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类学概论濡化社会化与涵化.ppt

4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7959192
  • 上传时间:2018-07-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9.89K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二章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w 人性与人格￿￿￿￿ w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w 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1第一节 人性与人格w 人性及其研究 w 世界观 w 价值观 w 人格￿￿￿￿￿￿2一、人性及其研究 w 人性是指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之整体性内涵 ,人的本质属性涉及人类所特有的生物、心 理、思维与行为特征 w 广而言之,人性的形成脉络即人的生物性、 文化与社会化,以及情感与精神属性;它是 由人的生物性、文化濡化与社会化等整体性 内涵共同作用的结果 w 因不同民族、文化与社会的模塑以及文化的 传递,在不同时空下呈现了绚丽多彩的人性 ,而人类的人性共性和个性观察尽在其中￿￿3w 关于人类学人性的研究主要循着两种角 度, w 一是从人性的转变方面做理论的探讨; 一是从文化的传递方面做社会的观察4二、世界观￿￿w 人对整个世界与周围环境的基本看法叫 做世界观(worldview) w 草根世界观 w 都市世界观 5三、价值观￿￿w 一种文化的整合不是简单地由支配性的 经济活动和政治范式所决定,而是看其 世界观、价值观是否得以贯彻延续w 每一个成员分享其模式化的人性与人格 特点,大多是特定文化熏染与训练的结 果。

      6w 一般价值观(values),涉及日常习俗 者,则成为如厌恶或喜欢吃狗肉、喜欢 亲自动手做等; w 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s),侧重人本 者,名为例如崇尚工作道德、个人主义 或者家族主义等 7四、人格￿￿w (一)人格￿￿ w 人格是个体在濡化与社会化及在周围环境适 应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特征之总称 w 人格通常被理解为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 、爱好的综合表现,进一步则被认为是由一 系列的核心价值观、连续而持久的自我与身 心组成 w 群体人格则是某一特定社会群体所表现出的 共有的个性特征 8w 研究文化与人格,目标在于分析个人或群体 的欲望如何整合于社会的需要,以及文化对 群体共同特性形成的制约和作用 w 人类学者需要解释文化对个人全面渗透的机 制和过程,而这就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如不 同民族的儿童养育方式、生育制度、宗教信 仰、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 不同,进而分析民族性与国民性上的差异￿￿9w (二)人格结构￿￿w 林顿和卡迪纳 w 含义:在一种文化中,基本人格结构是基 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经验和可能产生这些 经验的人格特征的一种整合类型10w (三)关于文化对人格的预设￿￿ w 杨国枢的“个人现代化程度测量表” w 宋维真等人的“中国人个性测量表” 11w 文化与人格是相互作用的,文化受到人格的 制约,文化反过来又会塑造人为和个性。

      w 人格是个人的内在力量间态度、价值和知觉 范式等复合体相关联的持久组合,而这种持 久组合导致个人行为的一致性 w 人格的一致性是与个人价值和态度的获得相 关联的,人格的特征可以由一些知觉、认知 模式显现出来 12第二节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w 濡化 w 社会化 w 涵化￿￿￿￿13一、濡化w (一)什么是濡化 w 濡化(enculturation)表示在特定文化 中个体或群体继承和延续传统的过程 w 首先由赫斯科维茨提出 w 濡化是把人类和其他生物加以区别的学 习经验,能使一个人在生命的开始和延 续中,借此种经验以获得在该文化中生 存的能力 14w d15w 从个体角度说,人类具有两种承继: w 一是生物性承继,即人类的繁衍与生存继续 ; w 一是人类有别于动物而独有的,即文化的习 得与传承——濡化 w 其本质意义是人的学习与教育￿￿ w 从群体角度说,濡化是不同族群、不同社会 赖以存在和延续的方式及手段,同时也是族 群认同的过程标志之一 16w (二)濡化的含义￿￿ w 濡化包括以下几层含义:￿￿w 教化与学习 w 文化延续 w 族群自立 17w (三)制度￿￿ w 濡化的体现还在于,社会成员总是确立和遵 守相应的各种制度。

      w 所谓制度(institution),指的是围绕着政治 、经济、婚姻、教育等基本社会功能而普遍 形成的思想或行为方式,如政治制度、经济 制度、教育制度等 w 制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每种制度都具有建 立社会规范、表达价值观念、指导群体行为 的功能,这就提供了人类活动的多种形态￿￿18二、社会化￿￿w (一)社会化和濡化的区别￿￿ w 社会化(socialization)指的是社会成员通过 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参与社会活 动,与社会相整合的过程 w 濡化强调个人或群体内化某种文化类型或生 活模式的过程,也就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过程 ; w 社会化强调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特点和条件, 常用社会结构、内容、背景和所扮演 w 的角色等衡量 ￿￿19w (二)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环境￿￿w 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受家庭环 境的影响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w 学校教育是个体参与社会化的准备方式 与重要形式20w (三)社会化是获得文化重组的过程￿￿w 社会化既包括特定社会文化的濡化与延 续,同时也有多元文化重组与整合的过 程含义 w 既包括儿童成长为成年人这一初级社会 化过程,也包括文化传承的次级社会化 过程21w (四)个体人格与反社会人格￿￿w 个体人格的形成较为复杂。

      w 它是通过个体具备的一定的先天素质,同时 受到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心理的、 社会的影响,逐步形成的能力、气质、性格 等心理特征的总和,通过个体与周围环境的 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需要、动机,以及较 为稳定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等￿￿22w 人格较为脆弱的人,在个性特征上较为 孤僻、内向,在意外事件出现时,容易 出现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表现,有 时会带有相应的生理反应,如头晕、目 眩、四肢无力等症状;人格上出现严重 缺陷、有严重阻碍的人,对人对事容易 表现出极度的偏激,有时会出现反社会 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23三、涵化￿￿w (一)什么是涵化￿￿ w 涵化(acculturation)w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 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 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 24w (二)强制涵化和非强制涵化 w 强制涵化: w 是指以军事征服或政治控制等手段把某一文 化强行灌输给另一文化的过程,如在大规模 的侵略战争中,在征服地区改变他人政体和 生活方式,当地人开办学校,用有别于当地 人的政治文化观念实施教育,以更好地维系 统治 w 非强制涵化指不以军事或政治统治为目的, 不同文化间在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变化25w (三)涵化现象的常见模式￿￿ w 同化(assimilation)现象 指当一个族群进入另一个 主流族群之中,外来文化适应主流文化,逐渐合并进 支配性文化中,不再作为一个分开的文化单元 w 整合现象 指既保持了原有文化特征,又吸收异文化 因素,把两种文化因素融为一体 w 混合现象 指不同文化接触与交流过程中的文化混生 状态 w 分化现象 指拒绝接受异文化的传播,保持原有文化 要素 w 边缘化现象 这一现象比较特殊,指的是既无意保持 原有文化,又没有吸收异文化,处于两种文化的缝隙 之间。

      ￿￿26第三节 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w 文化中断 w 文化适应27一、文化中断w (一)文化中断￿￿ w 文化中断(cultural discontinuities)w 意味着文化期待和角色需求学习的非连 续性; w 异质社会中的文化中断主要指文化间交 流活动遇到障碍或中止28w 奥格布(Ogbu) w 用来解释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 学业成绩不良的原因 w 重要观点: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 有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少数民族 文化并不是落后或缺失,而是不同 29二、文化适应￿￿w (一)文化适应￿￿ w 人类学把文化过程中的文化适应(adaptation) 看作是个人或群体更好地与生存环境达成一 致的目的之一￿￿ w 体质人类学主要从生理学、人体形态学、遗 传学等生命科学的角度探讨人类对不同环境 压力的生理适应和遗传适应; w 文化人类学主要从人类的社会制度、文化传 统、价值观、经济变迁等角度探讨人类群体 在面对周围环境压力的文化适应与文化中断 的原因 30w (二)自我与文化适应￿￿w 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存 在很大差异 w 世界上多种文化中的多类自我表现,体 现了文化多样性意义下的不同层面。

      ￿￿ 31w (三)自我与他人 w 自我的基本力量是从传统文化意识所既 定的有意义的他人之关系当中获得的 w 人类学在田野工作中的人本的观察与文 化的观察可以合成一个面对今日世界的 可能的文化适应性考量,成为现代中国 教育实施的基本出发点 32w (四)文化、自我与情境￿￿ w 文化与自我是相互联系的现象 w 不同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既反映在人的 正常行为上也反映在异常行为上 w 人与情境发生相互作用,各种要素相互 联系、相互依存,或以一种方式表现, 或以另一种方式表现,最终表现为整个 人、整个情境,表现为人的行为 33w (五)个体认同￿￿ w 个体认同(personal identity)也是一种自我 意识,指将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与其他精神体系联系在一起,并内化于自身 人格系统当中,获得某种思想和行为上的同 构与 w 是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指的是存在 着将世界划分为“我们”与“他们”类别的一种 强烈的心理或情感依赖成 34w (六)交叉文化中的适应￿￿ w 交叉文化中的文化适应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 文化学习和扬弃的过程,也是产生新文化和 建立新的文化模式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的相 互作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和相互吸收的 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文化会失去原来 的一些特质,获得新的文化特质￿￿ w 从整个文化体系来考察,文化适应是一个建 立新文化模式的过程,它能在特殊环境下呈 现文化多样性 35w (七)在强势文化输出面前￿￿ w 文化输出(cultural output)的本来含义仅指 文化的传播与扩散过程; w 文化输入(cultural input)指对异文化的吸纳过 程 w 当今世界强势文化输出背后总是蕴含着政治 、军事、经济、社群和文化实力、战略、组 织与谋划 w 文化涵化过程之结果,以及文化适应性进程 受阻,均和文化输入(输出)的主动性与被 动性相关36w (八)文化的回应 w 面对当今国际间流动性增强,以及文化输入 和文化输出的快速而大面积的运作,对文化 中断的预估性培训成为人们寻求文化适应的 一个必然的“教育举措”w 对文化输入与输出等造成的文化中断现象, 已经成为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中需要提前 关注的一个文化心理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 加以回应￿￿37w (九)全球化与地方化￿￿ w 全球化: w 绝不仅仅是文化的同一性,而是商品、钱、 人、图像、技术、知识和思想等各种客体和 主体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速 度流动; w 本土化: w 是对应于全球化的一个社会事实,传统的复 兴往往也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内容38复习思考题w ￿￿ w 1￿￿ 试比较濡化与社会化两者的异同。

      ￿￿ w 2￿￿ 何谓涵化?试说明不同的涵化表现￿￿ w 3￿￿ 谈谈你对人性与人格的研究的理解￿￿ w 4￿￿ 什么是文化中断的理论?以实例讨论文化中断的 现象及其应对情形￿￿ w 5￿￿ 描述一个“文化适应”的例子,同时加以个人的分 析￿￿ w 6￿￿ 如何面对强势文化输出?何以获得积极的回应?￿￿ w 7￿￿ 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目,谈谈对全球化和地方化( 本土化)的理解￿￿39推荐阅读书目￿￿ w1￿￿ 吴燕和￿￿ 自我与集体:幼儿园里的中国儿童社会化￿￿ 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6(2)￿￿ w2￿￿ 庄孔韶主编￿￿ 人类学通论￿￿ 修订版,第七、八、九、十六章￿￿ 太原:山西教育 出版社,2004￿￿ w3￿￿ 庄孔韶￿￿ 教育人类学￿￿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w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