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年中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专题导练含解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27811985
  • 上传时间:2024-0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专题导练【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A. B.比较MnO 2和Fe 2O3的催化效果 制取并收集CO 2气体C. D.确认CO 2和NaOH已发生反应 形成蓝色喷泉2.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静置固体没有全部溶解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③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A.一定有CaCO3和Ca(OH)2B.一定有Ca(OH)2,可能有CaCO3C.只有CaCO3D.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3.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ABCD实验目的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检验氯离子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检验长期露置的氧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方案一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加稀盐酸方案二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加澄清石灰水二、填空题4.为了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这套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1)他想用这套装置除去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老师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不科学,请你指出存在的错误(任写一点) 5.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小英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 ,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化学性质没变) 6.已知某金属X有下列相关信息:①它的主要矿物的化学成分是X2O3;②它主要通过热还原法冶炼而成;③它的年产量位于金属之首1)据此推断X是 (填选项字母) A.钛 B.铁 C.铝 D.铜(2)在高炉中用含X2O3的矿物冶炼该金属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测定该矿物中X2O3的质量分数(如下图,装置气密性良好;矿物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假设矿物样品中的X2O3完全反应):①取矿物样品并称量该样品的质量;②测出反应前广口瓶和瓶内物质总质量;③测出反应后广口瓶和瓶内物质总质量;④计算得出矿物样品中x2O3的质量分数。

      你认为,该实验方案 (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准确测出矿物中X2O3的质量分数,理由是 不改变装置和药品,你还可以通过测定哪些数据,再通过计算得出矿物中X2O3的质量分数: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7.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除去混在N2中的O2,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丝网后,发现铜丝网变黑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物质,回收再利用铜丝网的讨论中,制定了下列方案 请根据以上方案回答: (1)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B为H2SO4) 两种方案相比较,甲方案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2)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在乙方案实验中,反应后烧杯内的液体有腐蚀性,应加以适当的处理他们采取加入铁粉的方案处理废液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

      8.(2016•石景山区一模)雯雯在自学碳酸钠性质时,查到了以下资料:①CO2+Na2CO3+H2O═2NaHCO3,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②碳酸钠、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0℃10℃20℃30℃Na2CO37.112.221.839.7NaHCO36.98.19.611.1【进行实验1】验证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①配制碳酸钠溶液:取100g 20℃的水,加入35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②利用装置一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发现问题】实验中,始终没有看到沉淀现象,原因是什么呢?雯雯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进行实验2】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取100g 20℃的水,加入35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②利用装置二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没有出现白色沉淀(1)在0℃~30℃,Na2CO3和NaH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二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进行实验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取100g热开水,加入35g碳酸钠固体,完全溶解,再降温至20℃,取上层清液②利用装置一和装置二分别进行实验,连续3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的碳酸钠溶液中均出现白色沉淀(4)雯雯在最初的实验中没有看到沉淀现象的原因是 (5)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6)请你依据题中信息,写出一种能够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实验方案 9.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 得到的CO和H2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

      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了合成气的制备,并设计实验验证合成气的还原性 (1)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合成气根据化学方程式CH4+H2OCO+3H2,合成气中CO和H2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用合成气还原足量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设计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通入一段时间合成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④缓缓通入合成气,加热装置C,使其充分反应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入合成气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完善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装置E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________(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点燃前应对气体验纯) 【进行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装置D的质量装置E的质量反应前292.4 g198.2 g反应后296.0 g201.5 g ①装置C中出现________色物质 ②称量数据如上表所示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①甲同学根据装置C中的现象,认为是合成气中的CO和H2还原了CuO。

      ②乙同学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推测除了CO和H2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未反应的CH4,且CH4也还原了CuO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对于CH4是否真的能够还原氧化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甲烷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CO2和H2O;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该小组同学拟用纯净的甲烷气体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上图装置F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 ②上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10.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制备研究】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的________。

      【Na2CO3质量分数测定】 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图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A的作用是 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打开弹簧夹, ;⑤再次称量装置C 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________(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NaN3中含有Na2CO3的可能原因 【NaN3纯度测定】 精确称量0.140 g NaN3样品,设计如下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2NaN33N2(NaN3中的N全部转化为N2,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