承载和任务系列设计与知识点一对多逐 层嵌套承载、一对多交叉嵌套承载1) 承载方式三:任务系列设计与知识点一一嵌套承载任务系列设计与知识点一一嵌套承载是指本次任务设计所出现 的知识点总完全包含上一个任务中出现的所有知识点,但每一个任务 只有一个最新的知识点,表现为:任务设计的个数二知识点的个数, 且任务n二知识点a+知识点b+知识点c+ +知识点n(如图3所示)。

      图 3例如:《标题设计一一单行文字框》任务设计(见表4)表4《标题设计一一单行文字框》任务设计与知识点一一嵌套 承载优点:新知识点的学习必须重复完成上一任务的所有知识点,新 知识点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断得到巩固缺点:层层操作任务叠加,重复操作练习,耗时较多,任务针对 性很弱,有效性比较差;任务间的依赖关系非常强,会因为前面某个 知识点学习困难而影响后面知识点的学习如表4中任务四,若无法 输入汉字“学”,那么将无法进行字体修饰、详细文字修饰学习设计关键:严格控制知识点的个数与嵌套的次数,知识点得到巩 固的同吋,也不因层层叠加使得任务异常繁重,尽量减少任务间前后 依赖关系2) 承载方式四:任务系列设计与知识点一对多逐层嵌套承载 任务设计与知识点一对多逐层嵌套承载是指下一个任务设计完全包含上一个任务中所有出现的知识点,且每一个任务有2个或2个 以上最新的知识点,表现为:任务设计的个数〈知识点的个数,且任 务n二知识点a+ (知识点a+1) + +知识点b+ (知识点b+1) + 知识点n+ (知识点n+1) + + (知识点n+i)。

      这样嵌套下來,任务n (n>l吋)的知识点个数将会是$2n个若每个任务嵌套的知识 点过多,那么任务n的知识点个数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冃(如图4 所示)图4优点与承载方式三基本一致,缺点是承载方式三缺点的扩大化, 这样的任务设计应尽可能避免3) 承载方式五:任务系列设计与知识点一对多交叉嵌套承载任务系列设计与知识点一对多交叉嵌套是指一个任务中的某个 或某些知识点曾在另一个任务中出现,知识点出现的次数21次,且 出现在不同的任务设计中,如图5中知识b在任务一、任务三中都出 现过这样的嵌套情况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嵌套对应的知识点,弹性 空间比较大,设计比较灵活、有效若任务表现为更多知识点间的不 同组合,任务设计个数鼻知识点个数,知识点的叠加相对更多(如图 5所示)图5优点:灵活性大,可调的弹性空间多,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知识 点的叠加,形成良性且有一定难度与自由创作空间的任务设计同时 这样的练习设计对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缺点:知识间的叠加随机性比较大,容易造成一个知识点的n次 叠加和无效的任务设计设计关键:根据冃标定位,特别是重难点的突破等进行综合性的 设计,更多地关注知识点是否值得叠加及其叠加的次数,以免出现多 次无效的重复任务设计。

      四、有效任务系列设计知识点承载方式的选择1. 不同梯度任务的承载方式选择(1) 有效任务系列设计中任务间梯度处理任务系列设计应遵循学纶的认知规律,由旧知到新知迁移、由浅 入深、由易渐难、由单一到多个、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推进,构成一 定的层次和梯度因此在任务复杂度、难度设计上要注意系列任务间 的梯度处理根据新授课教学中包含的复习引入一学习新知一巩固新 知一创作练习儿个环节,对应地把任务序列的梯度处理为:复习练 习一基础练习一提高练习一拓展练习2) 根据不同梯度任务选择合适的承载方式同一节课中任务系列设计并不一定只选择一种承载方式,可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更合式的承载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环节任务梯 度处理,可参考以下方式承载知识点:① 复习练习:其目的是温故知新,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知识的准 备因知识点都为已学过的知识,宜选用承载方式二,并尽可能避免 嵌套练习② 基础练习:其冃的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技能,(下转页)(上接页)宜选用承载方式一或承载方式二,但一个任务中知识点不宜过多, 一般不超过2个,严格控制在3个知识点范围内基础练习的任务个 数要根据新知识点个数來定,一般为1〜3个③ 提高练习:其目的是强化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基木应用,宜选用 承载方式二或承载方式五中合适的嵌套关系。

      并列承载吋,一般选择 2〜4个知识点,嵌套承载吋嵌套1〜2个知识点,但不宜过多,造成 任务操作过多、耗时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遗漏、怕辛 苦的畏难情绪,对自主学习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消极作用这样的任务 设计一般只有一个,也可表现为设计多个练习选其一來完成④ 拓展任务:拓展任务也常表达为综合任务,其冃的是形成问题 解决的反应和操作能力,需要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创作,宜选用承载方 式二,拓展任务设计一般也只有…个2. 不同层次知识点的承载方式选择同一课时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任务实施中的地 位往往不一样,尤其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更需关注在任务设计系 列中,根据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可选择不同的承载方式,提高任务系列 设计的有效性1) 一般知识点:多选择并列的承载方式,知识点较多吋,可 选择一对多的并列承载方式,以减少任务次数2) 重点突出:多选择并列的承载方式,若重点知识点的操作 步骤较繁杂,可选择更有针对性的一一对应并列承载方式3) 难点突破:可选择适当的嵌套承载方式,在任务设计中适 当增加练习的次数,但嵌套次数要严格控制,一般难点的知识点在任 务系列中出现的次数不超3次,以免重复无效。

      五、结束语有效的任务设计系列能有效提高课堂目标达成度,反Z任务系列 设计也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剖析与准确定位,另外也需综合考虑教学 对象、教材内容、知识嵌接、学习支架搭建等因素,这样才能真正实 现有效的任务系列设计参考资料[1] liugenqi.任务教学法[EB/OL]. http://baike. baidu. com/view/2118773. htm. 2010-08-10.(陈淑君,本科,小教高级,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小学, 51054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