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福州港.doc

137页
  • 卖家[上传人]:206****923
  • 文档编号:43962220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2MB
  • / 1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8现代福州港现代福州港港口建设港口建设 第一第一节节 码头码头建建设设一、一、19781978--19901990 年码头建设年码头建设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福州港口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港口建设从“等、靠、要”转移到“挖潜、革新、改造”上,建设步伐加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台江鳌峰洲一、二期千吨级码头、松门煤炭专用深水泊位、华能电厂 2 万吨级煤炭泊位相继建成投产,开辟了青洲港区(现为青洲作业区) ,扩建了马尾作业区码头,加上货主专用码头开始涌现,福州港面貌有了较大改变1986 年至 1990 年,台江鳌峰洲一、二期建成千吨级泊位 4 个1990 年 12 月,福建省第一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万吨级煤炭码头在松门港区建成投产截至 1990 年底,全港共有生产性码头泊位 91个其中港务局下属的有 31 个(万吨级 3 个、8000 吨级 2 个、3000吨级 1 个、1000 吨级 4 个、500 吨级 4 个、100 吨级以下 17 个),码头总长为 3020 米,仓库面积 3.17 万平方米,堆场面积 10.69 万平方米,客运站建筑面积 3918.7 平方米,此外江中锚地设万吨级浮筒泊位 8 个。

      年综合通过能力货物吞吐可达 600 万吨,旅客年吞吐70 万人次在建的码头有福州青洲港区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和万吨级粮杂泊位各一个、7500 吨级客运泊位 1 个,魁岐 500 吨级件杂货泊位 4 个1 1、松门港区、松门港区该港区位于闽江北岸的闽安镇松门村松门专用煤码头是国家“七五”计划中福建省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家北煤南运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距马尾 8 公里、闽江口 27 公里,总占地面积 12.549万平方米码头由福建省港口工程公司承建,该工程 1983 年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1985 年 7 月批准设计任务书,1987 年 10 月 17 日动工兴建松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首次采用国内水上预制钢筋混凝土双节水冲超长桩和袋装砂井、堆载顶压、真空预压、联合堆载、振冲碎石桩、强夯、震动辗压等技术处理软土地基加固问题1990 年 6 月竣工,建成 2 万吨级卸船泊位 1 个,长171 米;500 吨级装船舶位 2 个,长 162 米此外,在主体码头下游还有钢筋混凝土工作船浮码头 1 座(长 32 米);地面建筑物有:转运站 7 座;机房 1 座,建筑面积 2664.5 平方米;疏煤廊道 824 米;汽车装车仓 1 座(容量 1000 吨);装船缓冲仓 1 座(容量 320 吨);生产辅助建筑 3331 平方米、生活辅助建筑 6014 平方米;住宅 6090 平方米;堆煤场 1 个,建筑面积 3.34 万平方米;码头备有 16 吨带斗门机、斗轮堆取料机、装船机各 1 台,推耙机 2 台,皮带输送机 1800米及港作车船、污水处理、电子计量、供电、消防等设施。

      还建有7.5 公里专用通信线路及自来水厂等码头指挥系统采用美国 M984-680 电子计算机系统,全码头工作状况可通过中央控制室大屏幕显示煤码头年通过能力为 80 万吨1990 年 12 月 20 日正式投产这是福建省首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万吨级煤炭专用码头1991 年,完成年煤炭吞吐量 27.5 万吨1993 年增至 43.99 万吨1997 年增至 86.26 万吨该码头的建成投产,对改变北煤南运的困难状况、降低运输成本和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改善烟煤供应、促进福建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2、马尾港区、马尾港区马尾港区码头一号泊位下游原建有 1 座浮码头,专供港务船舶靠泊自 1982 年申榕线客轮复航后,客轮经常占用该港区一号泊位,影响货轮靠泊1985 年,马尾港区出现持续的压港、压船现象,为缓解泊位紧张局面,筹建客运码头成了当务之急1988 年 2 月,该50浮码头改建为 3000 吨级钢质双引桥客轮专用浮码头,并兴建了陆上站房、行李房登辅助设施,总投资 225 万元新的浮码头长 76 米,前沿设计水深 9.O 米,设计年通过能力 20 万人次1989 年建成投产,专供申榕线营运客轮“茂新” 、 “鸿新”靠泊使用,解决了申榕线客轮靠泊问题,缓解了一号泊位作业压力,同时马尾港区还建成货运仓库面积 2.3 万平方米、货运堆场面积 6.3 万平方米。

      因改建 3000 吨级客运浮码头需要,原港务船舶靠泊点于 1986年 11 月移至上游四号泊位与海关码头之间建一浮码头,供港作船只靠泊使用3 3、台江港区、台江港区台江港区是福州港的内港,分为 3 个作业段1)台江作业段该作业段自解放大桥至闽江大桥,岸线长 1000 米左右,作业线长 540 米1984 年,该作业段吞吐量约 15 万吨1985 年,因城市建设需要,该地段被征用,现为江滨公园2)鳌峰洲作业段七十年代后期,鳌峰洲作业段担负的货物装卸任务日趋繁重,原有的简易浮码头及驳岸适应不了港口货物吞吐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兴建较大吨位的码头成为迫切需要1983 年 12 月,鳌峰洲千吨级码头开始动工建设1986 年,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建成千吨级高桩梁板码头泊位 2 个,长 149 米,前沿水深 3.3 米,设计年吞吐能力为 15 万吨1990 年,二期工程 2 个千吨级泊位完工,设计年吞吐能力为 15 万吨码头长度为 154.45 米,前沿水深 3.5 米,为栈桥式的桩基梁板结构,码头与岸上有 3 座栈桥相连接后方仓库 3 座,面积为 2600 平方米,堆场面积 13470 平方米3)魁岐作业段该作业段位于离市区 15 公里的闽江北岸的魁岐村,码头岸线长51约 800 米,实际作业岸线 505 米,70 年代初期建有 240 米框架粱板式码头 1 座,靠泊 50 吨海木船泊位 8 个;80 年后又建有突提式码头 3 座,靠泊 10 至 21 吨木帆船泊位 4 个;仓库 3 座,面积为 2624千方米,堆场面积 6070 平方米,年吞吐能力 30 万吨。

      4 4、货主专用码头、货主专用码头伴随着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方面的转移,福州港腹地内的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地市以及省际间物资交流日趋活跃,一些省属、市属工厂企业为扩大对外交流与活跃商品流通,开始兴建一批货主专用码头其中,较大的货主码头有:(1)福建省外贸冷冻厂码头位于罗星塔下侧的闽江北岸,码头长度 180 米,前沿水深 4 米,其中 1980 年建成投产一座 500 吨级高桩梁板码头,长 40 米,核定年通过能力 5 万吨1984 年增建 140米的 5000 吨级码头一座两座码头均供厂内货物起卸2)福建省海洋渔业公司码头位于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青洲,使用岸线 1900 多米,其中深水泊位区 850 米建有浮码头 7 座,固定码头长度为 234 米,供海洋渔轮停泊和渔船捕捞、修理及水产运输3)福建省石油公司红山油码头位于马尾下游 5.5 公里处闽江北岸的红山1981 年建成高桩梁板式 3000 吨级码头一座,长度为76 米,前沿水深 9.6 米1987 年建成钢质囤船一座,作为临时靠泊油轮码头使用,长 177 米,最大靠泊能力 5000 吨,前沿水深 15.1米,核定年综合吞吐能力为 25 万吨。

      4)福州华能电厂码头位于闽江下游南岸,长乐县筹东村1986 年建成 2000 吨级重件码头及 1000 吨级交通码头各一座,主要用于卸运福州华能电厂的设备和人员交通1987 年,作为码头配套设施又建成 2 万吨级的卸煤码头一座,长 193 米,前沿水深 12.5 米52货主专用码头的开始涌现,缓解了港务部门码头不足的日益紧张状况,有力地推动了全港生产的发展至 1990 年,福州港全港货主码头年吞吐量增加到 134.01 万吨,占全港年吞吐量的比重为23.89%5 5、水上过驳设施、水上过驳设施由于码头泊位吞吐能力不足,那一时期通过福州港的货物中许多重点物资需经水上中转,江中过驳量占整个吞吐量的相当比重但至 1985 年,因大量水泥驳和木驳运行多年需维修或报废,全港仅有驳船 8700 吨位,其中日均等修驳船 2000 吨位,另有 2500 吨位即将报废驳船运力不足,制约了水上中转通过能力1986 年,福州港争取到交通部增加福州港水上过驳设施的投资第一期投资 930万元,1986 年 5 月开始动工,用于驳运公司造船、锚地设施建设等1988 年,一期水上过驳措施任务完成3 年间共完成营前、亭江等万吨级浮筒 16 个,初步解决了港口锚地不足问题。

      建造各类船舶28 艘,其中 270 马力顶推轮 2 艘、380 吨分节驳 8 艘、135 马力拖轮 4 艘、300 吨甲板驳 6 艘、200 吨甲板驳 6 艘、引水船 1 艘、带缆艇 1 艘一期水上过驳设施的完成,大大改善了福州港的驳运力量,新增驳船 6040 吨位、顶推轮 1080 马力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福州港码头建设步伐加快,着重对马尾、台江老港区进行挖潜、更新和改造,建成码头规模普遍较小,且多集中在闽江口内下游乘潮 9 米水深的自然条件,闽江口内码头2.5 万吨级的极限靠泊能力,深水泊位的缺乏成为福州港发展的“瓶颈” 福州港虽以省会福州市为依托,是福建省对外开放的主要门户,扼台湾海峡,但因受闽江通海航道限制,外贸集装箱被迫在我国香港、台湾以及日本等地转港,湖南、江西等省作为福建港口的纵深腹地,面临被分割的局面七五”期间(1986-1990 年)福州港基本建设项目一览表序序工程工程项项目名称目名称结结构构投投产产主要用途主要用途码头码头泊位泊位靠泊靠泊年年设计设计53号号型式型式年月年月长长度度 (米米)个数个数 (个个)能力能力 (吨吨级级)通通过过能力能力 (万吨万吨)1台江作业区鳌峰洲一期工程高桩式1986.9通用件杂148.721000252平潭竹屿口码头浮码头1986通用件杂401500103省海洋渔业公司 1 号固定码 头高桩式1986通用散杂13831000304华能福州电厂一期卸煤码头高桩式1988.7煤炭1931200002005省海洋渔业公司 3 号浮码头浮码头1989通用散杂76210006台江作业区鳌峰洲二期工程高桩式1990.7通用件杂154.321000257松门作业区松门 1 号泊位高桩式1990.7煤炭171120000808松门作业区松门 2 号泊位高桩式1990.7煤炭162250030合 计14400二、二、19911991 年-年-20002000 年码头建设年码头建设跨入九十年代,交通基本建设开始把重点逐步转到高等级公路和深水港建设上,福州港发展战略开始由河口港向深水海港转移。

      1992 年,松下港区 3 万吨级元洪专用码头动建,拉开了福州港外海深水港区开发的序幕青洲作业区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长乐 BP 万吨级液化气码头、筹东 2 万吨级散货河砂专用码头、华能电厂二期 2万吨级卸煤码头等万吨级码头相继建成投产,福州港跨入了河口港和深水海港并存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建设的主要码头项目有:1、青洲港区一、二期工程建成投产(1)青洲港区(现为青洲作业区)建设始于 80 年代后期该工程规划建设 5 个泊位,占岸线 1.05 公里,是福建省交通能源基本建设重点项目整个工程分二期进行,一期工程的集装箱泊位(第二泊位) 、粮杂泊位(第三泊位)于 1988 年 11 月 30 日开工建设,客运泊位(第五泊位)于 1990 年 11 月 30 日开工建设1991 年,一期工程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粮杂泊位和 7500 吨级客运码头主体工程建设完成,1992 年底一期工程基本完成,集装箱泊位、粮杂泊位和客运码头陆续投入生产青洲港区二号集装箱泊位,长 220 米,平台宽 35 米,栈桥 3 座,可停靠 1.5 万吨第一代集装箱船,是福建54省第一座按国家标准建成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