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03-2012年历年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完美打印版(2013考研政治).doc

117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39548384
  • 上传时间:2018-05-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2KB
  • / 1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3 年考研政治年考研政治 十年真题及其答案与解读(十年真题及其答案与解读(2003-2012))A4 打印可用打印可用1200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及其答案与解读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答案】D【分析】本题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马克思在哲学领域的最大贡献就是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不可能存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因此选项D 正确选项 A、B、C 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的始终,即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创立之前就已经存在,因而是错误的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答案】C【分析】本题考点: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对人和世界的中介作用是通过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深刻地表明了实践 在人和世界相互关系中的基础地位中介作用,因此选项 C 正确A 项不可能造成人与世界的同时改变,B 项属于意识决定论,D 项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和决定的,都不正确3.人的视觉感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 380nm(纳米)~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700nm 为红色,580nm 为黄红,510nm 为绿色,470nm 为蓝色,400nm 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人的感觉所具有的生理阀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答案】C【分析】本题考点: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题干中“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 ,说明了人的感觉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 ,既表明了人有感觉外界事物的能力,也表明了人的感觉还有选择和加工事物信息的能动性。

      因此,选项 C 正确选项 A 属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B 项属于休谟的不可知论的观点,D 项属典型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4.生产力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A.政治法律制度B.生产关系C.历史文化传统D.伦理道德规范【答案】B【分析】本题考点: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是社会的生产,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要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生产的社会条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但最基本的、2013 年考研政治年考研政治 十年真题及其答案与解读(十年真题及其答案与解读(2003-2012))A4 打印可用打印可用2最重要的社会条件是生产关系因此,选项 B 正确选项 A、C、D 虽然在生产的社会条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都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的对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答案】D【分析】本题考点: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都是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因此,选项 D 正确选项 A 中的提法错误,B 项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表现,C 项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均不符合题意6.生产资本构成价值(单位:万元)年周转次数固定资本其中:厂房机器小工具流动资本10003006001005001/201/101/43.4根据上述材料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为A.1.0 次B.1.2 次C.1.3 次D.1.4 次【答案】B【分析】本题考点: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的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应用到本题,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300×1/20+600×1/10+100×1/4+500×3.4)/(1000+500)=(15+60+25+1700)/1500=1800/1500=1.2因此选项 B 正确7.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下,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是A.级差地租ⅠB.级差地租ⅡC.绝对地租D.垄断地租【答案】B【分析】本题考点:级差地租的具体形式。

      2013 年考研政治年考研政治 十年真题及其答案与解读(十年真题及其答案与解读(2003-2012))A4 打印可用打印可用3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根据形成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前者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地租;后者是由在同一地块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据此可得选项 B 为正确答案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答案】D【分析】本题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碰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因此选项 D 正确选项 A、B、C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的,最终都是为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的。

      9.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答案】B【分析】本题考点: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又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这是因为: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封建的买办资本,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之一,因而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新民主主义国家手中,成为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因而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因此,选项 B 正确选项 A 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不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C 项既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也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内容;选项 D 是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只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10.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A.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D.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答案】A【分析】本题考点: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深化发展的过程,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兴经济特区80 年代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地区,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进入 90 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因此选项 A 正确选项 B、C 涉及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D 项是我国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具体表现,均不符合题意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答案】A2013 年考研政治年考研政治 十年真题及其答案与解读(十年真题及其答案与解读(2003-2012))A4 打印可用打印可用4【分析】本题考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根本特点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因此选项 A 正确选项 B 是依法治国的含义,C 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重要体现,D 项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均不符合题意。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答案】B【分析】本题考点: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1997 年“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重新定位,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 年“十六大”再—次强调了这一定位因此选项 B 正确选项 A 是 1978 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C 项包含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D 项是改革前“左”的做法,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3.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增强综合国力【答案】C【分析】本题考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选项 C 正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选项 A、D 错误;B 项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根本出发点14.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执政为民【答案】D【分析】本题考点:2002 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说法,科学地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选项 D 正确选项 A、B、C 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要内容的简单表述:A 项是核心,B 项是立国之本,C 项是强国之路15.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答案】A【分析】本题考点:2002 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2013 年考研政治年考研政治 十年真题及其答案与解读(十年真题及其答案与解读(2003-2012))A4 打印可用打印可用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选项 A 正确选项 B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C 项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D 项对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6.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