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0849892
  • 上传时间:2018-05-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47.93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Ⅱ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49—2010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2011—01_13发布201 1-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DZ/T 0249—2010目次前言 I 引言 Ⅱ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方案编制原则15开发方案编制的任务25.1任务概述. ..2 5.2地质和气藏描述2 5.3煤层气藏工程研究. . .25.4煤层气藏数值模拟研究2 5.5钻采工艺设计2 5.6地面建设工程设计2 5.7技术经济评价3 5.8方案的实施要求·· .36开发方案编制的内容36.1煤层气田总论3 6.2地质与气藏工程4 6.3钻井工程7 6.4完井和增产改造措施7 6.5排采工程8 6.6地面建设工程8 6.7健康安全环境评价86.8煤层气市场条件分析8 6.9风险分析8 6.10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 · 97报告编写要求97.1开发方案报告内容9 7.2开发方案报告分册编制10 7.3报告附件10DZ/T 0249—2010 刖吾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叶建平、杨秀春、李晓明、孙晗森、崔光珍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DZ/T 0249—2010引言煤层气是一种高效洁净能源,国家将其列为独立矿种进行勘探开发和管理与天然气开发管理一 样,煤层气在获取探明储量之后,必须编制煤层气开发方案,以作为气田开发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为了 规范煤层气开发方案编制,促进煤层气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参照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结合煤层气特 点,特制定本规范ⅡDZ/T 0249—2010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的内容、方法及其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田地面煤层气开发方案的编制,煤矿区地面煤层气开发方案编制时可以参考 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z/T 0216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sY/T 5615~2004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sY/T 6177—2000天然气气藏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方法标准 sY/T 6580一2004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3术语和定义3.1煤层气 c曲lbed methane本标准引用Dz/T 0216—2002中煤层气的定义: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 质颗粒表面为主,并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

      3.2 煤层气藏 c蚰lbed me地蛆e r幅ervoir保存有相当数量(烃类)气体并受相似(关)地质因素控制的煤岩体基本地质单元气藏边界是一个 含气丰度渐变带,渐变带的形状和宽度受气藏本身特定的成藏主控因素所决定3.3煤层气田 coalbedⅡ忙thane fiem煤层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气面积内各煤层气藏的总称该产气面积是受单一或多种地质因素控 制的地质单位3.4煤层气田开发方案development pl柚of c∞lbed meth粕e field 开发前期评价工作结束时,应编制开发方案煤层气田开发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总体开发方案,是 指导煤层气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市场需求、地质与储层工程方案、钻井工程方 案、完井和增产改造方案、排采工程方案、地面工程方案、开发建设部署与实施要求、健康安全环境评价、 风险评估、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等4方案编制原则4.1煤层气开发方案应按照整体部署、分期实施、滚动开发的原则,提出产能建设步骤,明确各年度钻1DZ/T 0249—2010 井工作量和地面分期建设工作量,为年度开发指标预测和投资估算提供依据对产能建设过程中开发井钻井、录井、测井、试井、完井、增产改造、排采、地面集输、净化处理、动态监测、气田开发跟踪研究等工 作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4.2煤层气开发方案坚持低成本、高效益原则,确定有效的开发方式、井网部署设计、钻井与完井工艺, 优选排采、低压集输及水处理技术,确定合理的排采工作制度,控制开发投资4.3煤层气开发方案应在地质和气藏特征清楚、储量落实、主体开发工艺技术明确的情况下编制气 田开发过程中,当气田的实际情况与原方案设计有较大差别、或需要进行阶段调整时,应编制气田开发 调整方案4.4煤层气开发方案应遵循健康、安全与环保的原则遵守国家榴关法律和法规5开发方案编制的任务5.1任务概述 煤层气开发方案的编制应在煤层气藏(气田)描述基础上,通过气藏储量的计算和复核、气藏工程研究、钻井工程研究、采气工程研究、地面工程设计、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等工作,在综合分析和经济指标 的基础上,推荐煤层气田开发的最佳方案,并提出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进度及质量要求5.2地质和气藏描述综合地震、地质、钻井、测井、测试及排采等资料,分析研究地质构造形态,沉积环境,水文地质,煤层 的几何形态、结构、深度、厚度等,煤岩性质和煤级,储层压力、渗透性、含气饱和度、吸附/解吸,含气性、 流体特征等储层特性,研究这些地质和煤储层特性的平面和空间分布规律。

      确定煤层气富集运移类型, 优选高渗富集区建立煤层气田地层模型、构造模型、储层模型、流体模型计算煤层气田的探明地质 储量和可采储量5.3煤层气藏工程研究 制定开发原则,确定开采方式,划分开发层系,优化井网,确定采气速度、合理产能和开发规模,提出 合理的开发步骤及产能接替程序5.4煤层气藏数值模拟研究 在构建合理的地质模型和储层模型基础上,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地质参数、储层参数、开发技术等对气田开发效果的影响预测产能,为优化开发指标提供依据产能历史拟合要一定稳产试采期的单 井产量5.5钻采工艺设计 设计钻井、完井、增产改造措施和排采工艺技术,提出储层保护要求选择适合本煤层气田地质和储层特点、经济有效的钻井、完井和增产改造工艺,确定合理的排采工作制度,防煤粉、防砂技术以及修 井工艺5.6地面建设工程设计 设计优化地面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优选低压集输及气、水处理技术,优选地面配套工程与辅助设施,优选安全、环保措施DZ/T 0249—20105.7技术经济评价 对不同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评价,优选出最佳开发方案5.8方案的实施要求提出推荐开发方案的实施意见,包括现场实施的原则、步骤、进度、质量标准和资料录取要求及有关 注意事项。

      6开发方案编制的内容6.1煤层气田总论6.1.1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6.1.1.1气田的地理位置、行政归属、地理环境、地貌类型和海拔高度附煤层气田地理位置图6.1.1.2气候类型、季节特点,河流和水源,所在地区的地表土壤、岩石类型、主要断裂带及地震基本裂 度,不良工程地质情况,国家或地方对环境和生态要求6.1.1.3铁路、公路、水运、航运等概况,当地供电网络及供电能力,地方通讯网络及运营情况6.1.1.4气田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6.1.2矿权情况 矿权登记单位,面积,坐标,有效期限6.1.3区域地质6.1.3.1气田所处的构造位置、区域地质背景 6.1.3.2地层层序6.1.3.3煤层几何形态分布,煤层层数、深度、厚度、目的煤层,顶底板岩性封闭性6.1.3.4水文地质,含水层、补迳排系统、水动力条件6.1.4煤层气勘探开发筒况爰评价6.1.4.1煤层气勘探筒况 煤层气勘探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和成果 b)煤层气勘探各阶段重要部署及成果 c)煤层气田发现的简要过程及发现井的情况 d)煤层气探明储量及控制储量6.1.4.2煤层气开发准备 说明气田范围内所需的各类工作量和资料情况,具体包括:a)地震勘探工作量、测线密度及成果,附地震测网分布图及标准剖面。

      b)煤层气参数井、生产试验井、先导性试验井组的井数、进尺及密度、取芯及测井成果 c)排采情况,附排采成果统计表及代表性排采瞳线 d)试井、解吸、煤样分析测试工作量及成果附成果表 e)勘探前景,预测后备资源潜力DZ/T 0249—20106.1.4.3气田周围情况 气田周围情况应包括以下几种: a)气田所处盆地和构造单元的煤层气资源潜力情况b)周围已开发气田的情况c)周围未开发气田储量现状及增长潜力 d)气田附近管网的分布情况6.1.5概述开发方案主要结论爱推荐方案 概述气田规模、开发层系及推荐开发方案的工程概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结论6.2地质与气藏工程6.2.1煤层气地质6.2.1.1地层特征和沉积特征 煤层气地层特征和沉积特征主要包括:a)地层时代、地层层序、地层接触关系、标志层,煤系地层及煤层; b)煤系地层沉积环境、沉积相、岩相组合,沉积相带和煤层物性关系6.2.1.2构造特征 煤层气地质构造特征主要包括:a)气田构造类型、构造要素、断层特征 b)构造运动改造对煤层的影响6.2.1.3煤层特征 煤层气煤层特征主要包括:a)煤系地层,煤层组、段划分,煤层层数 b)煤层厚度、层间距、结构、稳定性及几何形态变化。

      c)裂隙系统,裂隙发育程度 d)煤岩组成,煤质特征,变质程度 e)顶底板岩性煤层气保存条件6.2.1.4煤储层物性 孔隙性、渗透性、储层压力、含气饱和度、相对渗透率、吸附特征、解吸特征等6.2.1.5流体分布及其性质煤层气流体分布及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煤层含气量、气体组成,煤层气密度、热值附煤层含气量、气成分成果表 b)煤层水水质类型、矿化度c)含水层及其富水性、水质类型、矿化度6.2.1.6储层综合特征 煤层气储层综合特征主要包括:4DZ/T 0249—2010 a)储层压力系统分析b)根据气田的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及开发特征,确定储层类型6.2.2储量分类与评价 储量分类与评价应充分利用动态和静态资料,分层系、分区块对已探明储量进行分类,并评价储量的可动用性按照不同技术、经济条件,评价技术、经济可采储量,并分析可采储量风险6.2.2.1已探明储量评价 列表说明煤层气探明储量的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评价其可靠程度附本工程项目立项前的已探明储量和控制储量,说明其数量、级别、认定时间,审批时间,审批结论 和意见及文件编号6.2.2.2动用储量计算及评价 储量计算应符合Dz/T 0216的有关规定。

      储量可靠性评价,储量开发评价 附本工程项目开发动用储量范围、数量、级别6.2.2.3可采储量评价按照DZ/T 0216的规定计算煤层气可采储量6.2.3产能评价6.2.3.1煤层气井排采状况,如井数、层位、排采方案和实施进展排采各项资料取得的主要认识 6.2.3.2煤层气井产能特征和产能动态变化,分析不同煤层、不同构造部位煤层气井的产水量、产气 量、井口压力、井底压力、储层压力等动态资料,评价各类煤层气井稳产效果和动态变化,确定单井合理 产能6.2.3.3合理产能的论证,综合运用试井、排采资料,采用类比或储层模拟等手段,计算、预测煤层气井 生产能力、采气速度、采收率6.2.3.4通过对采气速度等指标的研究,结合市场需求,确定气田合理开发规模6.2.4开发部署6.2.4.1开发层系划分 根据煤层气田储层性质、储量丰度、开采工艺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是否需要开发层系划分一套开发层系可以是单煤层、煤层组(段)、多煤层组合 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遵循原则:同一层系内煤储层物性及流体性质、压力系统、构造形态应基本一 致;多煤层形成煤层组/段,煤层间距应小于50 m,适合一次性增产改造;一套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 定规模的地质储量及相对稳定的生产能力,以保证经济效益。

      6.2.4.2井型选择根据气藏厚度稳定性、构造特征、物性特征等因素,选择合理的井型,如直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