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新乡市南街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5页河南省新乡市南街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如果所配溶液浓度偏小,原因可能是A.转移时没有洗涤2~3次B.定容时,俯视液面使之与刻度线相平C.溶解时放出了大量的热,但未等温度恢复为常温就开始转移D.转移溶液前,容量瓶不干燥,留下少量的水参考答案:A略2、将下列各种单质投入或通入CuSO4溶液中,能产生铜单质的是A、Fe B、Na C、H2 D、Ag参考答案:A3. 下列比较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N>O>F B.酸性强弱:HNO3>H3PO4>H2SO4 C.碱性强弱:KOH >NaOH>Mg(OH)2 D.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参考答案:B略4. 已知反应X +Y =M + 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以进行参考答案:C略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主族中都有非金属元素B.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C.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D.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 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参考答案:D【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A.第IIA均为金属元素;B、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能力越强;D.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解答】解:A.第IIA均为金属元素,其它主族均含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故A错误;B、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故B错误;C、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能力越强,所以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失电子,故C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这10个纵列为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故D正确,故选D.6. 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
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参考答案:B程式为:Cr2O3+2Al2Cr+Al2O3,用③,故C正确;D.从光卤石中炼镁,从海水或光卤石中先获得MgCl2?6H2O,然后制得无水MgCl2,Mg属于活泼金属,所以金属镁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来冶炼金属镁的,用④,故D正确;故选B名师点晴】通常根据金属的活泼性选择冶炼方法,常见的有:①焦炭法:属于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C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②水煤气(或H2、CO)法:属于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可用该法冶炼;③活泼金属置换法:金属活动顺序中,通常排在前面的金属不一定能置换后面的金属,铝热反应也是金属置换法冶炼金属的常用方法;④电解法: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2中铝箔熔化有液滴落下 B. 图3中新切开的钠块表面很快变成黄色C. 图4中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产生 D. 图5中烧瓶内的溶液变成红色参考答案:CA、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金属铝的,所以在加热铝箔时熔化的铝被表面的氧化铝包裹着,不会有液滴落下,故A错误;B、金属钠很活泼,新切开的钠块表面很快被氧化为氧化钠而变暗,故B错误;C、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生成的HCl在瓶口遇空气形成盐酸小微粒而产生白雾,故C正确;D、氨气溶于水显弱碱性,遇紫色石蕊溶液显蓝色,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铝和氧化铝的熔点高低是容易被忽略的,从而导致错选A,钠在空气中很快被氧化为氧化钠,而在加热时才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8.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B.将准确称量的NaOH固体溶于水后,立即转移入容量瓶内,再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C.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后,洗涤烧杯了3次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参考答案:A略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氧化剂时,1 mol O2总是得到4 mol e-B.H2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表现了H2O2的漂白性C.由SO2导致的酸雨中含有H2SO4D.由S的性质可推断:Se与Fe化合生成Fe2Se3参考答案:C10. 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性质相同 B、它们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C、它们是碳元素的三种单质 D、它们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参考答案:B11. aXn-和 bYm+为两种主族元素的离子,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 B.a -n = b+m C.离子半径:Xn-> Ym+ D.原子半径:X>Y 参考答案:C12. 向BaCl2溶液依次通入气体X和Y,下列各组不会出现沉淀的是选项XYANH3CO2BCl2CO2CSO2NO2DCl2SO2 参考答案:B13. 我国某大城市今年夏季多次降下酸雨。
据环保部门测定,该城市整个夏季酸雨的pH平均为3.2在这种环境中的铁制品极易被腐蚀对此条件下铁的腐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腐蚀过程有化学腐蚀也有电化学腐蚀B.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正极反应为2H2O+O2+4e-===4OH-C.在化学腐蚀过程中有氢气产生D.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 参考答案:B略14. 下列反应进行分类时,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Zn+H2SO4=ZnSO4+H2↑ B、2KClO32KCl+3O2↑ C、S+O2SO2 D、CH4+2O2CO2+2H2O参考答案:C15.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反应时,以任意比混合均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B. Ba(OH)2溶液与稀硫酸C. 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D. NaAlO2溶液和稀盐酸参考答案:BA、NaOH少量时,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NaOH足量时,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A错误;B、Ba(OH)2溶液与稀硫酸不管以什么比例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Ba2++2OH-+2H++SO42-=BaSO4↓+2H2O,B正确;C、稀盐酸少量时,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盐酸足量时,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C错误;D、盐酸少量时,离子方程为:AlO2-+H++H2O=Al(OH)3↓,盐酸足量时,离子方程式为:AlO2-+4H+=Al3++2H2O,D错误。
正确答案为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双氧水开展如下研究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 ,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1装置也可 以用于实验室制 气体(只填一种即可)(2)小杨同学将MnO2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凝固,制作成小块状固体,加入图2装置中制氧气,以方便实验结束回收二氧化锰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打开旋塞,从长颈漏斗口注水至 ,关闭旋塞,继续注水,使漏斗中液面略高于试管中液面,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 处(填“A”或“B”)(3)利用图2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 4)Cu与稀硫酸不能直接反应,但滴加H2O2溶液并加热,能生成水和一种蓝色溶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2H2O2==2H2O+O2↑(条件加热,MnO2作催化剂);H2或CO2(2)浸没漏斗下端(或形成液封);A;(3)关闭旋塞。
4)Cu+H2SO4+H2O2=CuSO4+2H2O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00mL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0mL4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然后再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可得到得沉淀11.65g求:(1)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2)原混合溶液中所含HNO3的质量为多少?参考答案:(1)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mol/L;(2)原混合溶液中所含HNO3的质量为6.3g.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分析:(1)强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据此计算氢离子浓度;(2)硫酸与氯化钡发生H2SO4+BaCl2=2HCl+BaSO4↓,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可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根据NaOH的物质的量和硫酸的物质的量可计算硝酸的物质的量.解答:解:(1)强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恰好反应,说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和OH﹣的物质的量相等,50mL=0.05L,即氢离子物质的量为:4mol/L×0.05L=0.2mol;故浓度为:=2mol/L,答: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mol/L;(2)混酸中只有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11.65g为生成硫酸钡的质量,则:H2SO4+BaCl2=2HCl+BaSO4↓1mol 233gn 11.65g所以n==0.05mol,故混合液中硫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有0.05mol×2+n(HNO3)=0.2mol,解得n(HNO3)=0.1mol,故硝酸的质量为:0.1mol×63g/mol=6.3g答:原混合溶液中所含HNO3的质量为6.3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混合物的计算,找出氢离子与氢氧根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 现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耗用的氯气为4.48L(标准状况)。
该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1)则选用所贴标签为2.0mol·L—1的氢氧化钠,至少需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毫升2)如选用所贴标签为10%(密度为1.043gmL—1)的盐酸中和上述反应中所消耗的氢氧化钠,至少需该盐酸________毫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答案:(1)200mL (2)140.0mL【分析】4.48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等于物质的量比计。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