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升初语文--古文阅读30篇(-含参考答案).docx

3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31319164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3.81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文阅读小学26篇+中学4篇小学古文阅读1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u,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 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 .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气词)• •2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3 .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4 .学习这那么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 .C.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 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2 .例如: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拟,卖盾的 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拟,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拟出 自己盾的质量3 .例如: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德 歌德)11.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①触②株,折③颈而死因④释⑤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注释】①走:跑②触:撞到③折:折断④因:于是,就⑤释:放, 放下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2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参考答案:1.①跑②放,放下③希望④自己 2. A3 .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4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想不劳而获,墨守成规, 终究不会获得成功1012.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①无所出俄 有老父至曰:“吾②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③以锯中截而入?”遂④依而截之注释】①计:方法②吾:我③何不:为什么④遂:于是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 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方法来了一会儿,有 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 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 ”那个鲁国人于是依照老人的方法将长竿子截 断了。

      1 .解释以下加点的字词1)初竖执之 (2)亦不可入 • •(3)俄有 (4)至 ・ ♦ ♦2 .翻译句子1)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o参考答案:1. (1)握,持(2)也 (3) —会儿 (4)来到(1)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 实在想不出方法来了2)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2. 遇事时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要懂得变通1113.对牛弹琴昔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耳,踝嘤⑧而听——选自汉-牟容《理惑论》载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注释】①为:给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伏:低头④故:从前 ⑤耳:耳朵听⑥鸣:指牛“眸口牟”的叫声,作名词⑦掉:摇摆⑧踝蹑(die xie): 小步走1.解释以下加点的字词1)非牛不闻 (2)如故 • • •(3)孤犊之鸣 (4)即掉尾奋耳2 .翻译句子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3 .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参考答案:1. (1)给 (2)像先前一样 (3)小牛 (4)竖起2 .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

      3 .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14.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①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②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 ③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④揖让进退⑤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 子矣一一选自《列女传》12【注释】①迁:搬②贾人:商人③复:又④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 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⑤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 礼仪1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字1)其舍近墓 ()(2)遂迁居市旁 ()• •2 .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3 .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4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成语:近朱者赤,o参考答案:1. (1)靠近(2)于是2.居住的地方不适合教育孩子3.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4.近墨者黑15.画蛇添足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缺乏,一人饮 之有余请画地④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 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 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①祠:古代贵族每年四季祭祀祖先,各有名称,春祀叫做“祠”。

      ②舍人:战国和秦汉时期,王公贵族的门客称舍人③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④画地:在地上作画1 .以下句子中画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引酒且饮之(拿;举)B.数人饮之缺乏(够)C.我能为之足(的)D.终亡其酒(丧失)2 .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3 .读了这那么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13参考答案:1.C2.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3.例如:故意卖弄会弄巧成拙,不顾客观实际,结果把事情办糟16.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u)契(qi)其舟,日:“是吾剑 之所从①坠②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 不亦惑乎③!【注释】①自:从②坠:掉落③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 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1 .《刻舟求剑》这那么寓言出自《》,编者是2 .解释以下加点的字1)楚人有涉江者 (2)遽契其舟 • •(3)舟止 (4)求剑假设此• •3 .翻译句子1)是吾剑之所从坠2)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4 .这那么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 .吕氏春秋•察今 吕不韦. (1)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

      2)急忙,立即,匆忙3)动词, 停止4)寻找2 . (1)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2)像这样去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143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开展变化,人们该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死守教条,否那么会一事无成17.司马光幼时司马光生①七岁,凛然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之,退③为家人讲, 即了其大旨自是④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⑤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注释】①生:长到②闻:听③退:回去④自是:从此⑤戏:玩耍1 .解释画以下横线的字1)即了其大旨()(2)自是手不整书()(3)众皆弃去()(4)水进()2 .翻译下面的句子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3 .这那么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 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参考答案:1 . (1)大意,主要意思 (2)放下 (3)去:离开 (4)迸:涌出2 .从此以后手不离书,甚至到了不知饥渴寒暑的地步3 .如:曹冲称象;瓦特留心观察水沸腾创造蒸汽机18.曾子①烹彘(zhl)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②其母日:“女③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 适市来,曾子欲捕彘④杀之妻止之日:“特⑤与婴儿⑥戏耳⑦曾子日:“婴 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 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泣:哭③女:通“汝”,你④彘:猪15⑤特:只不过⑥婴儿:小孩子⑦戏耳:开玩笑罢了1.以下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曾子之妻之市 ■B.①其子随之而泣 .C.①女还2 .解释以下加点的字1)妻止之 ()3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A.①曾子之妻之市 ■B.①其子随之而泣 .C.①女还4 .解释以下加点的字1)妻止之 ()5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②听父母之教 ■②今子欺之②顾反为女杀彘 ■(2)遂烹彘也 ()■听父母之教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 的实例作简答参考答案:1.C2. (1)阻止 (2)遂:于是,就3 .婴儿还没有区分是非的能力,要依赖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4 .父母与孩子容许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做到,要与孩子老实相待这个故事说 明了要用老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不可欺骗别人。

      5 .言之成理即可19.凿壁借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①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 而读之邑人②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③问衡,衡 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④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日:“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 颐⑤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6【注释】①邻舍:邻居②大姓:大户③怪:奇怪④大学:大有学问的 人⑤解人颐(yi):让人欢笑1.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逮: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佣作:雇佣劳作• • • •C.而不求偿 偿:报偿D.时人畏服如是 时人:同乡• • •2 .翻译句子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3 .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参考答案:1.A2.主任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3.三个故事:凿壁借光、佣作求书、匡衡说《诗》(感受略)20.永之氓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②,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 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③日:“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日:“吾 腰千钱,重,是以后。

      日:“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己济者 立岸上,呼且号日:“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遂 ④溺死注释】①氓:百姓②甚:厉害③侣:同伴④遂:于是1 .解释以下加点的字1)永之氓咸善游()(2)乘小船绝湘水 ()• •(3)摇其首 ()(4)有顷,益怠 ()♦ ♦2 .翻译句子1)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2)日:吾腰千钱,重,是以后17(3)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3 .这个故事挖苦了哪些人?参考答案:1. (1)善于 (2)渡(横渡)(3)头 (4)更加2. (1)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天为什么落后了?(2)(那个人)回答说:“我的腰带上系着很重的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