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武松打虎 2.doc
3页武松打虎武松打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基础知识:基础知识:1.正音字晌午(shǎng)景阳冈(gāng)一饮而尽(ér)当作(dàng) 脊梁(jǐ) 前爪(zhǎo) 蹿(cuān) 抡起哨棒(lūn)咆哮(xiào)扒身下的泥(bā) 血泊(xuè pō) 挨下冈(ái)迸(bèng)2.多音字:qiē(切肉) zhǎo(前爪) shé(折本)切 爪 折 zhē(折腾)qiè(亲切) zhuǎ(爪子) zhé(骨折)tiǎo(挑战) bā(扒拉) āi(挨家)挑 扒 挨tiāo(挑选) pá(扒手) ái(挨打)3.区别字:冈(山冈)滋(滋味)榜(榜样)勿(勿动)岗(岗位)慈(慈祥)傍(傍晚)匆(匆忙)耻(羞耻)梁(脊梁)晌(晌午)蹿(蹿高)扯(拉扯)梁(高粱)响(响声)窜(逃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简介小说的背景一、出示课题,简介小说的背景二、初读课文,要求:二、初读课文,要求: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2.标出作品的自然段序号三、检查自学情况,掌握难懂的词语三、检查自学情况,掌握难懂的词语四、再默读课文,想一想:四、再默读课文,想一想: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着重写了哪两件事?2.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提出来五、分段,概括段意五、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4 自然段):写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第二段(5~7 自然段):写武松上冈,见了官司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怕回去被店家耻笑,决定继续上冈第三段(8~12 自然段):写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老虎第四段(13 自然段):写武松打死老虎后,一步步挨下冈来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一、检查复习1.课文根据什么分的段?是怎样分的?2.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二、学习第一大段二、学习第一大段1.默读课文,理清层次武松在店家喝酒时与店家的对话,主要谈了几方面内容?这段主要谈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关于酒的,这部分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另一方面是关于虎的,这部分也要抓住人物的语言2.精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写酒,主要是想表现武松性格的豪放 写虎,是突出武松倔强无畏的性格3.作者在刻画人物性格时作了哪些细致的描写?请你们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要点具体描述的三、学习课文第二大段三、学习课文第二大段1.默读这一段,画出描写武松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地方看出武松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在这一大段当中,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抓武松的三次思想活动第一次:想转身回去又怕人耻笑,决定不回去第二次:怕什么,只管上去第三次:哪儿有大虫,是人自己害怕这些心理活动突出表现了武松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2.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四、自学课文第三大段四、自学课文第三大段1.提示学生运用前面的学习方法,理清层次, 抓住要点这段是写武松打虎的过程,武松先是躲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接着用哨棒打虎,最后拳打脚踢打死老虎2.勾画出表现老虎凶猛及表现武松打虎时勇敢、机智的有关动词,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写虎是为突出人物的特点,用虎的“猛”衬托了人的“勇” 3.交流自学情况,概括本段的内容五、总结全文,归纳中心五、总结全文,归纳中心六、巩固六、巩固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这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